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2年广东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内容摘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珠三角是指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一)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1、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2、构建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在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5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3)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和产业集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建成全球重要的高技术产业带。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聚,促进形成产业特色鲜明、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技术产业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

    (二)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点(主要城市与产业园区)、线(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轴线)、面(块状经济)的空间格局来展开,从珠三角核心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六市)选择性地转出部分产业,通过“三圈”扩散和“五轴”地理轨迹的有序转移,在全省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相互联系、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块状经济新格局。

    珠三角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部分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比较

    1、一核(转出地核心圈)。“一核”即指珠三角核心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具体指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六市。珠三角核心区要发挥对全省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粤东西北及中部地区。通过“腾笼换鸟”,引进更高级的产业形态,加大对高附加值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2、三圈(产业转移圈层形态)。“三圈”是指珠三角核心区转出产业向外扩散落点时遵循的三个梯度序列。

    第一个圈层是珠三角边缘层,包括广州的增城、从化,佛山的三水、高明,肇庆的东南部,江门的东部和惠州地区。该圈层是珠三角内经济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也是珠三角地区的“储备地”或“自留地”,其主要承接珠三角核心区的技术及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是珠三角内部的产业转移。

    第二圈层是近地发展层,包括清远的中南部、肇庆中部、云浮东部、阳江、河源西南部等地,该圈层距离珠三角核心区的通车距离约2小时,主要承接对区位及交通运输条件要求比较高,且对珠三角核心区的主导产业具有粘合效应的配套产业(产品)。

    第三圈层是延伸拓展层,是广东省内围绕珠三角核心区2~4小时交通圈,处于第二圈层外围的区域。包括清远北部、韶关、肇庆西北部、云浮西部、茂名、湛江、河源北部、梅州、潮州、汕头、汕尾、揭阳等地。该圈层主要承接要求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技术含量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以延伸市场为目的的产业(产品),以及发展对港口等交通条件要求高的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

    3、五轴(产业转移轨迹)。“五轴”是指由珠三角转移而出的产业顺延一定的轴线向外落点,从而在省内形成相对密集的五条产业转移密集轴线。

    一是沿深汕高速公路和东部沿海线向福建方向延伸的沿海东轴,直接接入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圈。这一轴线把珠三角、潮汕、海峡西岸三个重要的经济圈连接起来。

    二是沿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及西部岸线所形成的沿海西轴,这一轴线继续向西接入环北部湾经济圈,从陆路融入东盟合作区。

    三是由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及北江所形成的北轴,接入长株潭经济区。

    四是沿广梅高速、广梅汕铁路及东江形成的东北轴,把客家主要集聚地与珠三角经济区连接起来。

    五是沿广梧高速和西江航道所形成的西北轴,对加强广东与广西、云南、贵州的运输往来,促进“泛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4、五块(产业转移空间具体形态)。“五块”是指通过全省产业转移的推进,产业布局将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区域划分基础上,依据新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布局特征,把原北部山区区域中与珠三角核心区相邻,交通网络较好,区位及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独立划分出来作为中部板块,从而形成五个主要经济块状地带。

    一是珠三角地区。包括珠三角核心区6市和位于珠三角边缘的江门、惠州两市及肇庆东南部地区。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成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二是东翼块,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四市。发展思路是打造轻纺制造业走廊,建设新型精细化工基地,向特区经济和与海峡西岸经济圈融合方向发展。

    三是西翼块,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三市。发展思路是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建设沿海重化产业带,发展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主要承接较大型的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项目。

    四是中部块,包括云浮、肇庆中北部、清远中南部和河源西南部等区域。发展思路是利用贴近珠三角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融入珠三角,发展配套工业,实现中部崛起。

    五是北部块,包括清远北部、韶关、河源北部、梅州等区域。发展思路是建设生态产业,实现“绿色赶超”。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