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顾名思义,即无需充电线即可实现设备终端的电力输送。无线充电目前主要有电磁感应、电磁振 动、无线电波、电磁耦合等四大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发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在接 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中,电磁感应和电磁振动是较为成熟的两种方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电磁感应方 案要求发射和接收线圈形状高度一致且间距足够小,优点是充电速度快,成本低廉,缺点是接收和发射端位置 摆放要求高,传输距离仅为数厘米;而电磁振动方案对线圈间的距离要求稍许宽松,通过俩线圈在同一频率上 共振来实现电能交换,优点是传输距离可达数米,可达功率更高,接收和发射端位置摆放要求较低,缺点是充 电速度较慢,物料成本高。两种方式各有优劣,短期内无线充电以电磁感应为主,未来将各有千秋。
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成长空间巨大 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随着苹果新机的明星示范效应推动,其他产商配备无线充电的积极性将被同时激发,加速在智能手机端的 渗透,除了一直坚定配备无线充电的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均很有可能紧跟苹果风潮,纷纷推出无 线充电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无线充电得以迅速切入全球前几大手机品牌,随着价格下滑将带动份额逐步提升。
苹果 2017 年新机,配备无线充电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在消费电子差异化及消除电池容量痛点的需求背景下,无线充电市场有望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迎来高速增 长。2016 年搭载无线充电的手机有望超过 2 亿部,预计到 2020 年将超过 10 亿部,渗透率达到 55%,2016-2020 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速为 50%。而配备无线充电的智能穿戴设备有望在 2020 年突破 2 亿部,届时仅消费电子,无线 充电的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
智能手机与智能穿戴无线充电模组出货有望超 10 亿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无线充电模组价值链各部分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供需预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