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获批未来发展框架已定:未来之城是什么样?五大领域、五个应用场景或许能告诉你答案【图】

    设立一周年后,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获批,未来发展框架明确。

    在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引领时代潮流之后,中国需要一个新的典型城市或区域来引领新的时代潮流。

    引领新时代的潮流,这正是雄安新区设立的初衷。规划纲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标志,雄安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

    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国家战略,雄安新区的发展自然与一般的城市及新区发展道路不同。我们试图通过对规划纲要的解读,一窥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的发展逻辑。(李伯牙)

    导读

    雄安新区将是一个“多点开花”的城市,改变以往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实行组团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样板,智能、绿色、创新是雄安新区重点打造的特有元素和亮丽名片。

    雄安新区这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样板“画作”构图已成,上色在即。

    4月2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纲要》提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一张白纸”上建立起来的雄安新区,从设立伊始就担负着建设标杆工程,以及打造城市建设典范的重任。随着《纲要》的公布,标杆指向何处,典范如何打造,也有了清晰的路径。

    4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纲要》体现了十九大以来我国对城市的诸多思考,包括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等在内,未来的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等,会更多地借鉴雄安的理念和模式。

    多点开花摒弃摊大饼模式

    雄安新区,将是一个“多点开花”的城市。

    根据《纲要》,在国土空间形态上,新区将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确定新区开发边界、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建设过程中,将坚持生态优先,划定规划控制线,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和人口规模。

    《纲要》提出,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耕地占新区总面积18%左右,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占10%。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新区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建设用地总规模约5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50平方公里。

    同时,雄安新区的建设将采取“多步走”方式进行建设。先行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开发,在起步区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有序稳步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并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雄安新区空间布局最显著的特点是改变以往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实行组团式发展。根据规划,雄安新区将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形态。
其中,“一主”即上述起步区。“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城乡体系。

    4月23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雄安新区采取小型化、组团式、多节点的空间结构,是尊重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选择。依托已有的发展中心进行组团式发展,有利于克服“摊大饼”式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现象,也有利于新型的公共服务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还能通过特色小镇等方式,兼顾乡村的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杨开忠则认为,新区实行组团式发展,首先是与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和分布特点相适应,能够更好地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其次,能为实现蓝绿交织的空间格局提供保障,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最后,也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未来的城市将会变成什么样?以下五大领域、五个应用场景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纲要》提出,作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标志,雄安新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因此,雄安新区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的相关规划,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纲要》公布后,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表示,智能、绿色、创新是雄安新区重点打造的特有元素和亮丽名片。

    其中,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被放在雄安新区城市发展定位中的首位。《纲要》提出,新区将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环绕白洋淀、起步区和整个新区,都将建设环状林带;主要河流和干道两侧,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城市组团间和重要生态涵养区,建设9片大型森林斑块。

    智能方面,新区将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整个新区的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将大于90%。此外,新区感知设施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构建城市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利用云计算等技术,管理者可利用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对城市全局实时分析,实现公共资源管理智能化。

    创新方面,《纲要》提出,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已有100多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雄安。

    这也是与雄安产业定位最为贴近的“名片”。根据《纲要》,新区的起步区将布局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技术、超级计算等尖端技术产业基地。五个外围组团则会布局电子信息、生命科技、文化创意、军民融合、科技研发等高端高新产业,以及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而周边特色小城镇中,北部小城镇主要以高端服务、网络智能、军民融合等产业为特色。南部小城镇主要以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生物科技、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为特色。

    在受到广泛关注的住房保障体系上,《纲要》则明确新区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形成供需匹配、结构合理、流转有序、支出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应格局。

    冯奎认为,这也意味着新区探索建立的住房体系,还是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不同需求。

    领域1.服务 场景:浙江乌镇

    在以往的城市生活中,地方政府与市民之间往往是相对封闭、独立的系统,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比较困难,然而,在新型智慧城市下,随着各类智能服务平台的出现以及完善,企业、市民及政府等主体的利益诉求多方面表达机制逐渐形成,有利于优化政府治理、创新商业模式及鼓励公众参与。

    英国初创公司SpaceHive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作为全球第一个专为智慧民生项目进行群众在线募资的平台,目前已完成上百个项目。SpaceHive让民众能够直接投资,省去繁琐程序,对地方政府而言,也能获取资源与创意,世界各地的小区纷纷效法;而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物联网计划也特别架设ourmk.org网站,让居民成为参与城市规划的一分子。

    国内也有不乏类似的例子。例如,智慧乌镇构建过程中,利用“规划播报”、“乌镇发布”等微信、网站等媒介推出了乌镇规划公众参与协商平台,将规划的阶段性成果公开发布并征询公众意见。

    领域2.审批 场景:陕西西咸新区

    在以往的政府服务中,审批流程繁复是影响社会低效重要因素。而在新型的智慧城市中,随着互联网+政府服务体系的建设,由内而外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和形式,审批流程也开始变得简单起来,这样的应用已在国内多个省市展开。

    陕西省工商局于2016年11月6日在西咸新区率先试点上线“工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办理人员最快需30分钟可完成全流程办理,并拿到微信电子营业执照。2017年8月1日期微信办照在陕西全省推广,截至9月30日,颁出微信版电子营业执照1万余张,为企业办理登记注册带来了方便。

    此外,天津滨海新区、宁夏银川、贵州贵安新区等地分别设立综合行政审批局,通过流程梳理再造与智慧系统支撑,基本实现“一枚公章管到底”,这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率。

    领域3.交通 场景:江苏南京

    将现代化技术运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是常见的应用场景。

    作为国内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首次向互联网企业开放交通出行的大数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百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整合共享数据资源,应用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分析等产品和技术,在交通运输信息化服务领域展开合作。百度地图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所提供的权威交通实时数据,为南京市民提供多项服务,已覆盖南京的650条公交线路,覆盖率达85%,准确率高达95%。

    同时,滴滴出行对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开放“滴滴交通信息平台”,目前,深圳、济南、武汉等地的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授权后,已经可以登录“滴滴交通信息平台”查看当地的交通状况。基于产品已有的海量大数据,滴滴还推出了首份全国重点城市交通运行报告,帮助地方政府更加详细了解当地交通运行现状,“对症下药”精准开展大数据交通治理新模式。

    领域4.基建 场景:河北雄安新区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方面,新型智慧城市也将呈现出一派全新的景象,智能基础设施的出现及推广,能有效节约城市管理成本,为智慧城市建设采集数据提供智能服务。

    在雄安新区,智慧井盖的设计是一个较好的应用。智慧井盖应用实现井盖24小时全网定位监控,掌控开关状态、位置信息、统一编码等,节约市政巡防人工和时间成本,避免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深圳的智慧路灯也得益于技术的发展。2016年,深圳将智慧点(智慧路灯)列入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圳东门步行街以智慧路灯系统的安全“点”全面辐射东门各个街道。智慧点(智慧路灯)的综合功能依附于智慧路灯的灯杆,在城市原有公共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结合4G/5G微基站、WIFI设备等多功能模块,组建智能交互模块、搭建智能感知网络。

    领域5.安防 场景:广东深圳

    除了以上四个领域,新技术还可以运用于安防领域,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良好的安全监督效果,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中国电信开发基于AI技术的“智察——智能关系洞察系统”,高效处理分析海量案件信息和警情数据,推进智慧公安发展。据悉,“智察”可利用机器大脑每小时可处理1.2万封信件,在0.3秒内检索到关键词匹配结果,在每万份举报信中可建立800万条线索等,可有效提高公安系统工作效率。

    此外,深圳市利用“上屏式”公众监管治理闯红灯问题。2017年4月深圳市福田区试点上线运行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通过对斑马线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督,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监控摄像头自动抓拍闯红灯的行人,并在路口电子显示屏上进行滚动播放,抓拍结果计入个人信用体系。

本文采编:CY303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