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研发了现代化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现了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的自动化和养护维修的机械化。开发了安全防灾预警技术,实现了对雨雪等灾害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应急处理。开发并广泛采用调度集中系统,全面实现了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高铁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1、高速列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系统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核心技术,全面构建了设计制造体系。在此基础上,攻克了制约速度提升的技术难题,在高速列车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制造工艺、试验评估等方面实现了系统集成创新,成功搭建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大批量投入运营,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上表现出良好的运行品质。“和谐号”动车组以运营速度高、运量大、节能环保、平稳舒适等特点,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2、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总体设计、接口管理、联调联试等关键技术,实现
了高速铁路工务工程、动车组、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客运服务等各子系统的集成,使整体系统功能达到最优。在上同速度等级列车混合运行、高速线与既有线互联互通、地车安全信息连续传输、轨道电路对无砟轨道适应性等方面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形成了先进完善的高速铁路系统集成技术体系。
3、列车控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系统掌握了满足时速250公里的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成功应用于既有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建的时速250公里高速铁路。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地面与动车组控车信息的双向实时传输,满足动车组列车时速350公里、最小追踪间隔3分钟的安全运行要求,适应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及上同速度等级动车组跨线运行的特点,成功应用于武广、郑西、沪宁、沪杭等高速铁路。
4、工程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针对我国复杂多样的地质及气候条件,攻克了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地区沉降变形控制难题,掌握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技术。攻克了大断面复杂隧道建设技术难题,建成复杂地质山区高速铁路长大隧道群和水下铁路隧道,首次实现了高速列车在隧道内以时速350公里交会。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自主研制了满足时速350公里要求的高速道岔,掌握了百米钢轨制造、运输、铺设、焊接成套技术,攻克了长大桥梁无缝线路技术难题。构建了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施工、检测技术平台,研发了大容量供电、大张力接触网、高速接触网检测、远程监控等成套装备,攻克了高速列车重联运行接触网关键技术难题。
5、维护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研发了现代化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现了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的自动化和养护维修的机械化。开发了安全防灾预警技术,实现了对雨雪等灾害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应急处理。开发并广泛采用调度集中系统,全面实现了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研制了适应大客流量、响应时间快、系统安全性高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较好地满足旅客自助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积极开展高速铁路减振降噪、节能环保等技术攻关,大量采用新材料、新能源及现代信息技术,使高速铁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025-203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共五章,包含国内外高铁行业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中国主要高铁线路建设情况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铁行业投资热点和机会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