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2012年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度计划目标总体完成较好,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于价格涨幅回落幅度较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税收减少,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于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于目标制定过高,未完成年初目标。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4676亿元提高到1145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66万元提高到3.9万元,均翻了一番多;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提高到8%;实际利用外资从11亿美元提高到106亿美元,进出口从74亿美元提高到532亿美元,分别翻了三番多和两番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443亿元提高到1703.5亿元,翻了近两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12591元、3509元提高到22968元、7383元,分别翻了近一番和一番多。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执行的第二年。2011—2012年主要发展指标总体超过五年进度目标的2/5,为中期检查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2012年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度计划目标总体完成较好,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于价格涨幅回落幅度较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税收减少,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于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于目标制定过高,未完成年初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回调的大背景下,我市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稳增长,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6%,增幅居全国第2、西部第1,且实现了连续6年13%以上的增长。人均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蔬菜、肉类产量分别达到1150万吨、1500万吨和200万吨,柑橘、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良好,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启动实施。工业经济优化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7%,笔记本电脑产量达到4031万台,汽车产业止跌回升,摩托车产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化医、材料、能源等产业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不良贷款率下降到0.5%以下;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平稳推进,出台减轻物流企业税费负担的优惠政策,渝中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两江新区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获批。

    内需担纲增长主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达9380亿元,重点项目开工60个、完工60个,40个前期工作取得突破,40项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九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工业项目”、“主城十大商务集聚区项目”等重大项目群完成投资130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江津—合江二期等高速公路,南涪铁路,一号线沙坪坝—大学城段等轨道项目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运里程、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分别新增39公里、77公里和68公里。大足玉滩水库大坝主体工程竣工,南川金佛山水库开工建设。30多家央企来渝签约合作项目72项,总投资3500亿元,年度完成450亿元。争取国家审批核准备案重大项目2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达3961亿元,汽车、通讯、旅游、文化消费持续升温,商圈集聚辐射能力增强,商品批发额增长23.6%。

    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进出口在全国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逆势增长82.2%,笔记本电脑出口占比超过1/3。两路寸滩和西永保税区加工贸易额占全市进出口1/4。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成立,渝新欧专列、渝深专列开行密度加大。利用外资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外资占比近50%。在渝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3家达到225家。实际利用内资5915亿元。

    强化调度保经济运行。天然气供应增长14.7%达70亿立方,其中工业用量增长19%达44亿立方,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启动实施。“千万千瓦”电源项目加快推进,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6万千瓦。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8亿元,中央转贷资金63亿元,发行企业债券29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新增银行贷款2401亿元,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大幅增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12.9万亩,保障了公租房、交通和笔记本电脑等重点项目和两江新区用地。

    改革攻坚纵深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户籍改革进入制度化保障推进阶段,全市农转城新增40万人,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转户政策兑现到位。金融改革持续深化,金融资产交易所、农村土地交易所等七大要素市场交易量增长超过30%,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新增130亿元。土地改革不断深化,启动地票价款直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点新增9个区县。住房改革有序推进,开工公租房1057万平方米。统筹城乡集中示范点建设成效明显。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大会,出台“1+3”配套文件,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民营市场主体增加23万户,增幅为历年之最。

    三峡库区发展提速。特色产业显现雏形,长寿MDI一体化、涪陵华峰己二酸一期、万州长安跨越商用车等项目进展良好,柑橘带、生猪养殖、生态渔业和肉牛养殖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商贸旅游持续升温,大小三峡精品景区提档升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明显进展。编制完成三峡后续一期规划,落实资金73亿元,启动实施一批项目。移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水平。对口支援稳步推进,“支洽会”签约项目超过1000亿元。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库区绿化、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大,水质持续满足Ⅱ类标准。

    社会民生全面改善。新增城镇就业65.5万人,增长19%,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3%。公共服务继续强化,普惠性幼儿园达到50%,首次实施高中阶段学生生均经费财政补助,全市中职学生学费全免,出台中小学领导干部及教师交流工作指导意见,提高城乡、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性。确定10个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置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实现城镇五大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3.9%。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森林覆盖率达到41%,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II级天数达340天,主城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回落2个多百分点,阶梯电价正式实施,低收入阶层获得实惠。

 我市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实体经济面临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双重压力,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亏损增加;市民加快发展的期盼强烈,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矛盾突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落后,入学难、看病贵等问题仍然存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城镇集群发育不足,贫困人口量大面广,城乡、区域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较大。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