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欧盟将撤销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制裁,531新政后,中国光伏企业海外销售将迎来生机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017年受国内光伏分布式市场加速扩大和国外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双重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企业效益持续向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

    据统计:2017年我国多晶硅产量24.2万吨,同比增长24.7%;硅片产量87GW,同比增长34.3%;电池片产量68GW,同比增长33.3%;组件产量76GW,同比增长31.7%。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保持全球首位。

    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为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达53.62%,再次刷新历史高位。此外,2017年的新增装机还是2016年的1.5倍、2015年的3.5倍、2014年的5陪和2013年的4倍,由此可见2017年光伏新增装机出现了大幅快速增长。

    2017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02GW,同比增长33.7%。其中,2017年中国装机53.06GW,全球装机占比过半,系第一大市场。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政策,在规模上,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分布式光伏2018年的建设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继续支持光伏扶贫项目。在电价方面,《通知》要求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

    (一)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含税)。

    (二)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三)符合国家政策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保持不变。此外,在光伏项目竞标及电价确认上,《通知》要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

    光伏电站建设加速补贴退坡,三部委新规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将原先不受指标限制的分布式光伏纳入管理,降低补贴强度,同时要求所有普通光伏电站均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上网电价。本次光伏政策的调整,将加速行业格局的调整,加快光伏行业市场化进程。

    531光伏新政来以后,市场进入一个急冻期。由于政府承认了630之前备案并且开工建设的电站有效,所以短期内还会有出货。但三季度就不一样了。首先制造业会进入观望期,不再对上游进行采购,硅料库存开始累积,而下游也开始进入了观望期,在观望中等待价格下跌,也没有了采购行为。而且考虑到当前光伏产业诸多环节库存较大,对三季度光伏行业出货不顺畅,要有充分的预期,伴随着抛库存的行为,光伏产业相关产品价格将会出现明显下滑。

    最新一则来自于欧盟的消息,大概率将利好于正遭受“531新政”洗礼的中国光伏。欧盟委员会拒绝了欧盟光伏双反调查申请人EUProSun(欧洲光伏制造商协会)关于发起日落复审的申请。

    根据目前情况,已基本可以确认,在2018年9月3日后,欧盟将撤除其此前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税’、‘价格承诺’(欧盟最低进口价格机制,即MIP机制)等贸易壁垒。”

    如果欧盟的‘双反税’、‘价格承诺’最终被撤除,则中欧间将恢复光伏产品的自由贸易,其带来的好处大致有三:其一,欧盟市场将对价廉物美的中国光伏产品产生更大的需求;其二,欧盟对光伏的支持态度,以及消除贸易壁垒的做法将在全球范围产生示范效应;其三,有效提振资本市场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始于“双反”中欧光伏贸易断崖下滑

    欧洲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年新增装机曾占全球30%),也是中国光伏最为重要的市场,“最高的时候,其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价的90%,‘双反’前的2011年,中国仍有将近70%的光伏产品出口至欧洲。

    尽管随着越来越多光伏应用新兴市场崛起,以及2013年起,国内需求的快速扩大等一系列变化,欧洲市场占中国光伏出口的比例,必然会呈现出逐渐下降的态势。但真正引发我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断崖式下滑的原因,仍应主要归咎于欧盟始于2012年,对中国光伏筑起的贸易壁垒。

    2012年7月24日,欧洲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申请;2012年9月份,欧盟放出“拟启动对华光伏产品(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反倾销’调查”的风声。

    幸运的是,在各方努力下,2013年7月份,中欧双方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2015年前,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0.56欧元/W(官方并未公布价格承诺具体下限,该数据为业界传闻),总量则被限定为7GW/年。

    彼时,这一价格承诺的达成,无疑大大改善了中国光伏所处的窘境。人们认为,至少在2013年,中国光伏对欧洲的出口不会衰减太多。

    但事实上,基于多重原因,尤其是中国和欧盟就光伏产品争端达成价格协议,使得2013年11月份时,中国对欧洲出口占总出口量比重就从此前的70%快速下降到了不足30%。而到了2014年,欧洲与美国合计占中国光伏出口的比例也仅勉强达到30%。

    更为令业界担心的是,该限制性政策从2013年执行至2015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释放对中国光伏,尤其是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品的负面影响:若光伏产品生产成本缩减,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光伏产品售价降低,不得不遵守0.57欧元/瓦下限规定的中国光伏产品将逐渐丧失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欧洲光伏新增装机或将重回快车道

    2015年5月份,EUProSun向欧委会递交了一份申诉,指控中国光伏企业辗转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地,将产品销往欧洲以规避关税。其初衷主要是:挑起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而更加深层次的用心则可能是,以“反规避立案调查”获取的相关素材为借口,促使欧委会做出延长“中欧间本应于2015年12月份到期的‘价格承诺’”的决定。

    在中欧“价格承诺”到期前,欧委会方面将对执行情况进行复审(又被称为“日落复审”),由此决定“价格承诺”究竟是延长,或是撤销。

    最终,2015年5月5日,应EUProSun的申请,欧盟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规避立案调查”,此后价格承诺执行得以第一次延期。2017年2月底,欧盟委员会放出消息称,其希望延长实施对华光伏产品价格承诺措施18个月后,将该措施逐步取消,但这也令价格承诺执行得以再度延期。

    2018年9月3日,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将再次到期,其实,欧盟此次是以EUProSun递交的申请不合格为由,避开的日落复审。一位法律人士透露,“但其实,大家都明白,欧盟的意愿是主动放弃价格承诺等贸易壁垒措施。

    伴随此次撤除对中国光伏贸易壁垒的强烈预期,以及欧盟各国家发展以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意愿增强,已有机构作出预测,2018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从2017年的约9GW,增加到2018年的约11GW。而无论如何,这将对受到“531新政”影响,国内市场规模遭到挤压的中国光伏产生重大利好。

本文采编:CY209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