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行业进一步集中是中国未来血液制品发展的方向,集团化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将更具优势[图]

    一、血制品简介:临床必需品!

    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是将血液中不同的蛋白组分分离后制备成的各种产品,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使用。血液制品主要有三大类: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其中凝血因子类产品种类最多。

    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范围,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是将血液中不同的蛋白组分分离后制备成的各种产品,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使用。按照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血液制品可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其中,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也是目前国内用量最大的血制品,广泛用于肿瘤、肝病、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疗。

    血制品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抢救伤员的需要,通过血浆提取人血白蛋白技术应运而生。人体血液共分为四部分:血浆(50%)、红细胞(42%)、白细胞和血小板(8%),其中血浆由水(90%)、糖类电解质(3%)和蛋白质(7%)组成。血液制品是从7%的蛋白质中分离提纯制成的,主要包括白蛋白(60%)、免疫球蛋白(15%)、凝血因子(<1%)和其他蛋白质成分(24%)。

    人血浆组分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血浆蛋白组分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血制品行业市场消费调查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从血制品细分产品的批签发量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国内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数量占比最高,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2018年市场占比达到63.44%;排在第二的则是免疫球蛋白签发量,占比为30%-45%之间;而凝血因子需求量较小,市场所占份额也最小,2018年仅为4.45%。

2015-2018年中国血液制品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际血浆蛋白治疗协会(PPTA)指出,血制品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在临床急救、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罕见疾病、临床急救、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免疫缺陷、肺部疾病、神经障碍、创伤、肝硬化、感染性疾病等。

血制品主要品种及临床用途

血制品
适应症
治疗效果
人血白蛋白(血浆蛋白主要成分,调节血容和提供其他必需的功能)
1)心脏手术;2)肝脏疾病;3)严重感染;4)紧急和外科治疗(包括创伤、严重烧伤等)。
紧急情况下抢救;降低死亡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抵抗侵入人体的外源性的细菌、病毒等;治疗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疾病)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预防感染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预防或治疗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预防狂犬病、破伤风、乙肝;肝脏移植和手术;Rh阴性妊娠
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宫内婴儿保护
凝血因子类(凝血必须,用于治疗遗传性出血疾病、手术出血等)
1)外伤引起的出血;2)抗凝剂过量;3)肝脏疾病;4)甲型/乙型血友病;5)血管性血友病等。
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α-1抗胰蛋白酶(保护组织免受炎性细胞酶损害)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组织疾病发展
C1酯酶抑制剂(C1-INH)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血制品兼具资源属性和政策壁垒,资源属性体现在上游血浆获取,政策壁垒主要是2001年开始,国家不再新批血制品企业。此外,近年来国家新批浆站趋严格,血制品规模效应愈发明显情况下,行业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

上游主要监管/部门
浆站审批:省/市卫健委血浆调拨:国家药监局浆站所有权转换:省/市卫健委
中游主要监管部门
产品批文:国家药监局批签发:中检所及地方药品检验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血制品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规模效应”和“学术推广”决定企业中长期发展前景!

规模是决定效率的关键因素:

1
血制品为强监管行业,从上游采浆到中间生产环节均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所以采/投浆能力是单吨血浆盈利水平的决定性因素。18年国内采浆量8000吨左右,美国采浆量接近4万吨,国内采浆仅为美国的1/5;从企业采浆量上看,18年国内一线龙头采浆量天坛1568吨、泰邦1300吨左右、莱士1180吨、华兰1000吨,而国外一线龙头采浆量万吨级别(基立福超8000吨),中长期看,国内一线龙头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2
可提取品种数量直接影响单吨血浆产出,品种数量越多,单吨血浆产出越高,国内华兰产品最丰富11种,而国外巨头的产品种类已有20种以上,国内企业产品种类有望逐步增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血制品行业发展分析

全球血制品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年采浆能力占全球总采浆量约66%,不但能满足本国对血液制品的需求,还有超过50%的血浆以原料血浆或产成品的形式出口到国外。美国有约400个单采采浆站,主要归属于Grifols,CSL,Baxter,Octapharma等四家,占比达80%。

全球采浆量能力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2016年全球血制品市场规模212亿美元(不含重组产品),合并重组凝血因子约75亿美元销售额,全球血制品(含重组)市场约287亿美元。据预测,2019年全球血制品规模254亿美金,2024年将达349亿美金,期间复合增速6.6%。

    国际供需平衡,血浆量低速增长。全球血制品供需平衡,采浆量低速增长,17年全球血浆量(含回收血浆)超6万吨。17年全球超1000个单采浆站,其中美国拥有671个,采浆量占比70%以上,为全球浆源主要采集地。

    全球血制品市场规模(不含重组产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静丙决定血浆需求量。全球血制品市场发展历程按照产品驱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4-1980为白蛋白驱动,1980-2002为VIII因子驱动,2000年以来为静丙驱动,预计未来血浆需求仍主要来自静丙市场的增长。

    静丙主导血制品市场。从2016年全球血制品市场产品结构看,免疫球蛋白(静丙+肌丙+特种免疫球蛋白)占比超50%,市场占比最高,凝血因子类和白蛋白分别占比18%和15%。其中,静丙占比40%以上,为血制品市场主导品种,主要原因是静丙含有100种以上IgG,适应症广泛

    全球血制品市场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国内市场持续稳健增长:未来700亿,三倍空间

    国内血制品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对应适应症的不断增加刺激血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虽然中国人口基数大,但供血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不仅受政策严格管制,而且企业利用率、提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低下,国内血液制品较发达国家人均量低、品种结构少、行业集中度低。从趋势来看,国内血制品行业已到关键转正点,随着政策推动量的增长、企业层面并购集中度提高以及企业技术的不断提高,血制品品种结构的调整趋势将逐步开始。

    国内血制品市场稳定增长。国内血制品市场从2010年85亿元增加到18年230亿元左右,期间复合增速15.3%。预计2024年,国内血制品行业将超400亿元。

    白蛋白主导国内市场,静丙、因子类产品占比低,未来提升空间大。17年国内血制品市场的产品结构看,白蛋白市场规模约130亿元,占比62%,主导国内血制品市场,静丙占比19%,凝血因子类占比8%,占比较低,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未来存较大提升空间。

    2012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仅达128亿元。到了2015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达到了274亿元。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共有8个血液制品进入医保目录,其中新增品种4个。品种的增加和报销范围叠加,都会相应增加相关血液制品的需求,刺激血液制品行业再次提速。预计2018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93亿元。

    2012-2018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采浆量和浆站数量稳定增长。国内采浆量从2012年4285吨增加到18年8560吨,期间复合增速12.2%,预期到2023年,国内采浆量将达1.3万吨(8%)。国内浆站数量从2012年151个增长至18年231个,期间复合增速7.3%。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2001年起国家不再批新的血制品企业,目前国内血制品企业有31家,龙头企业均已上市,在规模效应愈发明显背景下,行业龙头借助资本力量和政策导向,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国内血制品种类较少,吨浆产值提升空间大。国外血液制品企业大多有20种产品以上,而国内华兰生物产品种类最为丰富,也只有11种,而大部分企业在10种以下,和国外企业的产品种类数量差距较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建产能,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和博雅生物均在扩建产能:天坛生物子公司成都蓉生、上海血制分别新建产能1200吨,建成后天坛产能将达到4000吨;泰邦生物预计在2022年扩建1600吨产能,博雅生物预计2-3年内扩建产能1000吨。

    2002-2018年国内采浆量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8-2018年国内浆站数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学术推广加强,终端需求增长有望加速

    17年以来国内血制品企业销售费用和销售费用率均明显提升,天坛生物销售主要由国药承担,因此两票制对其影响不大,所以销售费用变化不明显。

    学术推广有望驱动行业提速:1)两票制后企业自建销售团队,销售费用从体外转到公司体内,血制品企业销售费用大幅增加;2)15年国家放开价格管制后,企业采/投浆意愿增强,纷纷新建浆站,提高采/投浆量,导致供给端大幅提升。而国内白蛋白以外的品种临床认知度不够,特别是静丙和因子类品种的人均用量远远低于国外(以前价格管制、采浆能力有限导致企业无动力做学术推广)。当前国内拥有浆站资源企业,学术推广意愿强烈,积极扩建销售团队。随着学术推广加强,未来2-3年血制
品市场增长有望提速。

    16年-18年国内血制品企业销售费用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6-18年国内血制品企业销售费用率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大龙头将主导国内血制品市场

    对国内7家上市血制品企业18年经营情况分析并预测5年后(2023年)销售规模。不考虑外延并购和新建浆站影响,仅考虑已有浆站内生增长:

    1)整体看,18年7家上市企业采浆量合计6200吨(含博雅广东,原广东丹霞),约占全国采浆量70%,收入合计120亿元,净利润约33亿元,2023年预计采浆量9000吨,收入超220亿,利润有望达77亿元,期间复合增速18.5%;

    2)从个别企业看,天坛、华兰、莱士、泰邦和博雅凭借浆站资源、产品数量以及渠道优势有望继续做大做强,均成长为千吨以上规模采/投浆企业(若考虑丹霞注入,博雅采浆量将突破1300吨),未来五大龙头将主导国内市场

2018年国内主要血制品上市企业经营情况及23年预测

企业
浆站数量
产品种类
2018血制品业务
2023E血制品业务
采浆量(吨)
投浆量(吨)
收入(亿元)
净利润(亿元)
采浆量(吨)
投浆量(吨)
收入(亿元)
净利润(亿元)
天坛生物
49
11
1568
1250
29
7
2450
2400
62
19
华兰生物
25
11
1200
1000
24
9
1500
1450
38
15
上海莱士
41
11
1180
1100
18
2
1640
1500
38
11
泰邦生物
17
11
918
890
24
9
1020
1000
30
12
博雅广东
25
2
~200
/
/
/
750
700
22
7
博雅生物
12
7
350
320
9
3
600
550
17
6
双林生物
13
6
400
360
9
1
650
550
17
5
卫光生物
8
9
390
360
7
2
440
400
9.2
3
合计
190
11
6206
4940
120
33
8985
8400
229
7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血白蛋白市场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临床用途

1
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
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
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规模:2018年白蛋白样本医院销售额约28亿元,预计终端市场规模140亿左右(含药店市场),其中进

    口白蛋白市场占比约60%左右。

    未来空间测算:2016年我国人均白蛋白使用量约为232g/千人,美国为560g/千人,假设未来我国人均白蛋白用量达到400g/千人,按照380元/瓶测算,未来人血白蛋白的市场空间约为210亿元,仍有50%左右空间。

    2015-2019H1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人血白蛋白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静丙市场:行业增长主动力,有望达260亿

临床用途:

1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失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症,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
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规模:2018年静丙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11亿元,放大5倍,则静丙市场规模约为55亿元(终端口径)。

    未来空间测算:2015年我国人均静丙使用量约为17g/千人,美国为210g/千人,欧洲普遍为100g/千人,假

    设未来我国人均静丙使用量能达到80g/千人,按照中国人口13.9亿人,平均中标价为580元/瓶测算,未来静

    丙的市场空间约为260亿元,较当前市场存五倍空间。

    2015-2019年静丙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静丙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狂免市场60亿以上

    临床用途: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毒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国内市场:2018年狂免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9300万元,估计狂免终端市场8亿左右。

    未来空间测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假设其中50%人需要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加强免疫效果,每人平均需要5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价格以平均中标价170元/瓶测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市场空间约为64亿元。

    2015-2019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破免未来市场突破22亿元

    适应症:国内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市场规模:市场2018年人破免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1.54亿元,预计人破免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相比2017年增速为14%。

    未来空间测算:我国治疗和预防破伤风的药物主要为马破和人破,二者样本医院销量大致相当(52万瓶VS54万瓶),马破远低于人破(32元/瓶VS280元/瓶),但由于马破存在过敏等风险,随着人免供给端增加,人破将逐步替代马破。假设未来马破全部被取代,预计全年销量达到800万瓶以上(17-18年人破平均批签发量400万瓶左右),按照单价280元/瓶计算,未来国内人破的市场突破22亿元。

    2015-2019年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乙免未来市场7-10亿元

    适应症:国内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适用人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意外感染的人群以及与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市场规模:2018年乙免样本医院销售额约为1.14亿元,放大4.5倍,则乙免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

    未来空间测算:我国每年大概有70-100万乙肝孕妇,为了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乙肝孕妇产前3个月每个月分别注射一针,乙免市场规模可婴儿出生后注射一支,即孕妇和新生儿合计用量4支,按每支平均中标价250元计算,未来达7-10亿元。

    2015-2019年乙免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乙免样本医院销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市场超20亿

    适应症:在国内主要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单独或联合缺乏)。

    市场规模:18年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样本医院销售额为0.71亿元,按照90万支计算,终端市场约1.7亿元;

    未来空间测算:临床上PCC5%~10%用于罕见病乙型血友病,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肝病导致的出血患者需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属于临床上必需的救命药。2016年美国PCC市场约5亿美金,保守预期未来存10倍以上空间,突破20亿元。

    2015-2019年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血源人凝血因子VIII市场空间100亿元

    适应症: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市场规模:2018年人凝血因子Ⅷ的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8亿元,预计市场规模约6亿元,重组8因子终端市场约20亿元,重组8因子占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血源8因子供应短缺。从人均用量上看,国内人凝血因子Ⅷ人均用量仅0.25IU/人,相比国际平均水平2.35IU/人存较大差距。

    未来空间测算:目前国内登记在册的甲型血友病患者14万人,登记注册的患者占比10%左右(全球确诊率20%左右),2016年PPTA统计甲型血友病的诊断率仅为美国的1/5。按照30IU/kg,2次/周计算,每年人均用量15.6万IU(按照体重50kg计算),考虑到重组VIII因子市场,假设血源VIII因子销量占比50%,市场规模约100亿元,若考虑到重组产品,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2015-2019年人凝血因子VIII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人凝血因子VIII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纤维蛋白原存翻倍以上空间

适应症:

1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
2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
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规模:2018年人纤维蛋白原的样本医院销售额为3亿元,预计终端市场规模8-9亿元;

    未来空间测算:人纤维蛋白原是临床术后/产后补充纤原的最佳选择。而在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的临床

    治疗中,常用的三种方法分别为输入新鲜血浆、冷沉淀和人纤维蛋白原,人纤维蛋白原具有用时用量可控、

    安全、操作方便等优势,预期未来会逐渐取代新鲜血浆的市场份额,保守测算未来市场有望达20亿元,存
翻倍以上空间。

    2015-2019年人纤维蛋白原批签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年人纤维蛋白原样本医院销售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未来血制品市场空间千亿元

    国内血制品市场及细分产品成长空间测算(尚未考虑海外已上市,中国未上市的其他品种)

血制品种类
规格
中标价
适应症
18年销售金额(亿元)
峰值规模(亿元)
人血白蛋白
10g
370-400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3)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6)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
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140
210
静注人免疫
球蛋白
2.5g
550-600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失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
性免疫缺陷症,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
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
55
260
人凝血因子8
200IU
389-400
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
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6
(重组8因子100200亿)
人纤维蛋白原
0.5g
880-960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2)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
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
8
20
人凝血酶原
复合物
200IU
270-350
在国内主要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独或联合缺乏)。Ⅱ、Ⅶ、Ⅸ、Ⅹ缺乏症(单
2
20
乙肝免疫球蛋白
200IU
231-270
国内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适用人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意外感染的人群以及与乙型肝炎患
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
5
10
破伤风免疫
球蛋白
250IU
270-300
国内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有过敏反应者。TAT)
8
22
狂犬免疫球蛋白
200IU
150-180
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毒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所有怀疑有狂犬病暴露的病人应联合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
球蛋白。
8
60
合计
230亿元
700亿元
(含重组8因子900亿元)尚未考虑海外已上市,中国未上市的其他品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开发新产品。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宝贵的血浆资源,各生产厂家应升级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工艺。积极采用新的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推进原有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开展血浆蛋白的综合利用,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另外鼓励和引导基因工程技术在血液制品研究中的应用,有重点的开展重组血浆蛋白的研制工作。

    从消费结构看,国外消费最大的是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产品,这两个血制产品在国内占比较大,占比分别为20%、7%。在美国市场,人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几乎占一半的销售额。随着整体供需逐渐走向平衡,血液制品企业提升规模的同时,血液制品也从量到质的转变,企业将投入更高的研发费用、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标准、打造更有竞争力更附加值的产品线,行业价值有量的优势转为质的竞争,企业必将培养更有力的销售队伍和学术队伍。各家血制品企业加大对白蛋白系列产品进行多适应证的开发、抗多种病毒免疫球蛋白研发、重组凝血因子的研发的等。

    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临床应用的风险

    血液制品质量管理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血液制品从血浆到成品的质控方法和手段上还有待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正确选择检验方法和试剂、合理确定检验项目、积极开展标准品的研制等方面。

    总之,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脚踏实地、符合实际。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3、积极进行国内外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

    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管理或技术交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参加国际交流,有目标地进行技术引进。要成立信息网和数据库,对国内和国际上的血液制品生产能力、水平、发展方向和路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体系。要投入资金和制订有利发展的政策,促进新技术的引进、使用和升级。

    4、行业整合和集中将更具竞争优势

    相较于国外,我国血液制品品行业集中度偏低,但集中化的趋势已经在不断加强。近年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均实施了兼并、收购项目,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目前已形成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为龙头的新局面。由于政府在血制品企业准入等政策上设置了高门槛,所以大型公司在设置单采血浆站方面更有优势,这一占比在未来还将不断扩大,预计未来行业竞争的关键在于整合和集中,集团化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将更具优势。

    5、血液制品企业投资价值对比

    血液制品行业的原料供应限制和强准入壁垒,决定了行业依然具有明显的资源稀缺性,血制品行业可以获得市场的确定性溢价。由于前期的供应增长,以及两票制落地、药占比考核等渠道和终端因素,2017-2018年行业出现了短暂的销售困难,周转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考虑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各品种的人均使用水平依然很低,近两年行业呈现的是供应迅速提升和渠道库存出清之间的错配,而非绝对规模的过剩。相反,血液制品可能已经处于其景气度见底回升的拐点,近两年国内单采血浆量和浆站设立增速可能大幅回落,在一定的时滞后,国内血液制品行业有望出现新一轮的原料和成品稀缺,为出厂价格出现有利变化奠定了基础。同时渠道的补库存行为,可能进一步加深和加快这一趋势。在此基础上,预计企业将可能重新提升采浆规模,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国内血液制品市场的发展必然不是海外路径的简单重演,但许多重要的规律和经验依然值得借鉴——行业进一步集中大概率仍是中国未来血液制品发展的方向,而大规模、高效率、多品种、结构合理的龙头企业最有机会享受未来血液制品市场增长的红利。 

本文采编:CY3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