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增长稳健,庞大规模催生广阔发展空间
K12课外辅导整体市场预计在2020年将整体维持18.5%增长,一线城市增速明显快于平均。预计未来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 年的 3390 亿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6680 亿元,大的增长趋势主要由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所驱动。据观测这一趋势在一线城市更为显著,2016 年,主要城市的 K12 课外辅导人次增长实际上介于同比 30~50%的区间内,行业龙头公司好未来(目前覆盖 27 个城市)和新东方(目前覆盖 61 个城市)在 2016 年间的人次同比增长分别为 52%和 67%,主要受到 1)第三次婴儿潮人口进入育龄以及二胎政策开放带来更多 K12 学龄人口增长;2)价格战提前释放潜在需求;以及 3)考试政策改革向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带动对于除语数外科目外其他科目课外辅导的需求增长。
2020 年K-12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将达到 644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K12课外培训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人均 GDP 超出 5000 美元后,城镇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开始提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优先布局主要城市 K12 课外辅导的新东方和好未来在过去几年发展迅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1、一线城市人口结构变化,教育资源缺口扩大
我国义务教育现阶段已经实现了学龄儿童全覆盖,2015 年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88%,而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毛入学率分子不考虑学生年龄大小,而分母限制为 12~14岁年龄组人口,故数值可能大于 100%)为 104%。
但在由于我国出生人口在 1989 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进入2000 年后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有人口的减少导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人数逐年下降。同时,所有 31 个省市地区均出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人数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全国小学学校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初中学校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二孩政策在 2016 年1 月1 日全面放开,主要城市出生人口自21世纪初。 开始实际上呈现出与整体态势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建国后第三次婴儿潮(1985~1990 年)间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适婚年龄,另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生活贡献了大量非本地户籍出生人口。以上海市为例,2007 户籍人口出生人数由 2006 年的 8.1万人攀升至 10.1 万,同时当地非户籍人口出生人数达到 6.5 万。北上广深的出生人口均在2007 年出现大幅增长,2015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人数达到 17.2 万人,相比 2006 年的9.8万人增长了75.5%;同期上海常住人口出生人数增长了35.7%,而深圳则增长了80.4%。自 2014 年开始,新增的一线城市新出生人口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龄进入小学。然而在这些城市中学校数量在过去人口结构性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呈现向下趋势,尽管北上两地小学招生人数在 2006~2013 年间有所上升,但 2013 年便开始调头向下;实际上在主要的省会城市都可以观测到类似的情况发生,有限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为了满足本地户籍人口教育需求,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入学标准,这也是我们看到北京市非京籍在校生比例 2014 年开始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北上深常住人口新出生人数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北京上海小学学校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小学招生人数同样在 2013 年后出现下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均衡,中国各城市均以学区地域划分为基础采取“就近入学”的分配制度。但 长久以来重点校发展策略使得城市中重点学校仍然存在区域性的差别,驱使学生家长通过购买“学区房”为子女谋求重点小学的入学机会。在一线城市学龄儿童增加而优质学位反而减少的情况下,学区房价格的高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主要城市教育资源缺口的严重程度。尽管近年来频频出台房产限购政策,仍然难以抑制“学区房”价格的一路高涨。
早在2015年9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于北京市四个主要城区学区房价格研究中就提到,在重点小学较集中的东西城区以及海淀区,重点小学学区房均价溢价率都在 20%以上。重点小学分校周围的学区房价格同样显著高于一般学区房产均价。
北京主要城区重点小学学区房溢价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北京主要城区重点小学分校学区房溢价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上海市学区房成交价格中位数不断走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成交量峰值区间,2016 年上海学区房成交峰值总价区间高出二手房约 100 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