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顺势而为,适应中国国情的行动纲领

    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基础日趋坚实,创新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国情、统筹全局、高屋建瓴,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顺势而为,适应中国国情的行动纲领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基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全面部署与加速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国际竞争规则、转换产业角逐主赛场。我国互联网处于大发展、大融合、大变革的历史阶段,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网络基础和支撑,还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顺应互联网演进规律的客观要求

    《指导意见》立足发展实践,突出时代特征。互联网技术创新活跃,学科交叉密集,跨界渗透广泛,融合变革深刻。互联网由浅层次的工具产品转向连接一切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融合创新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放大效应迸发释放。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同百年前的电力革命,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长尾经济蓬勃兴起。《指导意见》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指导意见》紧随变革大势,着眼世界大局。这一轮产业革命的实质是抢占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产业新生态优势。美国发布“先进制造战略”,在交通、能源、航空、铁路、医疗、安全等领域强化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继工业4.0战略后,德国推出《2014~2017年数字议程》,意在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数字强国。国务院5月初颁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互联网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协同制造”,彰显工业乃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重要地位。

    (三)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指导意见》着力创新驱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平稳度过新旧产业和动能转换期,需要强劲有力和恒久持续的支撑力量。抢占经济制高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必须走互联网融合创新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运用,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等战略指导性文件。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经济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展质量好、就业渠道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理论测算结果表明,2014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GDP比重超过26%,已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经济占GDP比重依然较低,未来增长的空间大、后劲足。《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激发市场蕴藏的巨大活力,大幅提升我国信息经济发展水平。

    紧扣主题,推动战略协同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三大战略。《指导意见》是从互联网视角对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融合发展进行的战略部署,是推动三大战略协同发展的纽带,更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关键驱动力量,利在当前、功在长远。

    (一)《指导意见》与网络强国战略相辅相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战略,这是新时期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指导意见》提出巩固网络基础、做实产业基础、保障安全基础、拓展海外合作、加强智力建设等保障支撑措施,是网络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其实施将全方位提升我国信息通信业基础设施、技术产业和应用水平,必将加快网络强国建设进程。

    (二)《指导意见》与制造强国战略交织并进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目标是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指导意见》提出的“互联网+协同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呼应,突出强调并细化了互联网在制造业的融合和变革作用,提出发展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四大方向,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布局。

    (三)《指导意见》与创新驱动战略同源共长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发展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互联网不仅是创新驱动的典范,还是带动其他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突破口。《指导意见》提出了“创业创新”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融合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方向,鼓励支持创新驱动,促进互联网平台新经济成长壮大;着力打破融合发展面临的法律、监管、体制机制约束,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纲挈领,牵引融合变革的发展指南

    “互联网+”强力支撑经济转型,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创业创新。《指导意见》提出了11个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些领域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或贴近人民群众需求,或创新变革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互联网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融合大方向清晰、指导性非常明确的领域。

    (一)布局经济重要领域,促进提质增效升级

    互联网与经济领域融合,可显着提高生产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流通成本,打破资源要素制约。《指导意见》覆盖面广,每个行动都充分考虑了行业属性、所处阶段和融合水平的差异性,针对传统产业,重在转型升级,如制造业、农业、物流等。针对成熟度高的新兴业态,重在深度拓展;针对尚处起步期的新领域,重在鼓励扶持,打破进入壁垒。

    (二)着力改进民生服务,增进人民生活福祉

    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互联网与公用事业、生活服务融合创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互联网+益民服务”全面覆盖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发展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在线医疗、健康养老、网络教育,既是发挥互联网优势改进民生服务的新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互联网+便捷交通”将促进公共交通服务效率、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互联网+绿色生态”将构建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新模式。此外,打破行业进入壁垒、加强融合监管等保障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

    (三)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习总书记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指导意见》提出11个专项行动,均以互联网融合创新作为关键,既是提升实力引领未来的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互联网+创业创新”列为各项行动之首,意义重大。《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发展目标,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驱动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生态体系基本完善,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体现了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统一。

    包容并进,加快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

    《指导意见》的实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统筹协调、包容创新、活泼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深化改革,营造包容有序的发展环境

    针对发展“互联网+”所面临的问题,政府需积极听取民意,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政府除推动融合标准制订、社会征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产业能力提升、财税金融等支撑环境建设外,落实重点在三方面:一是营造包容有序的监管环境;二是开放公共数据;三是加强重要领域的引导扶持。事关产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变革,政府要大力引导和支持,避免碎片化发展。

    (二)市场导向,务实推动互联网融合进程

    企业是实施“互联网+”的主要载体和践行者。产业变革大潮中,具备线上线下生态整合能力的数据驱动型、平台经营型企业将快速崛起并跃升为产业领导者。传统企业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融合发展的意愿和诉求尤为迫切。企业应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准确把握融合创新态势和重点方向,加快创新变革和转型发展。

    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应致力于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一是夯实网络基础。加快新一代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提高泛在海量接入能力、弹性资源服务能力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二是发展平台经济。提升面向各行业的业务平台服务水平,开放平台能力,培育壮大细分领域生态系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网络环境。三是拓展业务范围。发挥网络技术和用户集聚优势,把握时机,向公共服务和相关领域、行业切入,丰富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优化盈利模式,加快融合创新业务推广普及。

    传统工业企业推进“互联网+”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夯实线上基础,通过自主建设、收购兼并、结盟合作等方式,构建连接生产与管理各个环节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链及信息系统。二是推动组织变革,在创新模式、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机构、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调整,打造新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升级新优势。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