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银行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市场竞争及发展机遇分析预测【图】

    一、现阶段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处在驻底中,整体信贷风险不断 攀升,尤其是现在传统的重点产业均面临较大盈利和转型压力,银行 业靠传统重点信贷的盈利模式面临空前挑战;2)行业内部结构调整, 未来分工明确。由于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我国逐渐形成立体商业模 式(国有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民营互联网银行);3) 银行业务模式不断改进,未来空间大。但随着未来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对投资银行、专业权威的资产管理以及跨境投资和跨境金融服务的需 求会迅速上升,我们认为这是未来工商银行发展的新沃土和新的契机。

    风控能力强。工商银行有严格的风控传统,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同时 拥有先进的风控模型。从不良贷款结构来看,2016 年上半年,工商银 行的绝大多数不良贷款为次级贷款,次级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为 50.3%,为五大行中比例最高的银行(建设银行 47.2%,农业银行 22.3%,中国银行 48.9%,交通银行 38.6%),表明工商银行的不良 贷款回收可能性或损失比例在五大行中处于相对占优。 经营多元化。我们看到工商银行近期也在积极转型,积极布局互联网 银行、投资银行以及私人银行,我们认为工商银行所积累的强大的企 业、机构以及个人客户群体会为工商银行开展相应业务带来极大的优 势。同时随着工商银行在中央层面的政策性优势进一步体现,比如会 成为债转股的首批受益人。以及工商银行在国际业务上的不断拓展, 我们认为工商银行长期来看有较大发展空间。 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较强。根据 2015 年报,拨备前利润年同比增长率 为 7.6%,远高于中国银行(3.9%)以及农业银行(4.9%),同时工 商银行的净利润回报率为 17.06%,高于同业的 17.04%均值。虽然工 商银行在 2016.1H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仅为 1.8%,但我们认为这是由 于工商银行在 2Q 加大了不良贷款核销力度,而对利润产生的侵蚀作用。

    1、银行业绝对龙头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成立于 1984 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世界上资产规模第一的 系统性重要商业银行,根据巴塞尔 III 的规定,属于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受巴 塞尔 III 全球性系统重要银行的附加条款监管。截止 2016 年上半年,集团总资 产23.5万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体规模达12.4万亿元,客户存款总额17 万 亿元,均处于业内第一。贷款的市场总体占有率为 11.3%,贷款占四大行总体 贷款的 30%。 工行集团总体风险处于领先地位,根据 2016 年半年报,不良率为 1.55%,拨 备覆盖率为 143.02%,与上一季度相比,不良率下降0.11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 率上升 2 个百分点。不良率与业界持平,覆盖率仍然低于红线,我们预计工行 未来会进一步提高拨备计提。资本充足,一级资本充足率13.11%,仅低于建设 银行 13.4%,领先同业。 工商银行国际化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到 2015 年底,工行拥有国际机构 404 个 覆盖 42 个国家及地区。截止2015 年底,工行获得泰国、阿根廷、新加坡、卢 森堡、加拿大和卡塔尔人民币清算行资格,与 147 个国家 1611 家银行签订了 代理行的关系。 同时工商银行也在大力转型经营模式,私人银行发展迅速,从客户保有量和成 交量均为中国业界第一。

四大银行存款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四大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对比
金额:百万元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
项目名称: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代表国家和地区数量:个
- 
-
-
42
25
 -
- 
14
- 
- 
海外资产合计:
- 
- 
235996
279830
150298
179955
78356
109742
101036
106247
海外税前利润合计:
 -
7321
3023
3166
586
831
675
805
540
620
海外机构数量合计
628
644
338
404
 -
- 
- 
17
 -
1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银行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二、银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1、传统的银行利差模式面临空前的挑战:

    1)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 处于下行区间,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和消费增长较为缓慢;

    2)社融规模一 直处于低位,同时 8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环比持续回落,为 5.66%。 短期来看,由于企业杠杆率较高,经营能力依然处于低位,银行信贷意愿较 难放开,这一点从较大的 M1 和 M2 敞口便可以看出;

M2 与 M1 剪刀差处于历史高位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处于低位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银行传统重资产的经营模式受到挑战

    1)随着中国经济压力的增大,传统 银行信贷的主力产业面临空前的经营压力,使得银行的不良压力不断提升;

    2)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进入低利率时 代,未来的人均储蓄率会不断下降,被迫银行提高资本利用率,逐渐向轻资 产转化。中国的人均储蓄增长率在不断下滑,尤其是在 12 年以后,随着 P2P, 支付宝等新型理财产品的出现,储蓄率增长下滑。 银行的四行独大,大行沙文主义等垄断地位受到挑战,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 成了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立体式的银行网 络,同时加上网络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快速兴起,使得银行的集中度不 断下滑。通过 13 年到 15 年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资本集中度不断下 滑。

    三、银行的发展机遇分析

    如我们在美国银行业所看到的,大部分的大型银行均为 金控集团类的综合体。从最新的财报来看,摩根大通等银行的利润增长大部 分来自于投资收益,而非传统的息差收益。未来,我国的大型银行也会逐渐 向这一方向转变,进一步加强银行的资金优势加上其他金融牌照的业务优 势,实现立体化的全方位投资。 新的投资方向的机遇:从短期来看,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多数银行的资金配置 目的地。这体现了我国银行较比 09 年的经济下行周期,更加的灵活,更加 市场导向。同时也表明,银行大规模放贷造成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 同时,债转股的相关规定为银行的资金打开了另一扇窗口。不仅加强了银行 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力和通道,更为银行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打开了新的大门。 银行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分享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银行可以设定较强的 回购条款,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 实际利率下行的机遇:根据历史经验来看,银行的贷款需求与实际利率整体 水平负相关,而我们预计未来实际利率会进一步降低,主要因为季节性的原 因通胀会略微上涨,主要是蔬菜价格,同时由于银行在年末冲贷款的需求, 因此年末的贷款需求不会有大范围的提升。

中国人均储蓄率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实际利率与贷款余额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四、行业向市场化迈进,竞争加剧

    中国现在的银行业并非有效地市场化的商业银行体系,同时我们认为中国的 商业银行发展阶段处于从初期向未来成熟稳定阶段的过渡阶段,主要原因基 于: 1) 制度化的道德风险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完全消除。 继 1999 年清理不良资产之后,国有银行逐步实现了改制上市,但这并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以政府信用为依托的风险缓冲机制。国家继续持有国有大银行 绝大部分股权以及实际控制权。 如果说有限责任下的道德风险更多停留于所有者对债务人的掠夺,并且一定 程度上可以通过资本要求加以抑制的话,政府信用导致的道德风险实际上是 一种范围更大、更加制度化的预算软约束。 次贷危机期间,纳税人之所以对动用公共资源救助问题银行耿耿于怀,声讨 大而不倒,恰恰说明,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将金融危机的成本从金融体系 转嫁给社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但在政府信用提供的预算软约束中,将危机 和成本转嫁全社会则是隐蔽和顺畅的。赢了归银行,亏了归国家,这实际上 是制度化的道德风险。 2) 政府为主导的信贷周期,而非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信贷周期,1984 年-1986 年,1992 年-1994 年,以及 2008 年-2010 年,都是由政府推动完成的。在这三轮信贷扩张中, 国有部门的净值(或所有者权益)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 款的波动幅度,且基本上独立于前两者。相比之下,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内 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的相关性更高,且具有明显的前导性。政府 行为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导致投资和信贷周期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我们采 取了 3 个自变量(国有资产总额,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来衡量对银行贷 款存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得到如下方程: y=0.11x1+4.44x2+6.51x3+78,085,R2=0.9985。进一步表明上述逻辑关系。

回归统计
MultipleR
0.999253
R Square
0.998507
Adjusted RSquare
0.997761
标准误差
9728.251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3)纵观国外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银行数量在稳步向下,市场 经过不断重整和合并,现在美国商业银行的数量趋于稳定,同时我们可以看 出,美国已经逐渐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越来越多出现大的金融财团。商业 银行的黄金时点已经接近尾声,未来银行业会逐步进入优胜劣汰的格局。随 着监管政策的趋紧,现在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出现过度竞争的势头,未来大的 银行机构面临改革的考验而中小银行则更多面临生存的考验。

    从行业长期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 经济下滑和银行不良所产生的问题会减少行业机会。

银行主要规模指标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美国商业银行数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五、行业竞争加剧,对大行挑战不断

    随着金融机构的脱媒,同时随着市场上理财产品的多样化,我们认为过去银 行业的大行霸权时代已经终结。现在客户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中 国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小客户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行业竞争也变得空前剧烈,除了传统大行间的竞争,各城市商业银行和 村镇银行已加入了竞争的大军,同时现在网络银行,民间银行和各种金融服 务公司也加入了银行业竞争的大军。 我们认为银行业已经形成初步的立体式规模,即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城 商行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

四大行资产质量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工商银行各行业贷款及不良率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三大行行业贷款比例比较
行业名称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
%
%
%
制造业
12.5%
11.6%
15.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2.0%
10.9%
10.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5%
6.1%
6.7%
房地产业
3.6%
4.3%
5.9%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9%
3.0%
2.3%
批发、零售及住宿
7.4%
3.7%
5.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5%
6.0%
5.1%
采矿业
2.1%
2.2%
2.8%
建筑业
1.8%
2.5%
2.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由于零售业和制造业贷款数量较多,对应坏账率偏高,我们认为工商银行会 在本年度通过不良资产打包以及试点债转股进一步核销不良贷款,据我们初 步测算,按照关注 20%的转化率(根据工行 2015 年关注与不良转化率), 工商银行需要拿出约 800-900 亿元进行坏账处理,以将坏账控制在 1.4%--1.5%。而我们认为这一金额依然在可承受和可控制范围之内。通过以 上指标综合考量,我们认为工商银行总体贷款风险可控,风险水平对比同业 大行处于较低位置,由于其较低的风险暴露以及较高的拨备水平,对未来的 经济不确定性风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六、传统贷款增长有压力

    工商银行在传统贷款规模上远远领先于同业,无论是从公司类还 是个人贷款,但我们认为未来工商银行的贷款增长空间有限:

    1)随着内需的持续低迷以及中国现阶段对于房地产调控加之美国年底加息 预期不断加强,中国未来经济方向并不明朗;

    2)由于经济压力依然较大,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利润率增速持续下滑,导致 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为导向的信贷增长受阻,同时传统大中型企业杠杆率较 高,我们预计未来工商银行公司信贷增长规模增速缓慢,将告别双位数时代, 根据我们的预测,2016, 2017, 2018 年的信贷增速分别为 4.3%,4.8%,6%;

    3)个贷方面,由于国家的调控政策,房地产未来的上涨行情将会告一段落, 通过个人房贷大规模扩张个人按揭贷款,未来恐怕有较大压力;

    4)工商银行未来在小微贷这一现在流行领域中并不占优。

    主要原因为工商 银行小微贷款的经验较少,同时成本较高。 从各项经济指标以及主要行业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在近期无疑承担着较 大的压力,对银行业,尤其是工商银行等巨头的资产端(主要为贷款)产生 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经济下行主要体现在:

    a、PMI 指数 9 月为 50.4,较 7 月上升 0.5 个百分点,与 8 月持平,仍在在 荣枯线附近徘徊,同时从 CPI 和进出口方面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总体投资增速放缓,消费也有所走弱;

    b 、 M2 增速回落,虽然 9 月数据有所好转,但较比 6 月依然下降 0.4 个百分 点,社融规模大幅下降,进一步表明企业整体投资需求不旺,同时也说 明资产荒还未得到缓解。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11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链结构及全产业链布局状况研究,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案例研究,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前瞻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