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上市10年首次亏损, 净亏10亿多,连冯小刚交了近7000万“业绩赔款”,2019 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何去何从?[图]

    去年饱受舆论风波的华谊兄弟终于卡着“截稿时间”交出了2018年的业绩答卷。

    4月26日夜间,华谊兄弟发布了2018年年报,在2018年华谊兄弟实现营收38.91亿,同比下降1.40%,净利润亏损近11亿,同比下降231.97%。这也是华谊兄弟自2009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这样的业绩颓势也延续到了2019年。根据同日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近9400万。公司称主要是因为电影业务缺席春节档,上映影片不达预期以及剧集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等导致。

    华谊兄弟早年曾推崇“明星驱动IP”,在前几年高溢价收购了一批明星持股的公司,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冯小刚的东阳美拉70%股权,那时东阳美拉仅成立2个月,净资产为-5500元。

    高溢价并购为华谊兄弟埋下了业绩隐患。2018年华谊兄弟计提了超过9亿元的商誉减值,冯小刚的东阳美拉、张国立的浙江常升都在减值范围内。其中由于东阳美拉仍在业绩对赌期内,冯小刚还需要向华谊兄弟缴纳近7000万元的“业绩赔款”。

    2018年净亏约11亿 华谊兄弟上市十年交最差业绩

    4月26日夜间,华谊兄弟发布2018年报。公司实现营收38.91亿,同比下降1.40%。同时净利润亏损近11亿,同比下降231.97%,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幅度达1001.40%。

    这可以说是华谊兄弟上市后交出的最差的一份年报。“2018年,华谊兄弟遭遇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冲击”,今年年初,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王忠军)在机构调研会上表示。“华谊兄弟业务开展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项目选择的精准度不达预期,开发项目能力发挥失常,导致2018年储备匮乏;二是已有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风险研判不足,导致执行力度不到位。拍起戏来大手大脚、几个亿成本的戏两句话就拍了、一部戏好的时候每个人都说有功劳,但一到不好的时候,错误在谁就根本找不到了。”

    报告期内,“影视娱乐”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实现主营收入36.57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8.39%。电影方面,业绩贡献来自于2018年跨期上映的《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两部共计入19亿票房,占其影视板块全年主营收入近52%。但2018年上映的《云南虫谷》《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票房都难以堪称成功。

    此外,华谊兄弟的“品牌授权及服务”营业收入为1.5亿,营收占比为3.9%,较上年同期下降42.15%。“互联网娱乐”营业收入为5260.6万,营收占比为1.4%。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华谊兄弟方面表示,2018年影视行业经历一系列的规范调整和优化,公司主营业务较上年同比略有下降,影视娱乐板块报告期上映的部分影片票房未达预期,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板块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各项目推进进度存在时间性差异,导致收款进度在各年之间有所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华谊兄弟同日发布了2019年一季报。根据公告,公司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近9400万。华谊兄弟2019年一季度出现较大亏损,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因优化电影业务缺席春节档,上映影片不达预期以及剧集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

    接下去华谊兄弟将会陆续上映多部影片,如管虎导演的战争巨制《八佰》已宣布定档7月5日上映,田羽生导演的新作《伟大的愿望》定档8月9日上映。另外,周星驰导演新作《美人鱼2》及根据手游改编的电影《侍神令》(原名《阴阳师》)已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陆川导演的《749局》也已开机拍摄。王中军(王忠军)在机构调研会上提出,2019年会正式回到华谊兄弟绿灯委员会,拥有一票否决权,参与公司所有的电影项目,从孵化开发到宣发落地,全面强化对电影业务的管控。

    华谊兄弟上市10年首亏 冯小刚交了近7000万“业绩赔款”

    2015年,华谊兄弟曾以10.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冯小刚和陆国强合计持有的东阳美拉70%股权,那时东阳美拉仅成立2个月,由冯小刚持股99%。由于东阳美拉的净资产仅为-5500元,华谊兄弟对东阳美拉的收购也形成了超过10亿元的高额商誉。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2》也正是东阳美拉的项目之一。2018年6月,崔永元在微博上曝光影视行业内的阴阳合同潜规则,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而爆料的导火索正是出于对冯小刚导演、范冰冰主演的《手机2》的不满。

    根据华谊兄弟2018年年报,东阳美拉在2018年的营收为1.4亿元,净利润仅为6500万元。根据东阳美拉当时做出的业绩承诺,2018年的净利润应不低于1.3亿元,因此东阳美拉要根据协议对华谊兄弟进行补偿。

    至于如何赔偿,华谊兄弟曾在公告中提出东阳美拉原大股东冯小刚要么以现金方式补足东阳美拉没有完成的业绩差额,或者采取目标公司认可的其他方式。年报显示,冯小刚已经在今年4月缴纳了近7000万元的业绩补偿款,7000万的欠款也让冯小刚在2018年年末位列华谊的第三大欠款方华谊兄弟曾是高溢价收购明星持股公司的“先驱”,早在2013年便斥资2.52亿元取得了张国立控股公司——浙江常升70%股权,2015年更是豪掷7.56亿元获得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等明星股东持股公司东阳浩瀚70%股权。

    “娱乐产业已全面进入明星驱动IP的时代。”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王忠军)曾在2016年公开表示,他还对此解释说,“我们看中浩瀚不仅仅是因为浩瀚聚集了最强的明星股东,更是因为浩瀚还拥有将明星吸引力在多个出口变现的运作经验。”

    不过现在看来,无论是流量明星或是IP,都无法等同于好的内容生产力,也无法为公司带来持久的竞争力,而高溢价并购也为华谊兄弟埋下了业绩的定时炸弹——巨额商誉。2018年华谊兄弟在营收微降的基础上,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额的商誉减值。2018年华谊兄弟商誉减值损失为9.73亿,其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和冯小刚的东阳美拉都进行了减值。同时截至2018年末,华谊兄弟账上仍有超过20亿元的商誉。

    2019 年 1 月 1 日国家电影局公布2018 年全国电影票房以 609.76 亿元收官,同比 增长 9.06%。电影票房是决定电影产业发展高度的核心指标,近年来我国电影票房市场 持续增长,从 2010 年 101 亿增长,到 2018 达到 609.8 亿元,8 年 CAGR25.2%。但自 2016 年以来,票房增速有所减缓,维持在 10-15%左右,2019 年预计将下滑至 6%左右。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达到 811 亿元, 且预期将以 5.27%

2012-2018 年中国票房、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年,三、四线城市在全国电影市场中的份额一直在稳步提升,与之相应的,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在平均票价低于一、二线城市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可见,我国电影消费区域在下沉。

2014-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按区域占比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国内观影人次增速放缓,从18.1%下滑至了5.9%,2018年全国电影观影人次为17.16亿人。不过,过去一年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频次正在提升,且相较于欧美日韩等国家,中国的观影频次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2018年国内观影年龄层更加广泛,更多30岁以上观众走进了电影院,看电影从年轻人时尚消费行为,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

2013-2018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单位:亿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2 月 11 日国家电影局《意见》 的出台,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 数达到8万块以上”的目标,考虑到2018年底国内银幕数量达60646块,因此假设 2019 和 2020 年各净增银幕数 10000 块,并且 2019 年各线城 市银幕增量按照 2018 年各线新增票房占总体新增票房进行配比,预计 2019 年各线城市银幕数分别达到 7813、24275、15094、15088 和 8476 块;对于单银幕产出,一方面银幕数以政策目标速度增长会导致影院市 场竞争加剧,对各影院观影效率形成负向冲击,另一方面 2019 年有望实 现优质院线的设立以及老院线的并购重组,扩大院线整体经营管理优势, 因此统筹两者变动,我们认为中性条件下 2019 年各线城市单银幕产出 降幅将较 2018 年降幅缩窄 50%,预估一至五线城市单银幕产出将分别 达到 146.5/99.0/79.7/66.1/54.1 万/张。因此,通过分线城市银幕数量和单 银幕产出的估算,预计 2019 年可实现票房 620.5 亿(不含服务费),同 比增长 9.7%,按 2018 年服务费占大盘比重计算含服务费的票房为 666 亿元。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电影行业重点企业分析,2024-2030年中国电影行业投资分析,中国电影行业的前景分析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