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我国核电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图】

    核电在未来中国能源体系中的自我定位

    虽然社会舆论中往往“谈核色变”,甚至一些断章取义、无事生非的谣言四处传播。然而,核电做为未来能源体系中必备一环, 还是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国核电经过了多年努力,不管从设计能力、工程安装、建造能力、设备制造,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制造能力,实验的设施, 中国已经学到了很多正面反面的经验,让我们在安全标准、监管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中国核电已经到了 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建设速度的阶段。

    1、核电的综合优势

    随着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中央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 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核电作为技术成熟 的清洁能源,与火电相比,不排放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与水电、风电相比,较少受自然条件的约 束,发电规模稳定;与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相比,发电规模大。从现有技术条件分析,核电作为一种可供大 规模利用的能源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

    相对于燃煤电厂,核电站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及烟尘等的排放量都接近于零,且对居民健康的危害也微乎其微。

    观察日本、瑞典国家对不同发电方式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测算的结果,核电的单位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煤炭及燃 气发电方式,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接近。

    本文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2016-2022年中国水电装机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和火电厂对环境影响的比较

不同发电方式碳排放

    2、 核电目前存在的客观问题

    (1)安全问题

    纵观核电发展历史,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核电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直接导致了核电行业几十年的 冷冻期。而当全世界再次大力发展核电时,公认“最安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国之一的日本发生了福岛事故,再次引发了公众 对于核电安全的质疑,也引发了核电发展技术的大讨论,直接导致我国在制定核电发展规划后暂停审批长达3年的时间。

    (2)统一技术发展路线

    目前三家核电公司技术发展方向均不同,中核ACP1000,国核技CAP1400,中广核ACPR1000+,这使得国家在核电发展布 局时需要评价和审查的范围增加,而且三家各自为政也使得人员力量分散,对于我国核电统一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华龙 一号”的出现,使得中核和中广核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融合,但华龙一号和CAP1400的分歧仍在。

    (3)统筹发展规模与进程

    核电项目周期长,由于事故的影响,项目骤然减少,目前开始大规模扩建,使得在建和拟建项目的人才、装备制造、核燃料、 运营维护、组织结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配套能力可能会出现脱节现象。为此,要建立健全核能自主化协调决策 与推进机制,建立完善的,包括核燃料供应、设备制造、技术自主化、科技研发、标准制定、核电投资主体确定、建设、运 行和维修、燃料后处理、安全等各方面核能管理条例,通过统一、配套、纲领性的法规政策管理核能产业,以调动相关方面 的积极性和统一协调各方面的行为。

    (4)核能知识科普宣传

    做好核能知识的宣传科普工作,让人们充分了解核能,要实事求是地向公众解释核风险及其消患治本、超前预防之道,消除 公众尤其是核电站所在地群众对核电的担忧和恐惧心理。还应加大核电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建立信任感。公 众的信任来自信息透明,不掩盖和回避公众的质疑。提高地方和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力则取决于这些工作是否能够科学有效的 开展并实施,否则将成为制约核电发展条件之一。

    (5)人力和设备的制约

    大力发展核电带来的另一制约因素则为人力和设备的制约。按照发展规划和目前的项目进展情况来看,如切实将规划落实在 批复项目上,则每年需批复上马十个机组左右的核电项目,如此大规模的核电项目建设,必然使得人力和设备出现短缺,如 果人力资质不合格,设备质量不过关,则会给核电项目带来轻则拖期重则事故的严重后果,届时对于核电项目的发展将又是 一个制约和打击。

我国核电机组地理分布图

我国近年来核电机组开工数量

本文采编:CY202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四章,包括国内主要核电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核电产业投资分析,核电产业发展前景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