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中国公共安全与应急平台业务发展情况分析:2018年公共安全市场规模约达26381亿元,应急平台渗透率不足22%,智慧消防是必然趋势【图】

    应急平台概念:应急平台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应急预案的软硬件相结合的应急保障技术系统,省、市、县各级应急平台基本都由应急平台软件、应急平台装备、基础支撑系统、接报发布终端子系统构成.

    应急平台软件,包括综合应用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应急平台软件扩展产品。综合应用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是最核心的系统,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功能、综合协调与综合评估功能。应急平台软件扩展产品包括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应急态势标绘系统、应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协同会商系统等。

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功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消防和安全设备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应急平台数据库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预案库、知识库、案例库、文档库等。

    一、全球应急产业

    2011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了5311.1亿美元。2013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达到6396.6亿美元。到了2014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2016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003.3亿美元。截止到2017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649.3亿美元。

2011-2017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新兴市场的拉动下,全球应急产业仍有较大市场空间,预计到2024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256.5亿美元。

2018-2024年全球应急产业市场规模走势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应急产业

    (一)、我国应急行业正处在快速推广阶段

    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应急平台体系。

    其中各级政府应急办应急平台建设由国务院、各省政府办公厅、各地市区县办公室主导。卫生、环境、气象等公共安全部门应急平台建设由各自部门主导。政府及各部门应急平台建设支出都属于各级财政支出。政府应急办应急平台与部门应急平台关系:各公共安全部门应急系统需与应急办对接,定期更新应急数据,及时报送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政府应急办可指挥调度本地区所有资源。

    政府应急办应急平台与部门应急平台建设差异:政府应急办及各公共安全部门应急平台实现的功能都是预防、应对公共安全事件,政府应急办是统筹性的,面向所有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安全部门是面向某一类事件,所以所用的软件技术上是相通的。在应用系统方面,业务框架、功能模块类似,需根据不同的组织结构修改界面和业务流程。在数据库系统方面,重点数据库和指挥调度的对象上存在区别,政府应急办因面向所有的公共安全事件,且需要对接各个部门,对数据库的完整性、平台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十一五”期间,国家级应急平台已经建成,大部分省级应急平台正处于建设阶段,部分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部分部门应急平台已经建成;少部分地市和区县级应急平台已经建成。

    “十二五”期间,应急平台建设重点是全国300多个地级市和3,000多个区县,已经建成硬件场所的省级、地市应急平台将对软件系统、应急平台装备进行建设和扩充。

    “十三五”期间,应急平台建设的重点包括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和专业应急平台建设。“十三五”初,尚有大量区县、相关部门未完成应急平台建设.应急平台市场是一个纵向关联度很高的市场,应急平台需要实现上下级之间的互联互通,不仅需要基础标准一致、应用标准一致,还需要数据格式与综合应用系统都保持一致,才能实现系统的无缝连接和通讯。公司是行业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之一,公司对行业的发展、标准的应用、基础标准与应用标准的结合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已经完成近30个省部级应急平台建设,在获取地市、区县级订单上具有优势。

国内应急平台主要参与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应急行业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共安全事件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应急产业市场发展规模

    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一些潜伏灾害的增加,另外由于环境的污染也会带来一些难以预料及估计的危害,这给人民的和谐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灾难,同时也使城市发展的速度变得缓慢。为了有效地预防、预测该地区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并最及时、最全面和最稳妥地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组织均开始建设部门和区域的应急平台。

    2011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了4727亿元。2014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接近8000亿元。到了2016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突破10000亿元。截止到2017年我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约11861.2亿元,同比2016年的10314.8亿元增长了14.99%。

2011-2017年中国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作为新兴产业,应急产业在国内正蓬勃发展。随着天灾人祸带来的公共安全应急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及各项支持政策、规定的不断出台,应急产业已呈现快速发展势头。预计在未来数年,应急产业仍将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将迎来应急产业的快速成长期,应急产业有望经历三轮比较大的发展机遇。第一轮是政府大量投人;紧接着是社区、民众等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需求潜力巨大;最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社区、家庭、个人的公共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对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的需求日益旺盛。

    2017年我国应急平台行业市场规模约100.5亿元,同比2016年的90.25亿元增长了11.36%.。

2009-2017年中国应急平台行业市场规模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应急平台细分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信部此前就在印发的《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即提升应急产业供给水平、增强应急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应急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推动应急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培育应急产业骨干力量、完善应急产业技术等基础体系、加强应急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等。

    从《行动计划》明确的应急产业三年发展思路,即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应急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应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应急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高涉外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开展应急产业国际交流,助力产品、标准“走出去”,有效提升应急产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产业支撑能力这四个方向来看,未来应急产业的创新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标准制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事实上,《行动计划》给出的目标,就是力争到2019年,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明显壮大,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设20个左右特色突出的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应急服务更加丰富,完成20个以上典型领域应急产品和服务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建设30个左右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基本建立与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相匹配、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应急产业体系。

    4.2应急办应急平台市场渗透率不足22%,加之应急办以外市场空间可观

    应急办应急平台市场渗透率不足22%。经测算,应急办应急平台整体市场容量约360亿元,软件市场容量约58亿元,整体渗透率不足22%,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测算过程如下:

    估算2009-2017年应急平台建设投资总额。2009-2014年数据来源于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2017年数据为估算值(辰安科技作为行业龙头,2015-2017年公共安全与应急平台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速为33.30%。2015-2017年行业复合增速假设为辰安科技公共安全与应急平台业务增速的2/3,为22.20%),2009-2017年应急平台建设投资总额估算值为156亿元。

    推测应急办占整体应急市场规模不足50%,原因:1)非应急办市场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牵头的数十个部门。2)招标网2017年显示公司非应急办应急平台订单9510万元,超过应急办应急平台订单6477万元。非应急办市场分散,公司在非应急办市场市占率较低;公司是应急办市场龙头,市占率高。综上可推测非应急办市场规模更大。据此推测2009-2014年应急办应急平台市场建设规模不足78亿元。

    根据调研数据得知省、市、县各级政府应急办应急平台软件平均投入额,据此估算出国内政府应急办市场应急平台软件整体容量,除以软件规模在应急平台整体规模中的占比16%,得出应急办应急平台市场容量,约为360亿元。

    应急办应急平台市场已建设规模/整体容量<78/360≈22%。应急办应急平台渗透率不足22%

应急办应急平台市场渗透率测算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通过检测、监测、预警、防护和应急处理等手段,预防和减低各种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实现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避免国家、企业和家庭财产损失,减少社会和社区危害。

    2017年,国内共收集室外燃气管道泄漏及爆燃事件265起,共造成16人死亡,132人受伤。伤亡主要来源于2起重大室外管道燃气爆炸事故:“7.2贵州燃气管道爆炸”和“7.4吉林松原燃气管道”,共造成13死,124伤。随着国家机构体制改革,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体系是大势所趋。各部委“单位主体责任制”、“终身责任制”相关文件先后发布与实施,重特大事故之后从上至下追责审判,使得政府对基础设施安全亟需主动管理。

    (一)、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生产力水平和发展很不平衡,公共安全的社会基础、保障条件薄弱,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着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经常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公共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重大生产事故、重大违法犯罪、恐怖事件、外来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入侵、疫病疫情的发生,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成为急待解决的战略任务。

    1、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一次重大的灾害在极短的时间内、可能造成数万、甚至数十万人死亡,致使千百万人的生活、生产受到影响,受灾面积可以达到几十万平方公里、甚至上千平方公里,并可以引发其它灾害,造成社会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安全问题。例如1976年7月唐山地震在短短30多秒的时间内,造成了24.2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1975年8月由于台风暴雨导致河南两座大型水库垮坝,造成数万人死亡;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37.5万人受伤,1.8万人失踪。

    我国重大突发性灾害频发,70%以上人口,80%以上工农业和城市,受到各种灾害的严重威胁,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近十年来统计,我国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数千人死亡,经济损失达2026亿元。其中、台风、暴雨和洪水灾害频发、规模大,每年造成上千亿元经济损失和数千人死亡。每年由于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并造成每年数十次重要铁路、高速公路干线的路基毁坏和交通中断;中西部1/2的地区和县级城市受到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严重威胁。我国还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二十世纪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占全球1/3,死亡人数占全球1/2,高达60万人。我国22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均位于地震高危险区。防灾减灾一直是我国政府重视的问题,但是,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由于某些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防灾减灾的严重倾向,人为地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破坏性,使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愈加脆弱;如果不加以重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重大自然灾害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威胁可能会更加严重。

    2、生产事故总量居高不下,屡屡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更具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危害性

    我国正处于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全国发生各类生产事故以道路交通事故最多,工矿企业中以煤矿发生的生产事故最为严重。

    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以上,约占GDP的2%。严峻的生产安全问题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部分省市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安全卫生条件和工伤保险的已超过50%。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我国生产安全角势在未来相对长的时间内仍将十分严峻,事故发生率仍将在高位徘徊。而且事故的种类增多,事故防范、处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将增强,事故发生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更加严重。

    3、食品安全隐患大增,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食品污染与中毒是我国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尽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食品污染与中毒的发生有所减少,但形势仍然比较严重。

    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除有害微生物外还包括农药、兽药、生物毒素、亚硝酸盐等15类之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特别是甲胺磷)以及其它农药、兽药引起的污染与中毒事件数量占有较大比例,食品污染的慢性危害对消费者的健康具有更大的威胁。据估计,我国有超过8亿人体内残留有早期使用的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长期食用含有促生长激素的动物产品而带来的后果十分值得关注,特别是兽药残留而引起的抗药性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2001年度残留物质监控计划中对规模化养殖加工企业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监测结果表明,多数食用动物及其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环境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对欧盟、日本、美国出口的畜产和水产的货物年度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出口农产品因农药超标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有五、六百起,约74亿美元。随着生产的规模化、工业化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使食品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将越来越大。

    4、核安全存在隐患,对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影响

    我国核工业在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特别是在江河附近的较大量中、高水平放射性废液储罐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放射性污染,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我国已投入商业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共11台,由于是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多种标准、多种技术,出现过一些与安全相关的重大质量问题和重大运行故障。由于缺乏相关的事故处理技术,不得不请国外公司帮助,耗资巨大。现有的18座现役运行的民用研究性反应堆,大多数在今后十年进入运行寿命末期,有的已在超期服役,设备和部件严重老化,维修资金不足,故障频度上升,对核安全造成严重威

    我国软件企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外大型软件企业相比,企业规模仍然偏小,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研发环境建设。国外厂商有着良好的薪酬及工作环境,加剧了国内软件人才的竞争。企业规模相对较小限制了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品牌的提升,不利于国内软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2)技术替代快

    软件行业具有技术进步快、产品生命周期短、升级频繁、继承性较强等特点。软件技术、产品和市场经常出现新的发展浪潮,要求软件企业必须准确把握软件技术和应用行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升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3)应急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存在

    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家级应急平台为顶层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也仅是近几年才开始的。而在此之前,应急体系建设一直处于部门或行业各自独立建设和分散管理的状态,“条块分割”现象存在,很多部门均独立开发各自的专用应急管理系统、监控系统或指挥系统,如气象应急管理系统、消防监控管理系统、卫生防疫监控系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质灾害监控系统等,这些系统存在标准不一、业务特点不一、系统建设水平不一等情况,客观上不利于我国在短时间内建成以国家级应急平台为顶层、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4)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缓慢

    信息的积累可以为今后同类事件提供更好的办法和更快的解决之道,同时对积累信息的分析也有助于预防同类事件。但目前在应急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更重视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对数据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国普遍开展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但是应急资源部门、受灾地区、应急产品厂商信息难以共享,导致各个数据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数据库发展明显滞后于硬件发展。应急管理工作中,危险源、资源、基础环境数据等各类数据相对缺乏,已有数据较为分散、更新缓慢、时效性差,使应急平台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由于应急平台体系发展时间短,相关教育培训缺乏,也存在使用者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很多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不了解业务的技术实现途径,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需求;而数据库技术人员很少从事过实际应急管理工作,也不知道哪些数据是应急管理工作所必需。

    (5)专业人才缺乏

    应急平台行业涉及软件开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地理信息、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数据库、指挥调度与信息处理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而目前应急产业从业人员较少,人才缺口较大,行业也缺乏专门的培养机构。

    (二)、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问题频繁爆发,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较大挑战,推动了公共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国家财政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支出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3486.1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096亿元。未来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财政投入规模的扩大,2017年,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将达到约12185亿元。

2014-2018年我国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共安全行业包括消防、食品安全、安防、信息安全、卫生、生产安全、防震减灾、教育等众多行业,综合来看,2017年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达22357亿元,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6381亿元,同比增长18%。

2013-2018年中国公共安全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共安全通信 (指政府部门之间指挥中心的通信以及应急现场的通信)是应急通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共安全通信分为任务关键型和非任务关键型。

2018-2023年中国公共安全领域专网通信需求容量预测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公共安全管理的好坏能影响国家的安危,公共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天网工程建立之后,摄像头成了智能采集器,所有数据经过传感器与软件形成文字,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处理过滤,有的事件被预警、有的事件被播报为新闻、有的事件仅仅作为数据被保存、被忽略。

    可以预见,拥有庞大城市摄像头、行车记录仪等监控设备及相关数据的公司将具备极强的公共安全领域管控能力,能向治国理政者提供城市居民动向的动态分析。未来,公共安全软件具备监控城市人口流动、车流变化的能力;如果将AI平台连接到安检设备,安防公司甚至可以对携带违禁品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预警。

    三、消防业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消防业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消防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行业的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增长对消防体系建设的持续投入,消防产品的需求亦不断扩大。各级政府对消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消防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都为消防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消防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智慧消防业务是指面向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智慧消防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建立智慧消防云计算基础中心和消防大数据平台,推广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灭火救援“一张图”实战指挥平台等系统,实现动态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防控的智慧消防平台。

    从消防行业技术水平及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消防产品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品牌认知度和技术优势,企业产品销售较为依赖于地区销售网络、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等渠道,且同类产品的竞争者较多,销售局限于当地市场,难以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消防行业整体规模较大,企业数量较多,但缺少行业领军企业,各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消防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同质化严重。少数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智能化、自动化功能强,成长相对较快。

    2017年我国消防工程行业规模约1486亿元,同比2014年的1358亿元增长了9.4%,消防工程整体市场占比消防产业超过50%。

2011-2017年中国消防工程行业市场容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灾科学、消防技术与消防软科学等领域作为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行业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在消防报警、自动灭火、消防抢险救援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智慧消防行业也逐渐向多级启动、智能化、灭火提效、特殊领域应用等方向发展。由于专业领域、中高端市场因为具备较高的行业门槛,行业内合格企业数量较少,但仍有部分具备技术领先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进而形成品牌优势,积累优质用户。

    (二)、未来可期,智慧消防让城市更安全!

    智慧消防是城市消防建设的必然趋势,智慧消防建设顺应智慧城市的建设潮流,是智慧城市和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在智慧消防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智慧用电安全云监测系统”、“应急救援指挥云平台”,可以对消防管理涉及的对象、事件等进行快速数据采集和自动过程记录。“智慧消防”“智慧用电”“宅贝贝”等APP的普及应用,将进一步拓展消防监管手段,如消防执法环节轨迹核查、消防巡检过程记录、消防设施维修与排查等,可以有效保证数据质量,让消防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在未来,面对社会安全治理的新形势,淼盾公司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实时安全隐患监控与分析,把预防安全事故的关口前移,为实现安全生产、预防火灾发生、应对突发事件等加上一道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进而为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采编:CY3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