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3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新型煤化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内容概要:2022年,我国煤制甲醇产量达8023万吨,占我国甲醇产量比重达80.65%。截至2022年末,我国煤制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0亿元,煤制油产量达732.8万吨,同比增长6.52%,产能利用率由2016年的26.83%增长至89%。随着煤制油生产技术不断革新,油品质量得以提升,进一步扩展煤制油应用领域,极大增强我国能源保障能力,从而保障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煤化油、煤制烯烃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材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电石等领域,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雾霾天气频发,传统锅炉煤化工产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开始向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仍以煤为主要原材料,但生产重心向清洁燃料以及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倾斜,如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从而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产业上游为基础原料煤炭,主要使用变质程度较高、含碳量较高、性能较好的无烟煤、褐煤等煤种。此外,还需要各类液化或气化锅炉设备以及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原材料。中游为各类新型煤化工制品,主要分为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芳烃五大类。新型煤化工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交通运输、服装、城市用气、化学加工等领域。

 

我国能源经过百余年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以及重要的工业原料,产业发展趋向成熟,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2023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迅速回暖,工业生产开工负荷率不断提升,用煤需求量持续上涨;叠加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动,煤炭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有序释放优质产能,改善供需矛盾关系,促使各地区原煤产量上升。2023年1-11月,我国原煤产量达42.39亿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2.9%。随着生态环保以及清洁转型压力持续增加,我国严格控制燃煤、煤化工等产业煤炭消费量以及用煤质量,对工业锅炉进行排放达标问题排查,逐步杜绝散煤、劣质煤的使用,从而促进我国优质煤炭产量有效提升。同时,优质供给的增加拉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以突破发展限制,扩大发展空间。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

 

二、新型煤化工产能持续扩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富煤”的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工业发展围绕煤炭展开,从煤炭需求结构来看,我国一半以上的煤炭用于发电,17%的煤炭用于钢铁冶炼,煤化工用煤仅占6%,但我国煤炭总量基数较大促使我国煤化工产业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2000年代初,我国煤化工产业领先世界平均水平,但随着传统煤化工过剩产能持续扩大,设施老化、更新不及时使废气、污水超标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威胁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基于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国家“双碳”政策持续发力,我国加快煤炭清洁利用工艺突破,流化床甲醇制丙烯等多项新型煤化工技术成果创造世界第一,探索出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新历程。2023年,我国煤炭价格有所回落,无烟煤、褐煤等优质煤炭供需关系逐渐放松,在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成本端实现优化,为相关企业盈利提供支撑。此外,煤价回落促使煤化工产品价格得到控制,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型煤化工紧贴煤炭资源清洁转型,根据不同煤种、煤制特点采用对应的高新技术,从而促进煤炭资源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例如煤焦化、液化联产技术、煤气化、煤制气联产技术等。其中煤制烯烃是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典型代表,煤制甲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煤制烯烃原材料,即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一方面,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丙烯、乙烯制品需求量持续上升,聚丙烯、聚乙烯等环保材料渗入各个产业,煤制甲醇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动荡使全球石油等原料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而煤炭价格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保持稳定,煤制甲醇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煤制甲醇产量达8023万吨,占我国甲醇产量比重达80.65%。2023年7月,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会议顺利进行,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97.8亿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山西省煤制甲醇年产能将提升200万吨,煤制烯烃年产能将提升80万吨。目前,我国煤制甲醇和煤制烯烃一体化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正逐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促使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持续发展。

 

煤制油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加工生产油品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包括直接液化以及间接液化两种技术。目前,我国直接法以及间接法煤制油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我国的高温费托合成技术不断创新,并在多个地区实现市场化应用。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制造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对成品油的需求日益增大,石油进口量大幅增加,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能源安全。同时,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我国石油化工生产成本增大,使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基于我国石油资源贫乏的能源背景,石油化工高度依赖原料进口,产业发展受国际形势变动影响较大,煤制油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截至2022年末,我国煤制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0亿元,煤制油产量达732.8万吨,同比增长6.52%,产能利用率由2016年的26.83%增长至89%。根据我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着力布局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加快煤制油气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能扩张,提升我国煤制油供给能力,以减轻我国石油供给压力。2023年12月,新疆哈密市“哈密煤直接转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促使我国环烷基油品或芳烃年产能大幅增加。随着煤制油生产技术不断革新,油品质量得以提升,进一步扩展煤制油应用领域,极大增强我国能源保障能力,从而保障新型煤化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下游需求量持续上涨,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国内交通、物流运输产业快速扩张,飞机、火车、汽车的出现解决居民出行问题。同时,旅游、电商等新型服务产业的兴起是我国汽车工业迎来发展高潮,汽车保有量呈现阶梯式增长,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3.3亿辆。全国汽车数量规模不断扩大,促使我国汽油需求量随之增长。2023年1-11月,我国汽油产量为14839.1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10%。目前,汽油仍是我国用量最大的石油产品之一,绝大部分汽油来源于原油分馏、裂化。虽然氢能、电动等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主流,但汽油汽车产业经过长时期的沉淀,在我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规模基础;同时新能源汽车续航、充电等技术上的不足使消费者降低购买欲望,短时间内汽油汽车仍占主导地位。此外,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所需动力较大,清洁能源动能转换无法满足飞机运行需求,因此汽油仍是航空用油的第一选择,从而促使我国成品油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除汽油外,柴油燃烧产生的动力更强、排放更低,在海上运输、工业机械运作等领域起到关键作用。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工业生产提质升级,我国柴油生产量持续增加。2023年1-11月,我国柴油产量为19886.3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15.4%。基于下游石油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煤化油基于我国相对富有的煤炭资源为原料,填补石油化工产业的空缺;且相对于传统汽油、柴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更少,对生态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交通、运输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推进我国煤化油等新型煤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再扩大。

 

新型煤化工产业除了提供清洁能源产品以外,还可以为化学工业提供生产原料,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关键能源在化工产业的使用量。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聚丙烯产量约为2370.31万吨,聚乙烯产量约为2002.06万吨,均有小幅上涨。尽管我国烯烃类产品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仍无法完全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在市场产销量不断增长的情形下,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环保的烯烃类产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此外,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等新型煤化工产品可与石油化工产品进行一定比例调和,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工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助推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8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新型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代表企业运营财务状况透析,2024-2030年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4-2030年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战略部署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