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种子需求量约在 125 亿公斤左右。种子市场总规模与耕地面积、亩均用种量、种子的商品化率以及种子平均价格直接相关。种子价格取决于粮食价格(体现制种成本)和种粮比(体现种子内在价值),即种子市场总规模=耕地面积×亩均用种量×商品化率×粮食平均价格×种粮比。其中,耕地面积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不大,亩均用种量因品种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商品化率方面主要农作物基本稳定,因此影响市场规模的主要变量是粮食价格和种粮比。 按农作物划分,农作物种子可分为粮食作物种子(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种。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中,玉米和籼稻的种植覆盖面积大,种子以杂交品种为主,商品化率接近 100%,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但由于物种特性限制,我国小麦和粳稻品种仍以常规种子为主,杂交品种仍处于早期科研攻关阶段或尚未大面积推广阶段。与玉米、籼稻杂交种子相比,小麦、粳稻常规种子商品化率不高,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小麦、粳稻常规种子企业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及东三省等小麦和粳稻主产区。
一、我国水稻和小麦的种子需求情况
不同粮食作物的亩均用种量及其变化情况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我国小麦亩均用种量远远大于水稻的亩均用种量。我国小麦亩均用种量呈逐年提高的趋势;而水稻的亩均用种量总体呈现小幅增长,粳稻亩均用种量高、早籼稻次之、晚籼稻和中籼稻依次随后。
近年我国小麦和水稻的亩均用种量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结合我国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测算,近年来,我国小麦和水稻的用种量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粮食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