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一、支付发展进程:从信用卡到电子支付再到聚合支付

    1、支付1.0时代:信用卡时代,开启无现金支付

    美国是信用卡的起源地和信用卡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在全球6大信用卡组织中,有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美国运通(AmericanExpress)和大来(DinnersClub)4家位于美国。同时,美国信用卡发卡行的交易额、信用卡贷款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在美国2017年无卡与有卡支付方式组合中占比最高的方式均为信用卡,分别占比32%与40%。

2017年无卡支付方式组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17年有卡支付方式组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支付2.0时代:电子支付时代,迅速取代现金与支票

   全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到2022年预计总值将超过4.6万亿美元。伴随着电商的发展,电子支付也正在快速崛起。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和北美市场的迅速普及将推动电子支付在五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

2018年全球电子商务支付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2年全球电子商务支付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交易额来看,2016年全球无现金支付交易总额为4826亿美元,交易额最大的为北美地区1611亿美元的交易额,占比超过30%。在2016-2021年,无现金支付交易总额将持续扩大,到2021年交易总额将增长至876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7%,其中新兴亚洲市场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8%,是主要增长力量。在2021年新兴亚洲市场交易额或将首次超越美国,达到2507亿美元,成为全球占比最大的地区。

2016-2020年全球无现金支付交易额(按地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支付市场:电子支付替代现金支票,无现金支付成主流

    1、细分市场1:信用卡——人均信用卡持卡量0.47张,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直接融资比例提升导致对公业务市场竞争加剧,中国银行纷纷开始结构转型,发力零售业务。其中信用卡业务占据零售业务半壁江山,获得了大量资源投入。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59亿张,环比增长3.36%。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31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张。在授信额度上,2017年我国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提升至2.12万元。虽然信用卡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但我国信用卡的渗透率仍然很低,美国人均信用卡持卡量约为6张,我国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的信用卡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8-2018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7我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细分市场2:第三方支付——国内市场规模达312万亿,移动支付成为主流

    2018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总规模将达到312.4万亿元,同比增长42.8%。随着监管趋严,市场将进入有序发展阶段,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将趋于稳定,预计到2022年,整体交易规模将达到548.6万亿元。

2013-202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银行卡收单业务

    在过去的非现金支付中,线下POS机刷卡是人们最常用的支付手段,银行卡收单的规模占比超过50%。随着移动互联网、电商与O2O等领域的发展,互联网支付逐渐形成规模,在2013年,其市场规模占比将近40%。自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与4G网络开始快速普及,新兴支付技术升级、大众消费习惯发生转变,部分互联网端的支付规模转移至移动端,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大幅增长。在2018年,银行卡收单业务规模占比为27.7%,网络支付总规模占比72.3%,其中移动支付部分超过80%。

2013-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POS支付及移动支付的交易量从2012年的10万亿增长至2017年的3030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13.54%,同时预测2021年有望实现11560万亿的业绩量,2018-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33.39%,维持比较高的增速。预测未来的传统支付业务将以移动POS支付及移动支付为主。

2012-2021E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POS支付及移动支付的交易量(百万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仍然保持优势地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交易金额排名全国前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量总和占互联网支付业务总金额的75.18%。前十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每家的交易规模均在1万亿以上,交易规模在1000亿-1万亿的机构有31家,其业务量占交易总额的20.92%。

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量区间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8-2018年,中国线下商户的电子化支付的环境持续优化,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以及联网POS机的数量连年增长,国民基本已完成电子化支付的普及教育。随着监管机构在2016年以来重点整治收单行业,加上二维码支付的冲击,支付终端数量增速放缓,但以拉卡拉等率先推出的智能POS为代表的新型收单终端正迎来新一轮升级,或许将进一步挤压传统的POS机支付,为用户带来更优的支付体验。

2008-2018年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8-2018年联网POS机具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POS的生态战略通过吸纳B端商户流量和提供优质服务两方面着力。在服务方面,智能PO围绕支付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延伸。纵向延伸即打通商户经营过程的上下环节,提供包括会员管理、客户营销、数据分析等一站式运营优化服务;横向延伸即挖掘商户其他需求,例如金融增值服务等。因此,随着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智能POS有望由量变转向质变,迎来生态体系的发展。未来智能POS机更替传统POS机的速度将加快,未来三年智能POS机的数量也将加速增长。

2015-2020年联网POS、智能POS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网络支付

    目前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是最主流的网络支付方式,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27%和73%,与2014年的67%和33%相比,移动支付业务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移动支付业务对互联网支付业务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2012-2017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7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细分市场3:跨境支付——跨境消费不断发展,2017年同比增长70.9%

    2017年,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市场规模突破6万亿人民币,虽然总体市场增长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2017年同比增长仍保持在10%以上。在跨境进口电商市场方面,虽然目前总体市场规模相对偏小,但近4年的年度增长率均保持在30%以上,增长势头明显。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推动了企业跨境支付服务的需求。

2013-2017跨境出口电商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7年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我国居民跨境消费金额的稳定增长直接推动了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总额的增长。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支付总额接近3200亿元人民币,相较去年同期增长70.9%。未来,随着我国跨境电商、旅游、出国留学等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跨境支付总额预计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4-2017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支付总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细分市场4:聚合支付——渗透率加速提升,交易总笔数540亿笔

    从产业发展规模来说,一方面,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聚合支付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两方面因素叠加驱动聚合支付行业市场规模加速发展。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处理交易总金额预计达到94万亿元,处理交易总笔数预计达到3936.5亿笔。

2016-2020聚合支付机构处理交易总金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20聚合支付机构处理交易总笔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聚合支付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聚合支付服务商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两年间增长至数万家,其中有30%以上为活跃企业。目前主要头部机构均已成立较长时间,有相当的布局和储备。此外,针对不同商户类型、不同收款场景等差异化需求,聚合支付商平均提供5款收款产品,普遍有二维码立牌、扫码盒子、扫码枪、智能音箱、智能POS和API/SDK,也有部分聚合支付商提供设备定制化服务。

本文采编:CY329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