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0年中国开放银行行业发展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开放银行的发展规模分析

    1、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

    开放银行的兴起改变了我国银行业原有的格局,在原有银行生态中新增了部分参与者,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动下,开放银行生态出现了金融云服务商、IT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商业银行、垂直行业企业、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服务商、客户等6类参与者。从行业布局现状来看,各大银行为了转型纷纷于2018年扎堆入局开放银行生态,除此之外,以往与各大银行存在竞争关系的科技巨头这一年也纷纷与各大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以达到快速入局开放银行生态的目的,这一现象也标志着我国开放银行业务的正式落地。而近年来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银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业银行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开放银行概念为商业银行打造开放型平台经济、重构价值链提供了可能。

开放银行发展的驱动力来自监管、客户期望、科技以及竞争与合作四个方面: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数据总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数据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竞争力逐渐成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持续发展和产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入,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开放银行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全球数据经济比重将达50%。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呈持续增长,预测中国数字经济比重到2021年将达55%。

2015-2035年全球数据总量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总规模及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银行业数字化建设投资高速增长,加速银行业数字化革命

    信息技术推动了银行业与科技深度融合,驱动银行业向科技驱动发展。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已破千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市场将超1500亿元,2018到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8%。近年来,传统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对前中后台进行数字化再造,创新数字化产品开发模式、运营模式,传统银行业态呈现服务智能化、业务场景化、渠道一体化、融合深度化趋势。2018年金融业数字经济指数规模增速超200%;中国银行机构来自数字化渠道收入占银行总收入比,将从2017年的15%跃升到2022年的45%。

2014-2018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及增长情况投资规模增长率 (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来自数字化渠道收入占银行总收入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金融科技加速中国银行业用户数字化,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以及金融科技在过去五年迅速的崛起,逐渐改变人们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交易习惯。数据显示,中国金融科技投入规模超3千万亿元,用户人数超过5亿,居全球首位,中国互联网理财的规模已超5万亿元,用户人数达1.7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77万亿元,用户人数达6.21亿;数据显示,金融服务移动终端活跃人数在2019年一季度已超9亿人,三季度接近9亿,可见,用户利用数字化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主流。

金融科技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金融服务移动终端活跃人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银行被视为银行4.0的起点,是未来银行的主要趋势

    开放银行将基于用户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助力银行从数据到服务平台化共享,使银行服务嵌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不再局限于银行网点就能获取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因而被视为银行4.0的起点。

    开放银行不是单一技术或业务解决方案,是一种平台生态的新服务模式,是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银行机构基于移动互联网、云平台等融合发展,利用API/SDK等技术手段,通过开放平台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开放数据、或功能、或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共同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以场景为载体连接及服务用户,形成银行新的商业生态,拓宽银行服务边界,实现银行服务升级并创造新的价值。

    各机构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开放银行服务模式及定义

    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利用开放应用程序接口技术向第三方共享客户财务信息的安全方式。较以往直接将产品和服务传达给客户的形式不同的是,银行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开放银行平台之上,再通过这些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式。

各机构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开放银行服务模式及定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银行业面临全方位冲击,多因素驱动加速开放变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展或正在探索开放银行模式,中国越来越多银行机构上线或正在建设开放平台,积极探索开放业务。

国内外银行积极探索开放战略实践,API是主要载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伴随金融市场改革与金融科技的兴起,从国有大行、新兴的民营银行到股份制银行,都在加快推进开放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传统大型银行,与微众、新网等新兴民营银行均已宣布开放银行计划并开展开放银行实践。从各行的实践来看,目前以API为核心技术,部分以SDK产品聚合金融服务能力,从平台建设、场景生态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新兴开放服务模式。

中国开放银行以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各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尝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开放银行发展之初,更多是着眼于数据开放的视角。在数字时代,银行数据又是被公认为极具价值但开发严重不足的重要“生产要素”。因此,初期的开放银行本质上是对银行数据的共享,同时以API作为实现相关目标的前沿技术手段。随着理论、监管与实践的深入,开放银行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各银行基于各自的发展基础及转型路径差异,形成现阶段不同的开放模式及形态。

中国银行业开放探索,各行战略和路径选择形成多形态共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共享模式,即银行机构向开发者和第三方服务共享客户数据,各参与方基于客户数据进行开发和创新,再通过金融服务客户。数据尤其账户管理等客户数据是银行机构的核心资源,而行业未形成统一的数据规范和开放标准,短期内数据的开放共享还难以实现。但基于真正开放的本质是数据共享,国内银行机构依然积极探索和推进数据共享进程,正从内部数据打通向行业标准建立阶段,先实现内部数据的规范、互通,满足内部数字化创新需求;另外,在利用API、APP等与外部连接,如与金融科技机构、开发者等合作中,将推动行业从API对接的规范推动数据标准、安全规范的形成,为未来进一步的数据共享和开放奠定基础。

数据从银行内部开放向标准规范建立推动,驱动数据赋能金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开放服务:即银行机构通过场景生态连接客户并输出金融服务

    开放服务模式,即银行将服务能力通过API接口或SDK产品嵌入在客户生活和消费的场景中,通过与场景连接实现服务输出。一方面,改变银行与客户关系,将不再是一对一的直接关系,客户更多是在消费场景中去获得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场景连接和服务更多客户,而不再局限于本行客户,银行间的竞争重心将转移向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率,驱动银行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提升。各行业趋向融合发展的环境下,该模式相对容易实现,也是现阶段银行机构普遍采取的服务模式,银行依托支付服务连接用户生活及消费场景,实现银行部分服务开放。

    二、中国开放银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政策角度看,尽管我国在开放银行领域的顶层设计会加速出台,然而作为基础是数据信息保护目前依然问题严重,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总体发展较快,部分领域甚至过快,这与许多推进开放银行的国家情况有较大差异;此外我国银行业在准入、利率定价等方面尚且未实现充分市场化,推进开放数据这种更高层次的市场化为时尚早。

    1、开放银行仍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既需科技赋能也要监管的护

    中国开放银行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需各参与方的协同发力,既需科技赋能也要监管的护航。从开放银行的本质来看是数据驱动形成价值交换的网络,但中国开放银行还未真正涉及到数据的开放共享,这一步的突破首先需要安全标准和规范指引先行,因此需要行业监管机构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安全规范和开放标准体系;其次,银行机构应该拥抱数字化的开放性思维,从战略层面去拥抱开放银行的发展,从组织架构到产品设计、功能开放、数字化运营等要求去诊断评估能力建设,联合创新科技力量,加速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2、银行基于场景支付连接银行和各业态,从开放平台向开放生态发展

    在金融科技、开放共享浪潮中,金融机构从单打独斗走向协作共赢。银行从立足自身的传统服务,到依托场景支付建立的单个业务线的闭环小生态,到开放平台打造、向开放生态的生态金融发展。一是,银行的金融服务内容更广泛,银行的服务及能力融入到泛生活各生态中形成泛金融生态;二是,5G时代银行资产数字化、用户数字化形态更为丰富,银行服务从客户延伸到用户,基于数据驱动提供用户全旅程及陪伴服务;三是,银行在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中,从封闭自建到合作参与,到共建共赢转变,更好服务数字化转

    3、全连接、全场景、更智能,将加速银行业开放和数字化进程

    5G加速银行业“全联接”变革,全面提升银行业数字化转型。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形成全面联接、泛在智能、开放平台、共赢生态等,支持数字化金融新转型,加速银行业与科技、商业生态的开放连接,推进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共享,深化银行服务场景的延伸、服务手段的升级等,将给银行业带来强大的业务创新能力,更有效赋能数字化转型变革

    4、5G时代万物互联,从银行开放变革,向赋能B端服务C端层层渗透

    5G规模商用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加速银行数字化开放变革。首先影响的是银行机构,改变其获取流量、数据、客户的方式和途径,同时AI、VR等新技术应用,改变服务手段,全面提升数字化能力;其次是B端企业,在新的生态体系合作关系中,更能充分发挥其核心优势,加快技术迭代和面向用户的智能服务应用创新;政府相关部门等G端机构,一方面借助开放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参与建立各方参与规范和数据开放标准,也将推动政府相关数据的开放、AI、VR等技术的应用和,为公共服务赋能;最后,各参与方的融合开放,将全方面提升C端用户的服务体验,包括无处不在的银行服务、公共服务等可随时、及时通过各途径获得满足。

    因此,综合判断,政策当以审慎推进为原则,以规范及建立行业标准为主。从市场角度看,开放银行不仅意味着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间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同时由开放平台带来的分工细化也会令银行间及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间的竞争格局更趋复杂化。此外,与国际银行业相似,开放银行在国内的加速推进可能也会使领先者享有“先发优势”,并且在政策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引领市场规则的建立,这会令行业内部由此形成一定的马太效应。

    近年来,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银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业银行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而开放银行概念的兴起为商业银行打造开放型平台经济、重构价值链提供了可能。未来,商业银行将致力于以客户价值为导向,通过资源整合扩大客群,打造共生共赢的生态金融圈,实现与合作伙伴在资源共享、场景融合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覆盖用户衣食住行的全方面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总而言之,未来开放银行将会拥有更加成熟的发展理念、更先进的技术应用、更深化的跨界合作、更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开放银行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11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开放银行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开放银行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开放银行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2018-2022年中国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情况,2018-2022年中国开放银行投资分析,2023-2029年中国开放银行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