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3年北京市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内容摘要:截至“十一五”末,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5.5%以上。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十二五”时期,前述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北京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可以想见,政府的政策将对北京市未来的产业演进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将决定北京市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

    中国的经济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表明,虽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因它脱胎于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虽然一般而言,区域内产业的生成和发展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语境下,最终仍然是由政府推动的。北京市产业演进的历史和现实都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完全是一个“消费型城市”。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当时的人们迫切地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家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北京市基本上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在北京市的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70%,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可以说,这样的产业发展格局是政府“一手”推动和造就的。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开始调整以往的产业体系,注重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联想、北大方正等高科技企业的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在北京市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以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但是,在北京市的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对此,政府开始施以“重拳”来推进北京市产业的调整。

    在政府施以的“重拳”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以下三件。

    第一, 发展现代制造业。2002年后,随着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关于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意见》的出台,北京市的现代制造业便渐露峥嵘。“北京现代”快速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并迅速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5%的市场份额,而且在北京市场上“击溃”天津大发(“黄面的”)和夏利,即是这种政府行为的直接结果。

    第二, 首钢搬迁。首钢距天安门只有17公里,其在石景山地区集中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高耗能、耗水及高排放生产工序。2005年2月,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了首钢制定的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2010年底,首钢石景山厂区炉火全部熄灭。


    第三, 关闭煤矿。为保障首都的生态环境,北京市从1998年起便开始大规模集中整顿关闭小煤矿。经过多年努力,至2010年6月底,北京市全面完成了房山区18座小煤矿、门头沟区6座小煤矿的关闭工作,彻底结束了北京市小煤矿的采矿史。

    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

    截至“十一五”末,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5.5%以上。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十二五”时期,前述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北京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可以想见,政府的政策将对北京市未来的产业演进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将决定北京市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