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6年我国会展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图】

    由于我国会展发展历史时间短、国家对会展实施审批制、行业管理体制等因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级贸促会系统单位、政府或相关部门和组织、国有企业等是我国会展举办的主体力量,具有很强的行政主导、非市场化特征。

    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地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外资、协会/商会、民营等组展单位开始涌现,办展主体逐步呈现多元化。21 世纪初,我国加入 WTO,会展业对外开放,特别是 2004 年商务部出台《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对外资企业独立办展权放开后,包括慕尼黑展览、法兰克福展览、汉诺威展览、科隆展览、励展博览、VNU欧洲展览集团等一大批国际会展巨头通过设立办事处或代理机构、 与中方合作办展、合资、独资、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进入我国市场。

    外资会展企业为我国会展行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引入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展览会, 促进了办展主体的多样化以及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显著提高, 为我国会展业注入了新活力, 但同时也对中国会展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国内会展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对于国内民营会展企业来说更为不易,需要在与拥有体制、 资源等优势的政府或国有背景会展企业以及拥有资本、 管理、品牌、国际资源等优势的外资会展企业的双重夹击中进行生存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制造中心,各地产业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8 年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相继成功举办,我国国际形象不断提升,国家也取消了国内展行政审批。在这些因素促进下,我国会展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主要市场区域从沿海发达地区逐渐渗透到内陆地区,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各类办展主体迅速发展, 形成了政府或相关部门、协会/商会、国有会展企业、民营会展企业、中外合资会展企业、外商独资会展企业、外国会展企业等多方主体办展的格局。

    目前, 在非政府主导的商业展市场, 已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 而对于政府展,随着政府监管方式转变和放权,也将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比如近年,武汉光博会、绵阳科博会、亚欧博览会、沈阳制博会等一些政府展会项目通过服务外包方式实现了市场化改革实践。

    根据贸促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4) 》 ,2014 年,国内组展单位按性质可划分为国内企业、 行业协会、 党政机关和外资企业型四大类, 分别有 1,226个、307个、189 个和79个,分别占全国组展单位总数量的 66%、17%、10%和4%;分别主办会展数量 2,121 个、386 个、239 个和 193 个,分别占全国组展单位办展总数量的 71%、13%、8%和 6%;分别主办会展面积 5,902 万 m2、1,352万 m2、 1,036 万 m2和 777万 m2, 分别占全国组展单位办展总面积的64%、 15%、11%和 8%。 虽然外资组展单位机构数量和办展面积分别只占到全国总量的 4%和8%,但其普遍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办展规模大,展会影响力显著,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国际性品牌展会市场的优势突出,代表性企业包括励展博览集团、亚洲博闻、法兰克福展览、汉诺威米兰展览、慕尼黑展览、杜塞尔多夫展览等;政府及国有企业组展单位资本实力较为雄厚,资源丰富,品牌展会历史悠久,影响力大,其在政府大展、相关产业大展、出展等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性单位包括中国贸促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等;民营会展企业数量众多,但形成集团化、规模化、跨区域经营的较少,展会品牌影响力较低,近年部分细分行业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民营企业或展会很多都先后被外资会展企业强势并购纳入旗下, 另外其中也有一些企业凭借市场化经营机制、特色化发展战略、本土化经营等优势通过自主发展不断壮大, 并脱颖而出成为民营优势会展企业的代表, 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

2014年国内组展单位的办展个数、办展面积、跨省份、跨行业分布图

    2014 年,公司共计在 10 个省份(含直辖市)举办展会 18 场,办展面积达到 66.20 万m2,涵盖汽车、家装建材、光电、科技等多个细分领域。

2013-2014我国专业场馆数量对比

    1、车展

    车展长期在我国展会细分行业办展规模中排名第一, 是我国会展行业的最大细分市场。根据贸促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4) 》 ,2014 年全国总共举办车展 177 场,展览总面积达 938 万 m2,公司 2014 年总共举办车展 11 场,全部位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 ,展出面积总计 54.6 万 m2,公司 2014 年举办车展场次占全国车展总场次 6.21%,举办车展面积占全国车展总面积5.83%。其中华中国际车展已连续举办十三届,举办的各车展在行业内以及所处城市和周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二、三线城市具有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已成为上述区域车展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2、家装建材展

    其中武汉家装建材展自 1997 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 51 届,是该行业举办届数最多的展会之一。根据贸促会《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 2014 年我国建筑材料会展细分行业办展面积为 358 万 m2, 2014年,家装建材展面积总计 6.39 万 m2,占全国办展总面积 1.79%。家装建材展以展出面积大、展商品牌多、展品种类全、规格及品质高等特点成为武汉、贵阳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家装建材类展会。

    3、承接政府展

    近两年,通过严格的市场化招投标等政府采购程序,光博会和科博会两个政府大展连续多届的承办权,并成功举办,展会在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及国际知名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参与、扩大交易成果、推动产业发展、宣传推广城市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提升,获得了政府及展会相关参与方的肯定, 使公司在政府展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占据了先导地位,从中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夯实了技术实力,为公司未来深入开拓政府展外包服务市场赢得重要优势。

    会展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会展信息的管理, 贯穿于展前、 展中和展后,涉及场馆信息、展品信息、参展商信息、现场信息和反馈信息。随着信息科技、通信技术、网络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已运用在上述环节。2014 以来,会展业应用新技术的主要体现形式有微网站、展会 APP、名片云识别、WAP网站、二维码签到、互联网营销等。

    借助于上述技术,会展业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市场空间,实现了门票服务电子化、现场即时服务、展商及观众信息采集等功能,使“展商——组展人——观众”之间的交易、交流更加便利,提升了管理活动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了会展服务的质量和会展活动的经济效益。同时,上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会展过程中各种信息、 交易得以数据库化, 为日后会展业通过大数据挖掘参展客户、乃至创新业务形态,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引导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展览业态。举办网络虚拟展览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模式。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在展览业的应用。”未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在会展业中的应用模式也将逐渐清晰和稳定,促进会展业将向科技化、智能化、数据化和便利化方向发展。

    会展市场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及各地区鼓励会展业发展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在促进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对外交流、促进招商引资、国家与城市形象宣传、推动民族品牌创建等方面发挥着战略先导性作用;除促进货物与服务贸易外,会展业还具有 1:9的产业带动效应,可带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酒店、餐饮、旅游观光、商务休闲、创意设计、广告传媒、会展工程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会展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0 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会展业提出了“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任务和目标;2012 年,商务部制定《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要求 “充分运用会展业战略性导向产业的属性” , 2013年,有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举办会展活动;2015 年 3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会展业方面的总体要求、改革体制、创新发展、优化环境和政策引导具备高知名度的品牌展会的多少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形象和经济、社会、文明等发展水平,因此,各国、各地区、各城市均大力鼓励、支持会展业的发展。

    (2)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会展业发展

    会展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具备低碳、正外部性、效益极高的特征,是新经济在服务业中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会展活动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努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努力提高在高端制造业、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竞争力,这势必要求会展业在新技术产业化、新商业模式传播、高新品贸易与推广、推动信息交流、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好的平台功能,帮助国内企业实现资金、技术、产品、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会展业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

    因此,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深入推进,会展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3)国内展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作为会展业的基础设施,会展场馆对会展业的内容、特点、规模与效益形成了刚性制约,其中决定性因素是室内展览面积和现代化配套设施。

    近年来,国内展会的蓬勃发展加剧了会展业对场馆的需求,各地为充分发展本地会展业、提升地区形象,竞相进行会展场馆建设,建成了一批现代化展馆。

    据 2012-2014 年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我国专业展馆数量(室内面积超过 5,000 m2,组展 2 场以上)从 2012 年的 98 个增加到 2014 年的 128 个,室内可租用面积从 459 万 m2上升到 585 万 m2。2014 年全球十大顶级场馆中,中国占据两席,其中国家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居第二位,室内展览面积达 40 万 m2,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馆位居第五位,室内展览面积达 33.8 万 m2。我国已经是国际级的会展业大国,随着我国各地区对会展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会展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未来我国展馆规模或可成为世界第一,伴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一些国内会展项目将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展会。

    另外,近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一二线城市均加大了城市建设投入,机场、城际高铁、城市高速、地铁等交通设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城市酒店、商务、餐饮、金融、保险、翻译、商务休闲等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业也得到较好发展,一线城市及成都、武汉等重点二线城市都具备了承接全球大型展会的能力。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展馆建设投入使用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在会展领域的基础竞争力将极大增强。

    (4)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会展业市场化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在多数地区占主导地位,政府主导型展会有其历史背景:宏观层面,政府在产业规划、对外贸易等经济政策上具备较强的主导性,在部门协调、展馆、媒体、交通、酒店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动员能力;微观层面,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具备较强的资源组织能力,为确保展会品质可不受直接经济效益的约束进行投入。因此,政府主导型会展充分发挥了会展的品牌行销、贸易、招商、对外交流等功能,保证会展的品质和效率,在培育国内会展产业前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主导型展会显示出了局限性:1)政府主导型会展的组展机构往往是由政府临时设立的组委会, 人才配备多由政府工作人员转来,专业管理水平有限,不利于长期的品牌建设,而会展专业化和品牌化是会展品质的核心;2)政府主导型展由于不够市场化,容易出现走过场、吸引力不足、展位摊派等现象;3)政府主导型展会较多关注城市形象宣传、政绩展示等社会政治效益, 难以满足参展商和观众的真正需求, 不利于展会的可持续发展。 。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会展业向市场化发展:2012年12月,《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提出:严格控制以中央名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2013 年 11 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未经批准,党政机不得举办论坛、博览会、展会活动;2015年 5 月,商务部发布《2014 年中国会展行业发展报告》建议:“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定位、职能和作用,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展会协调和监管,展会运作实行政企分离”、“继续巩固政府办展的清理规范成果,加快推进政府展会转型升级进程。”原受政府主导型会展将更加独立化和市场化,会展市场竞争秩序将更加公平有序,会展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5)国际市场重视中国会展业,“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会展业走向世界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巨大市场潜力的释放, 世界会展业的中国因素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欧美会展强国纷纷将各类展会引入中国;另一方面,我国展览业在新兴国家市场表现更加活跃。

    2013 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我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通道。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随着“一路一带”建设的深入,出境主题展将成为促进中国各类产品“走出去”的一个有效方式和不可或缺的平台。由此,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新科技、新产品的展示和经贸洽谈,同时也推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1)我国会展业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对于会展业,我国政府管理职能不清,行政管理缺位或不到位,政府包办或对会展市场的干预过多,对会展缺乏指导,阻碍了会展业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会展业行业协会体系也尚不完善,除了中国展览馆协会,还没有全国性的会展业协会。虽然近年来各地方会展行业协会不断成立,但是由于起步晚,行业协会并未完全发挥其应尽的职能。

    (2)我国会展企业品牌积累不足

    从我国展馆、展会、展商等会展要素的全球数量分布来看,我国是“会展大国”,但“会展强国”特征尚不突出。2014 年世界百大商展中,我国虽然有 19席入选,但多数为贸易型展会,引领行业发展趋势的品牌型展会少,国内多数组展商的业务仅在特定行业、特定城市展开,组展商数量多、规模小,导致竞争无序、服务不专业等现象。面对外资组展商,国内具有规模的品牌组展商群体的缺位,将使得国内组展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3)我国会展企业资金实力不强

    会展业的多种经营业态均需要较大资金投入, 如一般组展业务需要的展馆租赁保证金、展馆租金,均需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资金垫付;展馆运营业务需要的运营费用,如业务扩张、规模增长需要的资金投入。同时,会展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必然需要行业的兼并重组,这更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组展商的资金实力与国际知名展商相比差距较大。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中国会展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21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会展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中国会展行业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会展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