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中国停车产业的发展:潜在空间巨大,利用率提高提升投资回报,投资回报期被逐步拉长[图]

    一、国内外停车产业的现状对比

    1、国外停车产业现状

    在早期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汽车时代,停车产业已成为大产业,每年有一万亿美元的产值。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停车产业收入近百十亿美元,每年提供约5万个就业岗位。

    日本和韩国两个汽车销售大国,尽管经济危机,汽车销售已经下降,但国内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永久停车位,十几个到几十个停车位通常是由家庭承建,若拥有一个小型停车场,家庭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就会过上稳定轻松快乐的生活。

    2、国内停车产业现状

    在香港,现在一个车位的价格往往比轿车更加昂贵。如汇景园社区一个停车位售价高达60万。在内地,位于城市新的高档住宅车位价格的飙升一路走高,停车位与家庭用车的价格接近。

    例如,北京望京新车位最高价已经超过35万元,一般的也有20万。经过调查,目前二线城市京广铁路以东车位比价格为16~25万元,三级城市大多是普通停车位突破10万大关。

    中国大陆的城市停车研究起步较晚,停车研究集中在规划、管理、新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基础性研究,直到最近几年,将其注意力转向停车产业。

    停车场国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调查为基础的研究停车场,同时也对城市停车场和布局理论的分类研究。在1988年,中国教育部、公安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出建设和管理停车场“暂行规定”和“停车规划和设计规则(试行)”,这两个标准都仍然在起着规划指导停车场的作用。

    除了为支持各种行业而提供补贴和研究开发支持以外,税收政策也一直被用来支持定的行业或经济活动。停车场都得到减免折让形式的有利税收待遇,通过向投资厂商提供投资税收信贷和加速折旧折让等方法,推动了资本设备的投资。

    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建设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停车难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个国家发展停车产业化的主要原因:第一个是缺乏停车位的数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从长远来看,由于制约停车设施建设和发展不能跟上停车位需求增长的步伐各种因素。以北京为例,现有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而现有停车位的数量大约只有247万,停车位明显不足。

    国际经验表明,停车产业与城市的 汽车保有率和停车位的数量应达到1.1∶1.3,才能基本上满足停车需求;第二个是现有的停车资源不均。到处乱停车与新建停车楼空置浪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政府投资停车场资金太少或没有投入;当停车没有形成规模经营,而管理很难实现标准化时,停车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目前,学术界对停车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产业”是指具有相同的属性组织集合成规模的社会认同度或实现量变到质变的企业。停车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市场化”和“产业化”是解决停车难提高效率的措施,是停车产业的建设和市场运作的核心。

    因此,“停车产业”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规范以前分散变化的所有企业管理活动。如停车场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而形成的动态过程集合,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有机系统。停车行业没有放在一起活动的简单集合,而是要形成运营高效、稳定合理的制度。

    二、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新增停车泊位需求逐年攀升

    (一)停车泊位需求预测

    我国汽车保有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04 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稳步提升,2004-2017 CAGR 达到 17.3%。2017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2.17 亿辆,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 154.3 辆,而同期日本和德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 612.5 辆和 610 辆,是我国的 3.97 倍和 3.95 倍;2015 年美国每千人 汽车保有量就已经达到 816.1 辆,为我国的 5.29 倍。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处于低位,随着我国经济 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仍有望继续增长,保守预计 2018-2020 年年均增长率能够达 到 10%。

我国汽车保有量预测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智能停车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7 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 200 万的城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每年新增停车泊位需求预测(万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增停车泊位需求逐年攀升: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 1:0.8, 中小城市约为 1:0.5,与发达国家 1:1.1-1:1.3 相比,我国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底,我国停车位缺口达到 5000 万个,而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每年新增停车泊位需求同样呈现上升趋势。按照发达国 家车位与汽车保有量 1:1.1 的比例保守估计,我国 2018-2020 年每年新增停车泊位需求将分别达到 2391.7、2630.9 和 2894.0 万个。

    2017 年停车位缺口预计已增至 7611 万个,供需矛盾加剧:停车场可划分为传统停车场和机械式停车场。机械式立 体车库利用机械存取停放车辆的整个停车设施,是停车设备的一种,具有存取方便,运行经济、维修方便、占地面 积少、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据智研咨询统计,2014 年,我国新增机械式泊位数 59 万个,新增传统泊位数 1106 万个,合计 1165 万个, 2009-2014 年我国机械式泊车位渗透率仅为 5%左右。

    2017 年我国机械式停车泊位数81.8 万个,07-17CAGR 21.2%,销售额 148 亿元,07-17CAGR 19.9%。由于 2015-2017 年我国停车泊位数据缺失,故保 守假设近 3 年机械式停车泊位渗透率维持 5%不变,则 2015-2017 年的新增泊位总数估算为 1234.8、1457.3 和 1622.1 万个,对应每年新增 723.8、975.9 和 911.2 万个泊位缺口,意味着到 2017 年底,全国停车位缺口已由 2014 年的 5000 万个进一步扩大至 7610.9 万个,增长 52.8%,停车位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我国机械式停车泊位数(万个)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销售额(亿元)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7 年我国停车泊位缺口数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照以下核心假设对 2018-2020 年国内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规模进行测算:

    核心假设一:为满足我国停车需求,停车配建比需达到 1:1.1;

    核心假设二:国内汽车保有量在未来三年保持年均 10%的增速;

    核心假设三:单个机械式泊位平均造价 1.8 万元。

    同时,按照机械式停车设备在我国停车行业渗透率由 5%到 10%,依次提升 1%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 2018-2020 年 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规模,如下表所示:即便以最保守的机械式停车设备渗透率 5%预测,2018-2020 年,每年 我国机械式停车设备潜在市场规模也将分别达到 215.3、236.8 和 260.5 亿元。

年份
机械式停车设备渗透率(%)
5%
6%
7%
8%
9%
10%
2018
新增机械式泊位数(万个)
119.6
143.5
167.4
191.3
215.3
239
2018
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215.3
258.3
301.4
344.4
387.5
431
2019
新增机械式泊位数(万个)
131.5
157.9
184.2
210.5
236.8
263
2019
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236.8
284.1
331.5
378.9
426.2
474
2020
新增机械式泊位数(万个)
144.7
173.6
202.6
231.5
260.5
289
2020
机械式停车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260.5
312.6
364.6
416.7
468.8
52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除停车设备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外,停车场运营作为停车产业后市场,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同样具备巨大的市 场潜力。据《2016 年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2016 年全国停车消费总额 4000 亿元,汽车保有量 1.94 亿辆,对 应单位汽车年平均停车消费约为 2000 元,以 2017 年全国汽车保有量 2.17 亿辆计算,整个停车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 到 4340 亿元。

    (二)停车行业供需情况分析

    我国停车行业仍以住宅配套建设为主,公共配套建设为辅:2017 年,全国新增机械式泊位中住宅配建 48.91 万个(占 比 60.3%),公共配套 18.64 万个(占比 23%),单位自用 13.57 万个(16.7%)。

不同领域年新增机械式泊位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机械式泊位应用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停车产业潜在空间广阔,失衡的供需成为停车产业最大的痛点,其根源在于停车场的建设、投资、运营周期过 长,难以满足社会资本对盈利性的要求,社会资本投建积极性不高,停车行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这在公共停车和老 旧小区住宅领域更加明显。

    按照服务的车流类型,停车位可划分为基本车位和出行车位,其中,基本车位用于满足车辆无出行时的长期停放需 求,出行车位用于满足车辆出行时的临时停放需求,具有流动性较强的特点,主要应用场景为商业类、公共服务类 配建停车位和路外、路侧占道停车位。医院、酒店、商业购物中心人流量大、停车需求旺盛且可用于配套停车资源 的建筑面积较小,停产难、停车需求峰谷差距大的现象更加明显,机械式停车泊位能够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率。2015 年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 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医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特殊地区为建设重点,鼓励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 约化的停车设施。

    (三)停车产业及投资回报情况分析

    2015 年下半年以来,停车产业政策密集出台,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和“十三五”规划,停车产业化拉 开序幕。国家层面,从规划、建设、管理、土地、投融资、收费、信息化等多个层面基本完善了政策体系;地方政 府层面,也密集出台实施方案与细则,以解决停车产业化困难的问题。

    此外,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提 到,要构架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住行消费方面特意提出要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 充电设施建设。政策定性停车产业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停车场新建投资成为鼓励内需和新基建的重要 抓手之一。

    除国家层面外,地方层面也积极出台政策和实施细则,包括:优惠政策、停车管理、规划建设、审批流程、收费管 理、信息化、配建标准、资金支持、机械化停车等,努力推动各地停车产业化,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政策出台最多 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和广西。

地方政府关于停车产业专项政策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盈利模式多元化、政府以产权入股及利用率提升后,投资回报期料将显著缩短:

    1) 盈利模式多元化提升投资回报预测

    以福州某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拟建设 28 个公共停车场,总用地面积 11.61 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 33.41 万平方米,新建机动停车位 7526 个,用于社会车辆停放。此外,项目建设充电桩 1500 个,大型广告位(10 ㎡/个)56 个,中型广告位(1.2 ㎡/个)1456 个,配套服务用房建筑面积 3.4 万平方米,主要用于零售、车辆维修等 商业出租。拟投资总金额 14 亿元。

    假设一:充电桩、广告位、配套服务用房投资金额在总投资额中占比 15%,即额外配套项目的投资总额约为 2.1 亿 元,用于停车场建设项目的投资额 11.9 亿元;

    假设二:车位出租业务成本费用在总成本费用中占比 85%;

    在单一商业模式下(即停车收费为唯一盈利来源),按照车位出租净收益,停车场的投资回收期约为 6.63 年左右。

单一盈利模式下停车场投资收益测算

项目(总投资额11.9亿元)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车位出租收入(万元)
19924
19924
19925
19925
19926
21916
21916
21916
总成本费用(万元)
2429
2429
2429
2429
2429
2567
2567
2567
净收益(万元)
17495
17495
17496
17496
17497
19350
19350
1935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可配套额外商业、充电桩、广告等多种盈利场景的模式下,停车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可缩短至 4.65 年。可见, 放开政府干预定价、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经营停车项目后,项目投资回报将有所提升,从而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停 车场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停车场多元收入模式投资收益测算

项目(总投资额14亿元)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车位出租收入(万元)
19924
19924
19925
19925
19926
21916
21916
21916
广告收入(万元)
2240
2240
2240
2240
2240
2464
2464
2464
商业收入(万元)
8189
8189
8189
8189
8189
9008
9008
9008
充电桩收入(万元)
2592
2592
2592
2592
2592
2592
2592
2592
合计收入(万元)
32944
32944
32945
32945
32946
35980
35980
35980
总成本费用(万元)
2858
2858
2858
2858
2858
3020
3020
3020
净收益(万元)
30087
30087
30088
30088
30089
32960
32960
3296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政府以公共产权作价入股提升投资回报:

    在 PPP 模式下,政府以公共土地产权作价入股,停车运营商无需支付高昂的拿地成本,从而能够极大地提升投资回 报水平,而在普通模式下,停车运营商需支付土地租金,按照场地每年租金的差异对停车运营商的投资回报进 行敏感性分析。涉及到的重要假设包括:

    假设一:车库容量 300 个泊位,每个泊位造价 1.8 万元,则项目初始投资 540 万元;

    假设二:车库需要管理人员 10 名,管理人员年均成本 4 万元;

    假设三:单位泊位年投入运营维护费用 2000 元;

    假设四:车位使用率为 50%。

    随着场地租金的增加,投资回报期被逐步拉长,当场地年租金超过 150 万元时,停车运营商需要 10.1 年才能够收回 成本,如果考虑折现,这一期限还将更长。PPP 模式开创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空间,对提升停车项目回报率 具有重要意义。

场地租金对停车场项目投资回报期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场地每年租金支出(万元)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初始投资(万元)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使用率
50%
50%
50%
50%
50%
50%
日创收(元)
60
60
60
60
60
60
年收入(万元)
328.5
328.5
328.5
328.5
328.5
328.5
年运营维护成本(万元)
60
60
60
60
60
60
场地每年租金支出(万元)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管理人员薪酬(人)
40
40
40
40
40
40
年成本(万元)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年收益额(万元)
128.5
103.5
78.5
53.5
28.5
3.5
投资回收期(年)
4.2
5.2
6.9
10.1
18.9
154.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 停车泊位利用率提高提升投资回报

    沿用上述假设,对停车泊位使用率的变化对停车项目投资回报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发现当停车泊位使用率从 30% 提升至 50%时,投资回收期从 5.6 年缩短至 2.4年,当使用率进一步提升至 80%时,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3年。

停车泊位使用率对投资回收期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停车泊位使用率(%)
30%
40%
50%
60%
70%
80%
初始投资(万元)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使用率
30%
40%
50%
60%
70%
80%
日创收(元)
60
60
60
60
60
60
年收入(万元)
197.1
262.8
328.5
394.2
459.9
525.6
年运营维护成本(万元)
60
60
60
60
60
60
管理人员薪酬(人)
40
40
40
40
40
40
年成本(万元)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年利润额(万元)
97.1
162.8
228.5
294.2
359.9
425.6
投资回收期(年)
5.6
3.3
2.4
1.8
1.5
1.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停车场专项债及投建项目情况分析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停车场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 2917.6 亿元,累计发行数量 267 支。根据专项债募集说明书披露, 新建停车场的建设周期 3 年左右,基建完成之后,停车设备进场安装,为整个项目的后段工程,对于停车设备供应 商而言,相应的设备订单有望从 2018 年开始陆续释放,而随着停车场建设完毕投入运营,停车运营市场同样有望迎 来巨大增量空间。

2015-2018 年停车场专项债发行总额(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8 年停车场专项债发行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截至 2017 年底全国停车 PPP 项目投资规模达到 988 亿元,金额较大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山东、江苏、 陕西、河南、湖南、贵州等华北、华东及西南片区,PPP 项目总数达 174 个,其中识别阶段项目占项目总数的 61%, 准备阶段项目占 13%,采购阶段项目占 16%,执行阶段项目占 10%。可以预见,随着现有停车 PPP 项目的推进和落 地,未来 3 年,我国停车设备及运营市场空间都有望逐步打开。

全国停车 PPP 项目进展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停车产业市场格局分析

    目前停车产业运营管理参与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则是以发行人为代表的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停车设备制造商;另一类则是不从事停车设备制造,仅提供停车产业运营服务的企业。

    从实际情况来看,前者更具备竞争优势。一方面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具备了品牌效应、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及维修保养经验;另一方面停车设备制造商常年与停车场所有者及行业管理部门接触,借助沉淀下来的客户和渠道资源,相对更容易切入停车产业运营领域,获取客户成本更低。

    因此,具备品牌和资金实力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厂商进入停车产业运营领域顺理成章;同时,未来以停车场作为平台,可延伸到停车大数据、加油、保险等商业增值空间。

    停产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停车设备制造商和不从事停车设备制造、仅提供停产产业运营服务的企业。在停车设备供 应商中有部分企业由电梯、钢结构、搬运车生产商转型而来,例如:首长国际、东方电梯等,西子停车、深圳伟创、 天辰智能、大洋泊车等企业则是多年专业从事停车设备的供应商。

    1. 竞争主体众多,小散乱特征明显

    机械式停车行业具有政策准入壁垒,停车设备生产企业应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起重 机械),所投产的各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在投放市场前,应申报资质申请表,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特种设备质量监督部门,对机械式停车设备实行生产、安装、维修许可证制度。相关企业必须取得资质方可开展经营。2017 年取得机械 式停车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 577 家,较 2011 年增长 295.2%。机械式停车设备可分为升降横移类、简 易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和汽车升降机九种,同 时具备全部类型机械式停车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不足 35 家

取得机械式停车设备生产资质的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取得资质的企业数量(按资质类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年,行业前三十企业国内销售额 110.42 亿元,占上报企业销售总额的 74.7%,安装泊位数 59.1 万个,在国内新增泊位中占比 72.9%。行业内营收规模最大的杭州西子智能市占率仅为 5.3%(2017 年收入估计 为 7.8 亿元左右),五洋停车并购深圳伟创和天辰智能后市占率约为 4.7%,居行业第二位。从 2018 年机械式停车设 备招标情况看,杭州西子、深圳怡丰、唐山通宝、深圳伟创、江苏金奥、杭州大中泊奥、山东天辰是业内规模较大 的公司,杭州西子、深圳伟创和山东天辰中标数量分别为 57、22 和 15 个;从中标金额看,中标金额前十位的项目 中深圳伟创夺得 1.35 亿元,占比 28%,杭州西子获得 3197 万元,占比 6.6%,而 2017 年中标前十位金额中深圳伟创 仅占 10.4%,杭州西子占比达到 21%。预计 2018 年,五洋停车市占率有望超越杭州西子,获得机械式停车设备行业 头把交椅。

2017 年机械式停车设备中标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 年机械式停车设备中标金额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智能化暗藏停车产业未来,低端产能将逐步出清

    智能立体车库是我国缓解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利用率不高的重要突破口:2016 年我国停车缺口率 50%,平均空置率 51.3%,上海、重庆现有车位使用率只有 40%和 48%。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较小,约为平面停车场的 1/2~1/25,空间 利用率比自走式停车库提高 75%以上,且可以根据场地特点及停车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 高土地利用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管理和维护容易的特点,且接入智能化解决方案后能有效提升停车 资源利用效率,盘活存量资源,将使我国停车产业面临的供需困境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政策引导,智能化将成主流发展趋势: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要 推动停车智能化、信息化,建立停车基础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并对外开放共享;促进咪表停车系统、智能停车 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 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预订车位,实现 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从 2016 年停车行业招投标市 场类型看,道路停车/智慧平台/停车诱导这类智能化应用场景占比 9.2%,停车管理系统占比 25.7%,我国停车行业 智能化已经开启。

2016 年停车行业招投标市场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立体车库有望在高端领域实现主流车库类型的替代:立体停车库内部结构复杂,完全由曳引驱动机、导向轮、载车 板、横移装置、控制柜、召唤操作盘、升降回转装置、搬运器等机械停车设备构成,涉及整合设计、动力传递、自 动化及电气控制、安全保护等技术,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集成技术、安全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平面移动、 巷道堆垛、多层循环、水平循环为代表的仓储式机械式停车设备和以垂直升降、垂直循环为代表的塔式停车设备技 术更为高端,更适宜繁华市中心、大型密集式存车等应用场景,未来有望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以简易升降式、升降 横移式为代表的经济型停车设备。

    在智能化趋势下,低端产能由于缺乏高端技术能力,难以迎合市场需求,应用范围将逐步缩小。而具备 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设备公司,更有可能突破技术瓶颈、顺利接入智能化场景,并依托设备优势延伸运 营领域,实现跑马圈地和提前卡位,建立强大的竞争优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

    四、停车行业发展趋势;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走向整合

    目前我国驾驶人数超过3.85亿,电动车年均增速为30%,全国有80万个停车场,路外停车位3000万个,路内停车位300万个。我国未来还存在5000万个停车位缺口。

    智慧停车,属于静态交通,按照停车地点,又可以分为路内停车、路外停车 两种。智慧停车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GIS定位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利用多种终端设备采集车位信息,实现车位利用率最大化和停车体验最优化,实现车位信息查询、车位预定、线上计费、自动缴费等功能。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智慧停车行业正在从停车延伸应用阶段2.0向智能平台阶段3.0迈进,其中重大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打通各大停车场之间的“数据孤岛”状态,并能否顺利实现与停车系统以外的生态系统衔接,如自动驾驶、车联网、5G技术等。

    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走向整合

    1、巨头进入,寻找业务合作的可能性

    今年2月,蚂蚁金服2亿元入股捷停车。8月,厦门科拓股份宣布获得腾讯产业基金一笔战略投资。市面上主要的停车APP,都已经接入支付宝、微信的移动支付手段,并拥有微信小程序或者公总号。百度是以战略合作的方式与智慧停车行业接壤。2014年,主打车位信息共享预定的停车百事通就和百度实现战略合作,今年5月,百度与ETCP达成战略合作,车主可通过百度地图的“停车缴费”页面或“ETCP停车”APP实时查询车位信息、进行车场导航、享受进出场不停车电子支付等智慧停车服务。

    BAT进入带来的不仅是停车场改造升级的资金,更有互联网运营经验,还带来与智慧停车可能产生“化学反应”的自身业务能力。以重资产的ETCP为例,面向B端主要通过“三免”政策向停车场免费提供全套软硬件系统、免费终身维保、免费终身升级服务,以此占领一、二线城市停车场市场。目前,ETCP已经在全国布局6300多家停车场。将掌握的停车场资源和数据和百度地图的城市运行底层基础设施能力紧密结合,共享数据、开放资源、打造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是停车企业2018年思考的问题。

    2、提高2B的服务能力

    智慧停车,是一门2B的生意。除去为C端车主提供车位共享的停车企业,亿欧在采访多家停车企业时,都听到如此说法。表面上,每个车位都是服务C端车主的,实际上,停车企业真正要打交道的是物业、商业综合体的运营者等B端客户,因为引入哪一家的设备,收集到的数据供哪一家停车企业使用,基本上都由B端客户决定。捷停车CEO李民曾发表公开演讲,说:“智慧停车必须是“B+C”的结合,C端用户的体验感固然十分重要,但必须先解决B端用户的痛点。”

    据了解,即使是走“重资产模式”,向B端提供“三免政策”(免设备免费、施工免费、维保免费)、让“车场管理方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智慧停车服务的ETCP,对此前“大手大脚”的风格也有所收敛,在寻找优质车场,服务优质客户上更下功夫。

    3、汽车后服务还在起步阶段

    汽车后服务包括车辆清洗、美容、维修、保养、钣喷等环节。据数据统计, 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1亿辆。亿欧在采访科拓股份时,科拓股份总经理孙龙喜透露,科拓股份旗下停车品牌“速停车”日交易笔数达到40-50万,是微信后台停车交易笔数第一名。对于拥有巨大车主流量的智慧停车企业来说,汽车后服务市场无疑是块大蛋糕。但是,小桔车服、花生好车、瓜子二手车、滴滴这些汽车后服务平台,如何与停车场的停车场景结合起来,目前暂未有良好的解决方法。汽车后服务与智慧停车的衔接依然在起步阶段,有所尝试的,是在智慧停车领域中做代客泊车的企业,如e代泊。利用人肉的方式,替代客泊车,客户可以选择在汽车离开的时间里,为汽车做保养维护。但其中存在信任问题、临停时间长短问题、服务门店配合能力等需要协调的环节。

    4、尝试拥抱无人驾驶、车路协同、5G等新技术

    国庆期间,中国电信携手多家通讯厂商在上海、深圳和雄安等地先后完成了5G SA(独立组网)试点开通工作,为未来5G商用打下坚实基础。5G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更强的通讯能力,对于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的等技术也是一个机遇。而停车场作为交通中的一个地点和交通环节,未来也将面临升级改造的浪潮。

    5、智慧停车行业加速整合

    目前,智慧停车企业的数量依然众多,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许多体量较小的硬件设备生产商依然有生存空间。但上文提及,智慧停车是一个重视B端客户、重视车场流通效率、事故服务能力的行业,势必对精细化服务能力有所要求,强资源、强运营、强商务的大企业会更有优势。一线城市有数量更多、频次更高的服务响应需求,成为智慧停车企业争夺之地。从C端用户角度看,手机里下载众多APP,或者绑定十几个停车小程序也实在有些麻烦。科拓股份总经理孙龙喜就提及:“未来两三年,智慧停车行业会进行一股兼并潮。”行业的整合将会加速。

本文采编:CY3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