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非洲猪瘟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分析及2019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图]

    一、非洲猪瘟常态化,产业迎新挑战

    1、非洲猪瘟在国内蔓延

    从2018年8月3日,国内发现首例非洲猪瘟起,非洲猪瘟在国内快速扩散。截至2019年3月7日,中国大陆地区出新疆、西藏、海南以外其他省份,已累计通报发生113起非洲猪瘟疫情。从国内外的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经验来看,非洲猪瘟有两大特点,一是主要发生在疫病防控能力低下的中小养殖场。二是主要通过车辆人员接触及饲喂泔水传播。首先,疫情分布上,根据相关研究,俄罗斯工厂化养殖模式下的出栏规模占比约61%,发生的疫情数仅为16%,而家庭庭院式养殖的出栏规模占比有34%,但疫情数量占比高达63.2%。

2007-2014年,俄罗斯非洲猪瘟养殖结构与疫情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这也与国内疫情分布基本一致。截至2019年3月7日,农业农村部公告的113起非洲猪瘟疫情(3起野猪疫情)案例中,65起发生在养殖户中,42起发生在规模化养殖场及种猪场。其中,万头以上大型规模化养殖场仅发生6起。

国内非洲猪瘟疫情统计(单位: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次,从疫情传播途径来看,根据俄罗斯的经验,非洲猪瘟主要是由于长途运输以及饲喂泔水引发传染。2008-2012年,俄罗斯共发现284起非洲猪瘟。其中,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接触所引发的感染有108起,占比38%,饲喂泔水导致的感染有100起,占比35%,是最主要的两大传染途径。

俄罗斯2008-2012非洲猪瘟传播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农业农村部2018年11月23日在就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信息,截至11月23日,国内因非洲猪瘟共扑杀60余万头生猪。在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猪疫情中,生猪跨区域调运、餐余食品饲喂、人员与车辆带毒是最主要的三种传播路径。

中国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路径统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大

    由于目前非洲猪瘟仍旧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非洲猪瘟防控体系的建设就上升到关系养殖场(户)生死存亡的高度。理论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是传染病防控三要素。在目前缺乏疫苗、兽药的前提下,产业在疫病防控上能够下力气的就是前两项,即控制传染源与切断传播途径。因此,各家的防控实践,也主要是通过控制饲料、车辆及人员往来来降低乃至杜绝病毒传染的概率。

    例如,广西杨翔在2019年初提出了非洲猪瘟防控五法“不动猪,加热料,卡住车,守住人,老鼠苍蝇一起防”的防非五策。具体而言,1、不动猪:通过停止外部引种、加强猪精管控监测、建立中转站买猪、确保猪只隔离等方式,做到外部不要调猪,内部不要动猪;不吃料的异常猪,无害化处理,减少传播。2、加热料:针对非洲猪瘟不耐高温的特点,使用烘干玉米等安全原料,使用高温调制工艺,延长调制时间。饲料要经过85℃3分钟的高温制粒,制粒后进行85℃闷罐处理3分钟以上。使用包装料的猪场,需要装料塔,并且饲料进场之后,也要熏蒸。3、卡住车:建立洗消中心和中转站,专车专用,严格执行各项清洗程序和制度。例如,拉料车不得进入生产区,经二级洗消后方可用场内专车对接放入熏蒸消毒房;淘汰猪车,淘汰猪要么埋了,要么到中转站,再由干净的车往外拉(不是专门拉猪的车);内部小车不进入猪场,经二级洗消后放在猪场外面;送物品的车,不得进入生产区,经二级洗消后方可用场内专车对接物品放入熏蒸消毒房。4、守住人:对各猪场、生产厂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划分生活区、隔离区、生产区。与员工充分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出场;员工物品放在隔离区,除电脑(不含包)、手机、眼镜通过消毒、臭氧进入,其他物品都不准许入场,衣服需通过消毒药浸泡,洗涤烘干再带入;所有熟食均不能带入生产区,每天食物由厨房统一配送。进入生产区的所有物品需要经2次消毒,全进全出,分门别类。

非洲猪瘟防控要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短期影响:流通受阻,价格分化

    由于自然资源、气候等因素,我国生猪产能和消费分布并不完全匹配,省际间生猪调运是协调产销需求的主要方式。2016年我国省际之间调运猪肉126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4%,其中调出省份13个,主要集中于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调入省份18个,分布于华东、西南和华南地区。

非洲猪瘟前,全国生猪调运流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猪主要调出区与主产区分布重合度高。2016年共有13个猪肉调出省份,分别为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西、安徽、辽宁、广西、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该13个省总产量3225万吨,总调出量约为1260万吨。另川渝虽为养猪大省,调出量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其存栏量大的同时人口密度亦大,主要用于内部消耗。三大主销区: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则存在较大供需缺口,是猪肉调入大省。2016年这些经济圈有代表性省份的猪肉供需缺口量分别约为:上海160万吨、广东190万吨、浙江150万吨、北京110万吨。

2016年各省猪肉产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各省猪肉调运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疫情发生后,根据原有政策规定,不但疫区所在省份停止生猪交易,疫区相邻省份亦停止跨省调运,而若疫区发生两例以上疫情,则猪肉产品亦不能调运。目前ASF已传播至19省4市,涉及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地区。在政策调整前全国的活猪跨省调运已基本停止,占据全国92%的产能均已禁止跨省调运,仅剩山东、海南可跨省调运。政策变化后,辽宁、河南、江苏、浙江、河北、安徽、云南、陕西、宁夏、新疆、西藏等省份恢复生猪跨省调运。受原有禁止跨省调运政策影响,生猪跨省调运大幅下降。2018年9-11月全国生猪跨省禁运环比分别为-59.9%、-43.1%和-90.9%。随着禁运政策的放松,预计后期生猪跨省调运量将有所回升。

2018年我国每周生猪跨省调运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疫情之前,猪肉由低价区调运至高价区,区域猪价差相对稳定。而非瘟发生后,活猪省际间流通基本停止,导致产区供给过剩,销区则供不应求,产销区区域价差快速拉大。以辽宁、浙江为例,2018年10月下旬两地差价达10元/公斤。随着更多疫区的解封,生猪产品流通有所好转,大部分地区猪价逐渐趋稳。当前辽宁和浙江的差价已缩小至7元/公斤。

    2018年12月28日禁运政策放松后,有利于生猪的流通,尤其是猪产品流通的限制大幅放松,短期来看将有利于区域间差价缩小,北方产区对外调出增加,价格将有所回升,而南方主销区则供给增加,价格将有所回落。当前来看,虽然我国对疫情防控较为及时,但短时间内根除难度较大,虽然现阶段政策有所优化,但严格防控依然任务艰巨,疫区防控将长期存在,故而区域间价格差将长期存在,只是较之前将有所缩小。

    三、中长期影响:产能加速去化

    1、产能加速去化:扑杀+禁止泔水喂养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原因,但根据国外经验及防控需求,泔水猪将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途径。用泔水喂养的猪发病率比正常饲养的猪高30%到50%,国外有专家对2008至2012年查明的219起非洲猪瘟疫情进行分析,发现45.6%的疫情系饲喂餐厨剩余物引起。在我国发生的前21起非洲猪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与饲喂餐厨剩余物有关。在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64号公告要求“已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省份及其周边省份的养殖场(户),不得使用泔水饲喂生猪;其他省份的养殖场(户),不得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生猪”。

部分地区关于“泔水喂猪”的规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我国用泔水喂猪主要存在与小养殖户和散户,我们预计全国泔水猪比重至少在5%以上。全面禁止泔水喂猪,则该部分产能将在短时间内退出,下一年度猪肉供应将减少。同时近年来由于环保、价格低迷等因素,散户养殖已处于不利状况,预计其中较大部分产能为中长期退出,短期内不再恢复生产,从而影响行业中长期供给状况。

    2、母猪:被迫育肥,繁育能力下降

    主要母猪繁育区域均受到疫情影响。2016年中国前十大母猪繁育省市的存栏占全国的66%左右,但当前除山东尚可调运生猪外,其余省份均受到疫情影响。其中河南、湖南、云南、湖北、辽宁占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4%的省份,均已爆发疫情。

2016年各省市能繁母猪存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疫情发生后,疫情省的淘汰母猪屠宰场也受影响暂停屠宰,淘汰母猪贸易活动受此影响也明显减少。2018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母猪屠宰量快速下降。山东临沂、河南商丘、江西上高、湖南湘潭等4个淘汰母猪集中屠宰地屠宰量占全国的80%。而四个地方均受疫情影响,无法调运。2018年8、9月份淘汰母猪屠宰量连续下降,环比分别下降28.7%、37.99%,10月则环比微增15.7%,依然处于低位。

监测地区淘汰母猪屠宰量(截止至2018年10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屠宰受限,销售停滞,淘汰母猪被迫育肥。2018年前8个月,淘汰母猪平均屠宰体重有所回升,2018年9月、10则明显增重。

淘汰母猪平均每头屠宰体重9月、10月明显回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南猪北养”或放缓

    南方是传统养猪的重点区域,但长期的养殖给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生猪产能开始向北方转移。2015年东北三省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8.76%到2017年已提升至9.13%,且扩张产能尚未到高峰期,根据温氏、牧原、正邦等上市公司的规划,仅这些上市公司到2025年在东北的出栏量就要超过3000万。

2015年后东北地区生猪出栏量占比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次虽然疫情主要出现在小规模养殖厂或散户,但由于禁运,生猪无法运出,且省内生猪交易市场全部关闭,使得该区域内养殖企业面临着较大亏损。而东北为疫情最早爆发的地区,也是疫情最多的地区。按照国际经验,非洲猪瘟难以在短期内根除,若疫情延续,企业持续承压,其在北方的扩张计划必将受到影响。

    四、前景预测:周期或提前见底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提高,虽然猪周期有所平滑,但依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从历史上看,每轮周期的时间大约为4-5年,近十几年来,我们一共经历了两个完整的猪周期:2006年-2010年,2010年-2015年。2015年及2016年为本轮周期的上涨期,从2016年下半年来进入下行期,2017年、2018年猪价持续低迷。

生猪养殖4-5年一个周期(截止至2018年12月28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照产能调整节奏,若非此次发生重大疫情,我们原本预计19年生猪价格将持续低迷。但此次非洲猪瘟对行业供给产生较大影响,且从目前来看,疫情仍在高发期,短期内根除难度较大,其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我们预计猪周期或将提前见底,19年生猪价格将好于原有预期。具体原因如下:1、生猪供给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扑杀直接减少供给。根据政策,我国对疫点内的生猪实行全部无害化处理。截止当前,全国扑杀生猪已超60万头。虽然当前扑杀数量较全国总存栏量比例较低,但是随着疫情的爆发,预计该数字还将继续上升,同时亦会影响生猪养殖的积极性。二是禁止泔水喂养,间接加速中小产能退出。2、母猪亦受影响。屠宰受限,销售停滞,淘汰母猪被迫育肥,而同时能繁母猪无法补栏,产能无法更新,将影响后续生猪供给。3、中长期看,产能扩张步伐或将放缓。此次虽然疫情主要出现在小规模养殖厂或散户,但由于禁运,生猪无法运出,且省内生猪交易市场全部关闭,使得该区域内养殖企业面临着较大亏损。而东北为疫情最早爆发的地区,也是疫情最多的地区,目前东北三省均已封锁,其状况尤为堪忧。按照国际经验,非洲猪瘟难以在短期内根除,若疫情延续,企业持续承压,其在北方的扩张计划必将受到影响。

    非洲猪瘟或将导致行业供给进一步缩减。按照生长周期来看,18年下半年生猪存栏将影响19年上半年猪肉的供给,母猪产能的去化的影响则将在19年下半年开始体现。我们预计19年上半年,大规模养殖厂开始实现盈亏平衡;19年下半年每头生猪可盈利150-250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深度监测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风险分析及前景展望,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投资机会与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