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数控钢筋加工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图】

    1、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状况

    工程机械可划分为: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工业车辆、压实机械、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混凝土机械、掘进机械、桩工机械、市政与环卫机械、混凝土制品机械、高空作业机械、装修机械、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凿岩机械等。

    工程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先进建设和施工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工程机械在2009年销售量和营业收入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大国。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工程机械产品类别、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工程机械行业本土品牌产品已基本满足国内重大工程施工所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科技和创新能力、规模和总量、品质和质量、企业管理水平、价值链的综合能力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工程机械行业的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使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突出成绩,制造过程已逐步从传统制造模式向先进制造、绿色制造、低成本精益制造方向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在两化融合的推进中,提升了制造流程中计划、工艺、管理、物流配送等信息化水平,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水平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水平,带动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工程机械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本密集、对国民经济贡献显著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6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前几年海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深耕国际市场,研发推广新型适用目标市场的产品,不断健全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化人才和营销队伍,拓展新型营销渠道,海外事业进一步取得实效。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在重点国家深度布局,实现了海外收入占比的明显提升。

    2、数控钢筋加工装备行业状况

    (1)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概述

    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是指采用计算机数字程序控制技术加工盘条和直条钢筋,使之长度、尺寸、形状、表面状态达到施工所需的特定要求或直接形成钢筋组件的机械设备。钢筋加工方式主要包括:弯箍、调直、剪切、弯曲、强化、组件成型等。钢筋组件主要包括钢筋笼、钢筋网、钢筋桁架、盾构管片钢筋组件等。目前,使用数控钢筋加工装备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装配式建筑、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城市轨道交通、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等。

    与传统手工钢筋加工相比,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有着显著的优势,对比如下:

项目
手工加工钢筋
数控钢筋加工装备
1
需要工人数量多,人工成本高
一人可操作多台,人工成本低
2
工人劳动强度高,加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难度大
设备自动化加工,质量有保障,进度可控
3
材料浪费,估计在6%以上
几乎无材料浪费,经济效益高
4
施工噪音扰民、污染环境
节能、环保
5
占用大量施工现场有限场地,安全隐患多,管理复杂
简化现场管理,高效施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本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钢筋加工机械最早是在建国后仿照苏联20世纪40年代的切断机、弯曲机、调直切断机等产品基础上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产品结构、品种、性能、产量等方面都得到很快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学习和引进欧洲钢筋加工机械技术,设计研发能力、生产制造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产品的规格品种增多、外观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目前,国内从事各类半自动化、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制造的企业合计已有几百家以上,其中小型单机生产企业占了大部分,主要生产简易的钢筋调直、切断、弯曲等机械产品,该等产品能够对钢筋进行简单加工,而能够生产高效节能的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装备并实现进口替代的生产企业为数不多。从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国家对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建筑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落后的工人手工为主的钢筋加工模式正被逐步淘汰,采用自动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加工工艺取代手工及半自动的加工工艺是大势所趋,这一发展趋势为数控钢筋加工装备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下游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在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装备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呈现出多个下游领域共同发展的特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①铁路及公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近年来我国铁路及公路的建设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大量购置或更新其钢筋加工装备,为钢筋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万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国公路总里程(万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年均增长率11.6%。中西部路网规模达到9万公里左右,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模达到2,000公里左右,建设支线铁路约3,000公里。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覆盖加密拓展。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稳步增加,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油气主干管网快速发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540万公里左右。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2015年
2020年
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12.1
15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1.9
3
铁路复线率(%)
53
60
铁路电气化率(%)
61
70
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
458
500
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万公里)
12.4
15
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万公里)
1.36
1.71
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个)
2,207
2,527
民用运输机场数(个)
207
260
通用机场数(个)
300
500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
94.5
9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
3,300
6,000
油气管网里程(万公里)
11.2
16.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9月印发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要求各部委、各地政府加快实施《“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重点干线铁路项目建设进度,缓解部分区段货运能力紧张,提升路网运输能力。

    在铁路及公路建设领域,数控钢筋加工装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施工过程会使用大量同种规格的钢筋组件,相较于手工加工钢筋,使用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标准化、批量化加工钢筋,能显著提升钢筋组件质量及加工效率。

    ②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场浇筑施工相比有着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显著优点。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压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以及新型城镇化这四大宏观因素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家将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并要求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组织具体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结合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中,可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要求纳入供地方案,并落实到土地使用合同中。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财政金融等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目前,北京市、四川省、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针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分别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对应优惠政策,各地装配式建筑企业发展十分迅速。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意见如下:

序号
法规政策
立法目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基本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技术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
2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
试点推广期(2018至2020年)。新建的公共建筑具备条件的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和中新生态城商品住宅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3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适应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在全省的房屋、桥梁、水利、铁路、道路、综合管廊、隧道、市政工程等建设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装配率达到30%以上,其中五个试点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5%以上;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50%。
4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扩大装配式建筑覆盖面。加快推进装配式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应用,到2020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市中心城区达到50%以上。
5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到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达到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6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从2018年10月1日起,积极推进地区建筑规模2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除外)、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等建设项目,广泛采用装配式建造;对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项目,不少于建筑规模30%的建筑积极采用装配式建造。
7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2018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不少于600万平方米。2019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并从2019年起,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市国有投资(含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的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办公综合楼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其他设区市应达到50%。
8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到2020年年底,全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不低于50%,下同)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政府投资或主导的项目达到50%,其中郑州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政府投资或主导的项目达到60%以上;支持郑州市郑东新区象湖片区建设装配式建筑示范区。
9
《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
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1.重点推进地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银川市滨河新区。2017年,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以上;2020年达到15%以上;2025年达到30%以上。2.积极推进地区: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利通区、青铜峡市、原州区、沙坡头区、中宁县。2017年,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试点示范,开工建设3个以上示范项目;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以上;2025年达到25%以上。
11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将珠三角城市群列为重点推进地区,要求到2020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到2025年年底前,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
12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建立健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大幅提高,工程管理制度健全规范,建筑方式有效转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20年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2025年全省达到30%以上。
13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到2020年,建立健全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济南、青岛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和县(市)分别达到25%、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涵盖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14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推广发展期(2018-2020年)。形成一批以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为核心、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和产能基本满足全省发展需求。到2020年底,全省11个设区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太原市、大同市力争达到25%以上。
15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
新出让的住宅用地项目、纳入“十三五”开工计划(含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等配建项目)独立成栋,且截至2016年6月27日尚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应当实施装配式建筑。
16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
到2020年,装配式施工能力大幅提升,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到2025年,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17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到2020年,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以及社会投资的、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和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业、办公等公共建筑项目,具备条件的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到2022年,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造。
18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到2017年末,试点城市编制完成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措施;其他市地要研究启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工作。到2020年末,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试点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到2025年末,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3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装配式建筑由几百到数千个预制件装配而成,由于生产这些预制件会用到大量标准化的箍筋、钢筋网、钢筋桁架等钢筋组件,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成为了装配式建筑预制件工厂规模化生产的必要设备。装配式建筑产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住房城乡建设部为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装配式建筑及部品部件生产的发展,于2016年6月发布了《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

    ③钢筋加工配送中心

    在我国,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仍采用现场钢筋加工方式加工钢筋,现场钢筋加工方式主要采用手工或简易机械加工钢筋,现场钢筋加工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建筑工地分散,对钢筋质量监管难度大,使劣质钢筋、瘦身钢筋等难以监控,造成建筑质量的隐患;挤占工程场地,影响工程作业,加工噪声污染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大,现场加工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钢材利用率低,能源介质浪费大,通常钢材损耗率在6%以上;对高强度钢筋,建筑施工现场简陋的设备已经无法加工。

现场钢筋加工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钢筋加工配送方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可以代替传统现场钢筋加工方式,解决传统现场钢筋加工方式所有的缺点和问题,有利于提高施工现代化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还可实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提高企业形象、与国际接轨、有效防止劣质钢筋(地条钢筋、瘦身钢筋)的使用和钢筋质量监管和追溯等。

    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大规模发展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的建筑钢筋机械加工,并逐步形成了商品钢筋加工配送的经营模式,建筑钢筋工厂加工配送比例已占约70%、同期在日本约占60%。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平均50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座现代化的建筑钢材加工厂(即钢筋加工配送中心)。

    钢筋加工配送替代传统现场钢筋加工是大势所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家将继续深入推进高强钢筋应用,全面普及应用400兆帕(Ⅲ级)高强钢筋,推广5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探索建立钢筋加工配送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将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要求各地继续加大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推广力度。钢筋加工配送模式在降尘、降噪、节地、节能、节材、减少废固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随着“十三五”时期绿色建筑的普遍推广,钢筋加工配送模式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④桥梁及隧道

    桥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等综合国力的体现,往往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历史、人文等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2013-2017年全国公路桥梁数年均增长2.43万座,平均增长率3.15%,2017年全国公路桥梁总数已达到83.25万座,其中特大桥梁4,646座;公路桥梁总里程年均增长311.96万米,平均增长率7.06%,2017年全国公路桥梁总长达到5,225.62万米,其中特大桥梁里程已达到826.72万米。

2013-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万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7年全国公路隧道数年均增长1,218处,平均增长率9.33%,2017年全国公路隧道总数达到16,229处,其中特长隧道902处;公路隧道总里程数年均增长141.99万米,平均增长率12.31%,2017年全国公路隧道总里程数达到1,528.51万米,其中特长隧道401.32万米。

2013-2017年我国公里隧道里程(万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当“加强方案比选,鼓励选用钢结构桥梁(包括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桥梁)”,并指出“推进钢结构桥梁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建造。应大力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提升桥梁工程的质量品质。桥梁构件应采用工厂制造为主,结合装配、运输、场地条件等,合理确定桥梁结构现场拼装界面,尽量减少钢结构现场焊接和防腐涂装工作,提高质量保证率”。由于数控钢筋弯箍机、数控钢筋弯曲机、数控钢筋笼生产线、数控钢筋网生产线等数控钢筋加工装备能够在保证质量和效率的情况下实现桥梁隧道钢筋组件的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生产,随着前述指导意见的逐步落地,数控钢筋加工装备在桥梁隧道建设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⑤轨道交通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中指明,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应达到6,000公里。

2013-2017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公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17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共34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新增石家庄、贵阳、厦门、珠海4个城市,共计开通城轨交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2.7公里。”相较于《“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6,000公里的建设目标,未来数年城市轨道交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近千公里里程的轨道交通亟待建成。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城轨交通建设项目已获批复的城市为62个(包含地方政府批复的淮安、南平、珠海、三亚、泉州、台州、黄石、渭南、安顺、红河州、文山州、德令哈、天水、毕节、泸州、黔南州、弥勒、瑞丽等18个城市),规划线网长度7,424公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形象地说,就是将现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种市政管线统一安放到一个共同的“房子”里,维修和管护转入地下,管线得到更安全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并且将综合管廊列于“十三五”中国国家战略的百大工程项目。从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在36个城市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到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地下管线普查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到2015年《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地下管廊建设工作,我国城市建设逐步聚焦地下管廊建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已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2015年8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未来每年地下管廊建设规模(新建加上老城区改造)可达8,000公里,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估算的总体投资强度约1.2亿/公里,每年的地下管廊投资可达近万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⑦一带一路

    随着国家《推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的发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正式成立,“一带一路”倡议正逐步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为钢筋加工装备带来新机遇,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是该规划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相关资金的配合支持下,将会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数控钢筋加工装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