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中国合资券商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历程 及合资券商竞争的优劣势分析[图]

    在外资控股券商之前,我国曾尝试过合资券商模式,主要形式是外资券商与本土券商合作、主要开展投行业务。从实践来看,合资券商并不成功。

    合资券商发展历程

    1995-2000:改革开放,中金一家独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1995年6月,由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特别审批通过成立,注册资本1亿美元,成为我国首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受政府批准,成立之初的中金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经纪、自营、承销、客户资产管理、投行等多项业务,通过吸收摩根士丹利的经营管理经验迅速发展。

    2001-2012: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合资券商纷至沓来。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逐步兑现对外开放承诺,对合资券商采取分阶段放开的方式,具体体现在股权比例限制和业务范围限制上。这一阶段共计11家合资券商相继设立,境外股东谋求开拓中国市场,而境内股东希望吸取海外大投行管理经验,借助品牌和资源优势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2007年1月,长江巴黎百富勤发布公告,法国巴黎银行将其持有的33.33%股权转让给长江证券。长江巴黎百富勤是我国第3家设立的合资券商,然而在设立后业绩不佳,连年处于亏损状态,成为第一家宣告退出的合资券商。

2001-2012年合资券商政策一览及设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7:发展困境,合资券商退出潮。2013年8月CEPA框架签署补充协议,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在内地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其中股权比例上允许港资、澳资股比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业务范围上允许申请多业务牌照。在框架范围内陆续新设4家合资券商,申港证券、华菁证券、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在此期间,部分老牌合资券商陷入发展困境。截至2017年末,共计4家合资券商或转让境外股东股权,或变卖全部股权,退出中国证券市场。

    2013-2017年合资券商退出中国证券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合资券商发展现状

    良莠不齐,整体经营两极化。目前11家合资券商中,除中金公司2017年各项排名相对靠前,剩余合资券商各项指标排名均在70名之后,低于行业中位数,整体经营规模较小。2017年中金公司营业收入112亿元,净利润28亿元,总资产2378亿元,净资产3699亿元,分别排名12位、14位、10位、15位。部分公司包括摩根士丹利华鑫、瑞信方正等5家合资券商净利润为负,处于亏损状况,各项指标居于行业末尾。

    2017年合资券商各项业务指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金公司一家独大。2017年11家合资券商营业收入总额152亿元,中金公司收入112亿元,占总收入的73%,;净利润合计28亿元,中金公司净利润28亿元,占比接近100%。

2017年中金公司营业收入与其他合资券商营收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金公司净利润与其他合资券商净利润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设立的时间不同,各家合资券商的政策条件,牌照齐全程度大相径庭,因此有必要将合资券商进行分类比较。我们根据不同的条件将11家合资券商划分成3类:第一类为中金公司,是特批首家券商,牌照齐全;第二类包括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中德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东方花旗这6家老牌合资券商;第三列包括申港证券、华菁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这四家在CEPA框架下设立的新型合资券商。

    合资券商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老牌合资券商:牌照限制,投行能力决定经营业绩。受政策影响,大部分老牌合资券商只能开展单一的承销与保荐业务,在此背景下,投行业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各合资券商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各合资经营业绩差距拉大。以瑞银证券、东方花旗、中德证券为代表的合资券商发展迅速。设立于2012年的东方花旗近年来业绩增长迅速,2016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位列6家合资券商之首,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净利润达1.9亿元,较2016年有所下降。瑞银证券自2015年后业绩下滑明显,2017年净利润不足5千万元,较2015年下降86%。而高盛高华、瑞信方正、摩根士丹利华鑫三家合资券商近五年来业绩表现一般,净利润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与其他三家发展差距逐渐拉大。

老牌合资券商营业收入变化趋势(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老牌合资券商净利润变化趋势(百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合资券商经营业绩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行业务发展差距。2017年6家老牌合资券商投行收入占平均总收入的比例达到68%,其中中德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东方花旗投行业务占比达到85%以上。

    近年来东方花旗投行业务净收入增长速度快,2017年达到9.6亿元,虽较2016年减少12%,但仍远高于其余几家合资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瑞信方正近几年来投行业务表现平平,2017年投行业务净收入1.7亿元,不到东方花旗投行收入的20%,虽较2016年有所增长,但仍位列6家合资券商末端,与其他合资券商差距较大。

    老牌合资券商投行业务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合资券商投行业务发展差距大(万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EPA框架下新型合资券商:萌芽阶段,牌照红利静待激活

    萌芽阶段,整体尚处亏损阶段。2013年8月CEPA补充协议允许符合条件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在内地设立全牌照业务合资证券公司。在此框架下设立的4家新兴合资券商成立。目前4家券商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我们从数据看到,2017年仅有申港证券一家净利润为正,剩余3家均处于亏损状况。2017年申港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净利润0.13亿元;华菁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59亿元、0.23亿元、0.2亿元,实现净利润-1.63亿元、-0.45亿元、-1.77亿元。

2017年申港证券、华菁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营、投行构成营收来源,收入结构相对单一。2017年申港证券自营业务收入2.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8%,利息收入与投行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与5.6%。华菁证券以投行收入为主,2017年华菁证券投行业务收入4855万元,占总收入的82%。东亚前海与汇丰前海均在2017年8月成立,各项业务还尚未开展。

2017年申港证券、华菁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收入拆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牌照红利静待激活。CEPA框架下的新型合资券商牌照相对齐全,业务线条完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该类合资券商积极申请剩余业务牌照,全牌照行业红利静待激活。2018年11月21日,证监会核准申港证券变动业务范围,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业务线条进一步补充。

申港证券、华菁证券、东亚前海、汇丰前海经营范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合资券商竞争优劣

    境外股东背景雄厚,资源经验丰富。合资券商境外股东多为全球知名投行,背景雄厚。高盛高华、东方花旗、摩根士丹利华鑫、瑞信方正、中德证券的境外股东高盛、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均在全球投资银行排名前十。境外股东雄厚的背景为合资券商带来先进的经验技术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境内股东的本土资源相结合,在业务决策上更为切实有效,在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2017年末合资券商中外资股东资本实力(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券商的业务特性决定了它与市场密不可分。从券商的业务分类来看,主要分为5个大类别:经纪、投行、自营、资管、资本中介业务,其中与二级市场直接相关的有经纪业务(取决于市场交易活跃度)、自营业务(投资收益)、融资融券(一定程度上由市场对风险的偏好及市场活跃度决定);与二级市场间接相关的包括投行业务(一级及一级半市场发行情况一部分取决于二级市场活跃度)、资产管理业务(部分股权类产品发行与二级市场好坏相关)、股票质押业务(质押市值与二级市场相关,决定了风险)。

券商业务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券商通道业务占比高,结构相对单一。相比海外成熟市场,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券商业务模式相对单一,以赚取高额通道费为主要业务模式,因此2012年以前通道业务(包括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比非常高(超过70%)。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鼓励券商创新转型以后,券商资本中介类业务(融资融券及股票质押等)迅速发展,并成为继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后第三大收入来源。尽管如此,中国通道类业务占比仍较高,近50%,结构也相对单一。

中国证券行业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证券行业的驱动因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资投行收入结构更为均衡。和国内证券行业相比,外资券商多元化程度较好,业务线条相对完善,资产管理、自营业务占比相对较高。我国证券行业长期以经纪业务为主,虽然近年来收入结构逐步优化,但与以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国外综合券商收入结构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我国证券行业五年业务收入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摩根士丹利近五年业务收入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劣势:规模小、融合难度大,业务范围限制

    规模小,资本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合资券商在总资产和净资产方面均与国内龙头券商存在较大差距,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我们看到,即使是龙头合资券商的中金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都与国内头龙券商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有较大差距。2017年中金公司总资产2378亿元,不及国内龙头券商中信、海通证券的二分之一,净资产差距更为明显。除中金公司之外的申港证券、瑞银证券、华菁证券等合资券商,在总资产和净资产方面更是望尘莫及。

合资券商与国内龙头券商总资产(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合资券商与国内龙头券商净资产(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外经营理念差异,融合难度大。合资券商境内外股东经营管理理念存在差异,境外投行、证券公司重视全球化战略,布局较长远,而境内证券公司关注业绩与成本,双方在经营发展上易产生分歧。而境外股东持有股权比例少,话语权较境内股东小,在长期无法融合的情形下,部分境外股东选择转让股份,退出中国证券市场。截至2018年末,已有5家合资券商或成为境内股东全资子公司,或完全转让股份。牌照劣势,优势业务难以发展。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合资券商在经营业务范围上有严格限制,多家券商仅持有投行单一牌照,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无法发挥优势,综合实力较弱。

合资券商受批准经营业务数量(个)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资控股券商:优劣势均显著,预计需长时间积累

    优势:牌照放开,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经验丰富

    产业布局趋于完善,业务协同优势逐步体现。近年来瑞银、野村、摩根大通三家外资投行不仅在证券领域积极开拓市场,在国内金融领域其他线条也同时布局,随着外资券商牌照的取得,业务协同优势开始显现。以瑞银集团为例,2003年成为国内首家取得QFII资格的境外投资机构,2005年收购北京证券成立瑞银证券,成为首家通过直接收购获得内地证券综合业务牌照的外资公司,迄今为止,瑞银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业务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摩根大通与野村东方国际在中国的产业布局也十分迅速,摩根大通去年向有关部门申请将其在现有合资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野村控股也在去年也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定下了共同设立基金的方针。

    瑞银集团中国布局进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牌照全面开放,竞争差距逐步缩小。我们从瑞银官网看到,目前瑞银证券基本取得了经纪、投行、自营、资管、两融的全部牌照,业务线条基本齐全,和国内券商处于同一起跑线。摩根大通与野村东方国际也均获得了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三方面业务的牌照。不同的是,第四块业务方面摩根大通取得投行业务牌照,野村取得的是资管业务的牌照。

    同时,《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新设合资证券公司根据自身情况,依法有序申请证券业务。意味着外资控股券商能够获取全牌照,利用股东海外资源开展投行以外更多的优势业务。

    外资券商经营范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经验丰富,具备先天优势。境外资本市场以机构为主导,外资投行多年从事机构业务市场,对于公募基金,养老金,保险机构业务经验丰富,在境外业务方面优势尤为突出。目前我国QFII、RQFII、QDII客户不断增多,截至2018年4月初,具备QFII资格的机构达308家,跨境业务需求多、空间大。而我国目前开通跨境业务的内资券商仅有9家,除了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在境外业务方面布局较早,剩余券商境外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业务规模和海外资源上较外资控股券商缺乏优势。

    国内券商跨境业务获批时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深耕财富管理。本次三家外资券商海外财富管理能力各具特色,瑞银作为财富管理领军集团,AUM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野村多年耕织亚太区财富管理,对于东亚高端人群理财偏好理解更加深入;摩根大通作为美国老牌投行,综合实力雄厚,财富管理能力也不可小觑。

    2017年全球私人银行私人财富规模变动(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财富管理产品丰富,定制化程度高。相比国内财富管理业务而言,海外投行财富管理业务链条细分化程度高,私人定制化程度强,不仅能向客户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也能提供各类细致化服务。以瑞银为例,瑞银财富管理服务分为财富规划、数字银行、商业服务、家庭咨询、慈善咨询、银行解决方案六大方面,同时根据客户长期中期短期的规划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财务顾问,机构交易,私人艺术品投资等全方位财富管理业务。

    投行业务专业优势突出。与合资券商类似,外资券商利用其专业优势,在海外并购、跨境交易等的渠道具备优势。

    劣势:缺乏渠道,业务受限

    资本金不足,重资产业务开展面临困境。外资券商虽然凭借自身在海外丰富的经验,在轻资产业务上具备优势,但是受到资本金约束,在资本中介以及自营业务上面临困境。且目前监管对券商发展业务实行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控管理体系,资本实力的差距逐渐演变成拉开证券公司业绩差距的关键因素。

    同时,与国外相比,提升杠杆率在国内尚不具备太多现实意义,一方面,国内证券行业缺乏信用创造能力(美国投行可以通过客户抵押物再抵押的方式创造信用),即缺乏低成本的加杠杆工具;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整体表现偏弱,证券行业暂时缺乏加杠杆的增量业务(美国投行有机构交易业务、FICC业务)。我们看到2014年以来行业杠杆率趋于平稳,整体保持在3倍杠杆左右,2018年三季度杠杆率2.76倍。

券商行业杠杆率(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境内外环境不同,外资券商尚需适应我国国情

    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较少。目前我国市场中机构投资者较少,反观西方发达国家,以养老金、年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导,境内境外业务结构与细分市场差异较大。我们从数据看到,2010年-2017年我国A股机构持股比例基本在40%以下,2015年以来机构持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机构持股比例仅为35%。

A股机构持股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证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