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口,是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规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城乡分布等结构的变动都将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影响旅游人口的出行方式、旅游频次、旅行时长、目的地选择、旅游产品的偏好等等,影响旅游产业链各领域的发展。
人口因素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是长期性的、潜移默化的;当人口变动带来某一群体规模明显变化且该群体行为不同于其他群体时,人口变动才会对旅游业产生显著影响。
一、宏观层面:人口增量和人口红利助于扩大旅游市场空间
从宏观层次上讲,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变动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对旅游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人口规模及结构变动将直接影响游客人次的规模、旅游消费支出的大小;二是间接路径,即人口规模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继而影响旅游消费市场空间。
从直接影响路径看,人口规模增长与人口结构优化利于旅游消费市场空间的扩大。一般来说,人口增长意味着潜在旅游人口规模的增长以及消费支出规模的增加,因此增量人口将利于壮大旅游消费市场空间;从人口结构看,25-50 岁(年龄结构,即人口红利)、高学历(人力资本结构,即人力资本红利)、女性劳动参与率(性别结构)、城市人口(城乡分布结构)比重越大,出游率越高,旅游消费支出也越高。
从间接影响路径看,合理的人口规模及人口结构助于驱动经济增长,进而推动旅游市场的发展。经济收入水平是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因子,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人均 GDP 达到 1000 美元开始出现观光旅游,到了 4500 美元开始出现跨境游,到了 5000 美元休闲度假游爆发增长,当人均 GDP 到达 1 万美元,出境旅游消费会从周边游升级成为洲际游。
从旅游产业链视角看,人口规模及结构的变动将会影响旅游全产业链“ 游、 行、住、吃、购、娱” 各领域的革新与发展。宏观上,人口规模及结构变化决定了旅游人口的变动,对旅游产业、旅游企业盈利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景区资源运营商、旅行服务渠道商、地接社,还是酒店、商贸等各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都需考虑人口这一长期影响因素。
人口规模及结构是影响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微观层面: 生命周期+ 世代双重效应驱动旅游消费结构变化
微观层 面 ,个体特征是导致旅游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微观基础 ,对消费者旅 游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TPB, Theoryof Planned Behavior),人口特征诸如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受教育水平、职业等等,主要通过对旅游的态度、对旅游的主观规范、对旅游的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影响个体旅游的意向,并进而影响个体的旅游决策行为,最终影响旅游市场的需求及其结构。
人口特征影响游客旅游行为决策,是旅游消费结构变化的微观基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口特征主要受家庭生命周期效应与 世代效应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旅游决策行为、不同的旅游需求,导致多样化的旅游消费结构:
家庭生命周期效应:个体一生的出游率总体呈现“ 扁平倒U” 型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伴随个体的生命历程,其行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的人生阶段,个体的职业、婚姻状态、家庭构成、收入水平等不尽相同,从而引致个体在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旅游动机、不同的旅游决策行为,进而导致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边际上的改变。一般来说,25-50 岁出游意向较强,出游率较高;个体一生的出游率总体呈现“扁平倒 U”型。
个体一生出游率变化呈“偏平倒 U”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代效应: 新世代消费倾向高于老一代群体 。根据代际理论,由于所处时代的背景不同,诸如科技水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消费观念不同等等,从而导致个体在不同的年代群体存在行为差异。例如,相比 70 年代群体,90 年代群体更愿意挑战新鲜事物,更愿意享受生活,消费倾向、消费观念等都比较超前,因此同一年龄段的90后比70后出游率更高,出游范围更广,旅游消费支出更多。
不同世代群体,出游率不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