光伏脱胎于半导体:光伏的设备最初均来自半导体,所以 05-09 年的投资极高,后来随着国内企业的增多,以及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对工艺的理解增强,设备逐步实现了国产化以及通用化。
成本下降空间巨大:根据对产业链的跟踪目前组件成本约 28-30 美分/瓦,但是到 2020年有望下降至 20 美分/瓦。
光伏产业链与半导体产业链的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专项调查与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前景一:组件成本快速下降
国产化进程加速成本下降:过去 10 年,光伏全产业链均实现了国产化,辅料以中来股份、福斯特为代表,设备则以晶盛机电、先导智能、奥特维为代表。
组件成本下降进入快速通道:随着产业链的国产化,成本进入快速下降的通道,同时国内企业擅长降成本,2016-2017一年的时间晶硅组件成本从0.55美元/瓦下降至0.38美元/瓦。
晶硅组件成本下降速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7年组件价格从0.55美元/ 瓦,下降至0.34美元/ 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前景二:用户侧快速实现平价
组件成本的下降导致投资成本快速下降:德国系统成本已经快速下降,目前已经接近了2015 年年底已经达到 1.27 欧元/瓦。2016 年则仅为 1 欧元/瓦。这里下降的主要因素就是组件成本的快速下降。在中国,系统成本从 2016 年年初的 7.5-8 元/瓦,下降至目前6.5 元/瓦。
目前光伏的度电成本已经低于用户侧,内生生长特性已经具备:全球平均光伏度电成本从 228 美元/MWH,下降至 2016 年年底的 100 美元/MWH,带跟踪器的度电成本仅为 83 美元/MWH,接近大型水电 76 美元/MWH。而美国的居民用电成本为 100-243 美元/MWH,光伏的成本已经低于用户侧,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内生性增长已经具备。
德国系统成本快速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光伏的度电成本快速下降,逼近水电、火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前景三:分布式快速发展
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应用加速发展: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分布式在光伏中占比超过 30%;国内分布式过去也是加速增长,17 年 Q1 季度分布式装机超过 2GW,创历史新高。
美国新增光伏装机结构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本新增光伏装机结构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光伏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光伏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