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调味品发展现状及酱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调味品是指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等作用的产品。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说法,可见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调味品所调出的酸、甜、苦、辣、咸、鲜、香等滋味,是我国特色饮食文化的核心元素;作为日常烹饪的配料,需求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特点;由于不同区域因饮食习惯的不同,对调味品种类的需求会有所不同。

调味品的市占率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消费升级,对于调味品的挑剔性也在增加,往往能够做出迎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快速抢占渠道,公司更能树立品牌和打响知名度。提到酱油,“海天”品牌大家都不陌生,提到辣椒酱,顺口就说出“老干妈”,要买榨菜,会先看有没有“乌江”榨菜。一旦公司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大众的认可度就加宽了公司的护城河。而获得大众的认知,在行业集中度向上发展的过程中也占据更大的优势。

    酱油是其中最优子行业。从调味品众多行业中可以看出,酱油的行业规模700亿元左右,份额是子行业中最大,在全国有99%的渗透率,能够逐渐替代盐和味精的使用;此外,酱油的竞争格局是一超多强的格局,有全国化的龙头海天味业,市占率超过10%,和日本酱油行业相比,我国酱油的行业集中还有待提高。

    调味品的终端需求按照服务终端主要分为餐饮渠道、家庭渠道和流通渠道,占比分别为45%,30%,25%。工业渠道占比较少,主要作为食品加工的原材料,工业化需求没有异质性和渠道粘性,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餐饮消费升级和家庭消费升级是调味品增长的重要动力。

调味品下游渠道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渠道

    1、餐饮渠道

    餐饮渠道主要通过经销商批发、农贸市场流通批发以及厂商直接对接。这该渠道调味品的特点就是单次用量大,而且消耗快。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过去的统计,调味品在餐饮消费中的比重已经突破10%,在部分为了打造菜肴特色的企业里调味品的成本达到其收入的20%。

2011-2019.8高端餐饮增速逐渐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餐饮渠道包含餐馆、饭店、酒店等,在三公消费风波以后,特色酒楼、餐饮连锁这些大众餐饮店崛起,市场规模占到75%。调味品的选取主要是餐厨和餐馆老板决定,对于餐厨用惯的产品以及特定菜品的要求,形成了选择调味品的壁垒,一旦形成使用习惯或者招牌菜,转换成本高,因此这个渠道对于调味品企业相对易守难攻。调味品企业突破餐饮渠道主要做法有一方面采取赞助厨师学校或者形成厨师俱乐部,从最早开始培养厨师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丰富产品品类,同时遴选和增加优质的餐饮经销商,提升餐饮渠道的覆盖。

    2、家庭渠道

    随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各种主食和菜肴的花样增多,菜系是否符合胃口就主要体现在调味品的使用上。调味品目前占家庭食品开支比重1%左右。

    家庭渠道有商超、杂货铺、BC店等;近几年,商超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渠道,目前占比接近80%。商超相比杂货铺、便利小店,环境更舒适,产品定位相对高端,这种渠道相对更加符合中高端调味品的推广。做决策的人是家庭做餐者,做菜相对酒店更具有随意性,因此产品的促销、摆放位置等都有可能会影响调味品的选择。所以厂商在商超投放产品,除了要考虑进场等额外费用以外,还需要考虑竞品的摆放位置、竞品的产品种类或者推出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需要厂商进行较高的费用投放。

    从酱油的酿造工艺,可以分为高盐稀态酱油和低盐固态酱油。前者是国内的主流酱油酿造法,像海天、厨邦和李锦记,主要是通过大晒场晒制大豆6个月加曲发酵而成,属于南派工艺;以山东欣和六月鲜为代表的酱油,通过控制室温发酵而成,属于日式工艺。低盐固态操作容易,设备简单,发酵周期一般在2-3周,酱油风味差,在江浙沪一带还有部分低盐固态酱油的作坊存在。

    酱油行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1年以前,行业处于放量阶段,体现为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超过20%。第二阶段是2012-2018年,随着渗透率的提高、基数的加大,酱油的产量开始放缓,量增保持个位数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酱油产量可比口径的增速为4.30%。我们认为,酱油行业已经从过去粗放式产能增长阶段逐渐步入产能稳定增长、产品结构升级、行业格局逐渐集中的阶段。

2005-2018年酱油产量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酱油销售额(零售口径)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竞争格局

    国内酱油市场梯队分层明显,一是海天因为有庞大的体量、全国化的销售渠道,成长为酱油行业的第一梯队;二是像李锦记、厨邦、欣和等半全国化品牌,有着自身的成熟市场,正在向着全国化迈进;三是像千禾、加加、东古等区域化品牌,在发源地市场享有很高的市占率;四梯队就是当地的其它酱油品牌,如山东的巧媳妇、广东的致美斋等。

    因此目前竞争格局为一超多强,以海天为主,市占率在16%左右,CR5为30%(2017年),市场还远不够集中。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及消费升级,未来酱油市场也将越来越往头部集中,具有名优品牌的酱油市占率将有望继续提升。

    受益于粤式菜系的推动,广式酱油获得了大发展,海天、厨邦、味事达、李锦记、东古快速向省外扩张。其中海天一家独大,占据了约16%的市场份额。如前所述,随着品牌认可度逐渐提高,公司在行业筑造的护城河越宽,预计国内酱油行业最终将形成“由几大强势品牌主导市场、另外几家作为补充”的格局。

酱油调味品的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酱油行业产能粗放式增长的时期已经过去,预计贡献酱油未来的市场空间因素中,产品结构升级的影响将会大于产能增长的影响。
量:餐饮有所回暖,对标日韩我国人均消费量尚未触顶。

    从2012-2013年餐饮行业受八项规定冲击后,增速下滑到个位数。随着2015年开始大众餐饮的崛起和外卖的高速发展影响,餐饮行业逐渐恢复原来的景气程度,根据调味品招商网的统计,酱油约有56%是在餐饮渠道被消费的,2018年外出消费的比例增长在50%以上,餐饮的小幅回暖和外出就餐比例增加正向提升酱油的使用量。此外我国整体调味品人均消费量相比日韩等饮食习惯相近的国家还有距离,整体未来酱油的量增继续,但速度相较以前或放缓。

2018年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酱油的产业链较短,上游主要是黄豆、白糖等大宗商品,价格透明,占成本比重约50%;以及塑料瓶、玻璃瓶、瓦楞纸等包装材料,占成本比重约30%。当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缩利润的空间时,厂商会选择提价,一般以龙头海天提价为先,其它厂商跟随,周期为两到三年。

酱油一般成本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因为酱油相比其它产品的单价低,且消费频次高(餐饮渠道用量大,家庭渠道两到三个月左右使用完一瓶酱油),所以对酱油产品的单价较不敏感。做过一次面向全国各省市1000多名消费者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同样提价10%消费者对高端酱油(单价在8元/500ml以上)忠诚度比中低端价位的酱油更高。

提价10%后各价位段酱油消费者更改购买品种的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酱油升级路径:酱油→生抽、老抽→鲜味酱油→高鲜酱油→零添加→有机酱油。90年代以前酱油都是零卖零买,随着现代的工业化发展和物流发展慢慢过渡,更符合卫生要求、方便运输和储存的包装酱油顺应而生。九十年代在千千万万家酱油小作坊和小企业中,海天也许并不是第一个使用包装酱油的,但确实第一个通过从散装到瓶装的过渡发展把品牌树立起来的酱油企业,海天的生抽和老抽开始享誉市场。味事达于90年代末期首推出味极鲜,味极鲜属于有鲜味的生抽,具有更高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也逐渐成为替代味精调味的主要产品。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和对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开始追捧低盐和淡盐化产品,酱油厂商顺应趋势推出了零添加、淡盐酱油等高端酱油品种。

    高端酱油一般界定为8元/500ml以上,2018年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如前参考日本的消费升级,随着集中度的提升,日本经历了三次价格中枢的上移,龟甲万产品价格定位为超过每瓶30元(万字甜口酱油京东价39元/瓶);对比我国,千禾大容量的零添加酱油均价在每瓶20多元,海天高端酱油均价在每瓶10多元,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升级观念和接受度的增强,我国当前高档酱油产品将逐渐扩容,高档价格带将逐渐上移,向上打开酱油的市场空间。

国内高端酱油行业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

本文采编:CY337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4-203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盈利预测与投资潜力,2024-2030年我国调味品产业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风险,项目投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