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国产原料药行业进入暖春,原料药出口增长放缓

    我国医药进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药类产品进口额504.29亿美元,同比下降9.75%。进口药价下调是医药进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进口药价的下调与2018年国内医药行业的热门话题“一致性评价和4+7集采政策”息息相关。

    国产原料药行业进入暖春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数据统计,我国生产的原料药超过1500种,而全球生产的原料药2000余种,可见我国能对全球大部分品种进行供应。另外,国内原料药市场的平均增长维持在8.4%以上,也远高于全球原料药市场的4%-5%增长。在出口方面,我国原料药出口规模已接近300亿美元左右,具备广阔的海外市场发展空间。

    业内表示,近年来,仿制药的品种与数量的迅速增多,原料药市场也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产品内在价值不断提升,行业进入暖春。另外在地区分布上,我国原料药产业集中度明显,但企业地域和产品分布不均衡。

    当前,环保高压和成本上涨使得行业洗牌加速,不少小企业已经退出市场。而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前期生产经验的企业则有望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逐步拥有一席之地,进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原料药出口增长放缓
    从出口方面来看,医保商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644.22亿美元,增长5.96%,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其中,中药类出口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药类出口金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出口均价同比增长16.69%,带动了中药类出口额增长。

    尤其中药材及饮片的传统市场东南亚持续低迷是造成中药材及饮片连续两年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西药出口则呈现结构优化特征。其中,原料药出口增速放缓,制剂类产品出口占比增加。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368.83亿美元,增长4.03%。其中,原料药出口300.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对美国、欧盟、印度等主要市场分别增长8.87%、3.56%、1.71%,增速有所放缓。

    相比2017年,主要原因是原料药企业产能供应虽相对充足,但外需疲软,原料药出口增长受到限制。而去年制剂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8.64%。表现在规范市场增长强劲,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位居规范市场三甲,分别为12.07亿、4.22亿、3.87亿美元。特别是近两年,出口至欧盟市场的制剂增长迅猛,2017年增幅53.51%;2018年增幅再创新高,达到80.30%,出口额激增12.07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医药行业正处于仿创转折点的关键期。医药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发达市场的出口占比不断提高,也说明我医药企业在逐渐提升自身实力,逐渐从仿创向自主创新过渡。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