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财富移民:新一轮移民热悄然兴起

    “随着中国民间财富的积累以及对外交往的频繁,一股以投资和商业发展为特征的新移民热正在涌动。与历史上前几次海外移民潮不同的是,此轮新移民热的移民者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移民不再是谋生的被迫选择,而是为更好地发展和融入世界。”

  两股力量助推投资移民数量迅猛飙升

  2003年以来,国内能源、房地产、股市领域壮大起一批民营企业,民间财富迅速积累大大降低了中国人申请投资移民的门槛。

  2000年到2004年,由于各国收紧移民政策以及蔓延全球的非典疫情,中国的海外移民规模整体经历了一段低潮。然而从2006年开始,一波又一波的中国需求推动几乎所有移民大国的投资和商业类移民业务强劲攀升,这一趋势被金融危机催化到了火爆程度。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从2007年度到2009年度,尽管中国内地移民美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总数没有明显变化,但投资类移民数量可以用飙升来形容。2009年度,美国批准中国内地的投资移民1971宗,占当年总数的53%,这一数字比2008年度美国全部投资移民批准量(1360宗)还高出45%。
  从2005年开始做美国投资移民业务的上海中智国际商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说,公司这几年的业务量直线上升,去年开始明显感到美国方面的审批周期延长了“以往只要等18天,现在要等2个月,说明中国这边申请的人多了。”
  美国的数据并不是孤立现象。《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移民中介机构了解到,2008年加拿大批准投资移民超过1万宗,比2004年增长6成,其中70%来自中国内地。近几年澳大利亚商业移民每年的名额是3500人,而来自中国的申请量就能达到2000人左右。2003年10月份出台的香港投资者入境计划在第一年的申请量不到500宗,2007年达到1800宗,2009年达到3391宗,其中76%来自中国内地。
  如此活跃的海外投资移民背后有两股助推力。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齐立新说,2003年以来,国内能源、房地产、股市领域壮大起一批民营企业,民间财富迅速积累大大降低了中国人申请投资移民的门槛“投资移民动辄几百万元人民币的投入在过去难以企及,而如今国内一线城市随便一套100平米的住房都要超过300万元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金融危机大大加剧了各国对投资移民的开放力度。2008年美国政府为应对银行资金不足,启动了以绿卡吸引外国人直接参与美国国内投资项目的计划。目前仅活跃在北京市面上的各种美国投资移民项目就有近百个。美国纽约市一个投资移民项目管理总经理格里格说,他们的项目启动不到三个月就吸引了70名中国投资人(每人50万美元),他们的业务重心已经转向中国,未来还要继续增加在华人手。

  不为谋生,而为发展

  以前都是越穷的地方移民出去的人越多,赚了钱马上就寄回来养家。而现在随着生活的改善,移民的重点地区、人群、目的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广州加成移民投资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明辉说,广东以前的老移民大多是来自开平、台山等山区的农民,现在的新移民都集中在珠三角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老移民离开中国的时间很长,三五年都回不来,因为飞机票很难赚,现在新移民回来越来越频繁,有的一个星期就回来一趟,因为两边都有生意和牵挂。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产生了40万新华侨,分布在欧美各国以及澳洲,主要从事餐饮和商贸。他们选择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一方面是为了做生意方便,来去自由,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子女教育。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获得国外绿卡,孩子就能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福利,而且就学门槛和专业选择都比留学更优越。对于一个拥有千万家产的老板,如果有两三个孩子,花300万元人民币就能解决孩子上学问题,怎么算都比在北京、上海争夺稀缺的教育资源更划算。
  从业20年的广州景鸿移民顾问公司董事长关景鸿说,目前在香港、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私营公司负责人80%都有第三国的永久居留权,事实证明这种身份为企业上市和“走出去”带来更多便利,中国内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除此以外,拥有一个第三国永久居留权还有助于内地的新富豪们保留更多的个人财富。“比如中国公民获得香港居留权再到内地投资,按照C EPA规则,可以少交15%的个人所得税。”

  美国街,香港路,不如温州小卖铺

  “我身边一起到国外打拼的中国人最后都是把国外的客户拉到国内来,在国外赚钱,回国来养老,因此他们没有一个放弃国内的人脉,经常两地跑。”

  2003年,在广东佛山经营打火机厂10年的李哲新,通过朋友的帮忙办理了荷兰移民。当时是为了开拓欧洲市场,方便出国办企业,李哲新身边做生意的亲朋好友中有五分之一都办了类似的“绿卡”。
  然而从那以后李哲新没有出过一次国,因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远远超过了欧洲的打火机市场。“2005年,我们成功抓住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机遇,现在我的公司在苏州拥有一座酒店还参与了一些住宅项目的开发。当初和我一批办理了移民,准备到欧洲开拓打火机市场的朋友大部分都转向了国内的房地产、能源这些领域,那些去了海外的则后悔不已。”
  李哲新的故事,并不是当前投资移民群体中的个例。在他们看来“中国才是真正的家,如果这里有机会发展没有理由去国外。即便去国外发展好了,最后还是想回家。”
  2002年,20出头的温州姑娘周群随新婚丈夫移民德国开办了一家服装贸易公司。“当时我先生加入了奥地利国籍,我就可以在欧盟任何国家打工、开公司。”周群告诉记者。
  从街头档口的外贸便宜货开始,周群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已经闯入德国正规的连锁超市和百货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达到几百万美元“德国的服装市场圈子非常牢固,商场一般都找固定的中间商进货,中国人很难打进去,只能靠产品的创新来竞争。”周群说。
  经过几年的打拼,周群的公司逐步走上正轨,目前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操盘,还雇佣了德国的推销员专门与中间商打交道。2007年获得德国永久居留权的周群对国外生活的总结是能省心许多“没钱在中国不好待,但在国外则不同,穷人富人的生活看不出多大差别。德国对富人的税收比较高,社会福利比较好,一般人生病都有保障,国外的医院人也比较少。德国生活的总体感觉很安逸舒心,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
  尽管已经获得稳定的生意,拥有了普通人眼中的成功事业,但周群并不想就此扎根于德国的土地。现在她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中国国内,并表示以后的重心还是在中国。
  “德国人比较保守,不像意大利、西班牙人爱消费衣着。金融危机来了德国人首先压缩预算,零售店的人气马上就下降了。这几年孟加拉国、土耳其的纺织品越来越多,没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同样会被淘汰。”周群说。
  周群认为“更强的竞争力”来源于中国。她正计划优化公司的贸易流程,从德国直接向她在上海的分公司下单,把德国的客户直接拉到国内来做,既缩减成本,又可以利用国内的资源。
  周群坦言,他们这些中国人办的小企业短期内不可能独自立足于德国的商业圈子,也不好融入德国当地社会。“我和我先生一开始也去参加当地人的家庭聚会,总感觉怪怪的。但是两个人在外面开公司,一定要有个国籍,不然外国人还是不相信你的。只是有个永久居留证在德国开公司还是有些限制。”
  但周群从未考虑要加入德国籍“因为那样就成外国人了,回到中国不方便。而且我的孩子一定要在中国接受教育,我在国外的一个华人朋友的孩子一天回家告诉他妈妈:‘以后我不回中国了,老师说我是奥地利人’。国外的这种洗脑让我很反感。”
  在国外打拼多年的周群认为,国外社会有比中国优越的地方,但许多内心的东西中国人还是难以和他们沟通。“就像我们温州人有句话:美国街,香港路,不如温州小卖铺。”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