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70万辆,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将到达到370亿元【图】

    过去几年国内电池产能高速扩张,目前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突出,行业内企业境况已出现显著分化。出现这种境况的原因一是过去几年行业内产能扩张过于激进,2017年底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接近200GWh,而当年国内电池装机总量仅有38GWh。

    尽管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远远落后于动力电池产能的增速。高工锂电调研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22.86GWh,而同期动力电池产能约为91.87GWh,产能利用率仅25%。随着新产能的继续投放,到今年年底动力电池年产能将达200GWh,可装备4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2018年产销量的4倍,因此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预计难以缓解。

    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力度空前,自2009年至2017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7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动力电池,按照不同的使用场景,电池的寿命在3-5年,因此,未来将有大量动力电池报废下来,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不仅符合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的定位,而且有利于对锂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意义重大。

    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了良好的消费习惯。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实现41万辆的产销规模,是去年同期的2倍。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破百万是大概率事件。在倡导环保出行和推动汽车电动化的背景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成为道路上的主力军。

2011-2017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终端需求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高增长(GWh)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主要电池企业的产能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年以来全球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动力电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正极、负极、电解液以及隔膜,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外壳材料和粘接剂。其中正极是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一般对于动力电池的分类就是按照正极材料的组成进行的分类。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者合计占比超过95%。另外还有少部分的锰酸锂和钴酸锂,占比只有5%左右。

中国和全球锂矿产量对比(万吨)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锂金属价格走势(元/吨)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动力电池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钴是稀缺资源。我国钴储量基础约8万吨,资源量56.6万吨,品位低,钴资源十分匮乏,进口依赖度高达90%。全球钴储量约710万吨。

全球钴矿分布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十九大召开以来,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加深,环保督查严格执行,问题企业强制停产整改,重点污染企业排放监测,环境资源部严格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环保力度加大。而。动力锂电池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和其他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是电池退役后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动力电池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铜镍钴锰等金属元素、六氟磷酸锂遇水产生的氢氟酸、有机溶剂以及其他塑料等白色污染物。目前的动力电池使用的是液态电解液,其中有机溶剂如果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同样会造成污染。

    由于动力电池对容量要求较高,当电池容量退化到70%~80%时,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必须更换新的动力电池。这些电池仍有比较大的利用空间,通过对其进行拆解分拣重新组合,应用到光伏电站、微电网等大型用电领域,或者通过将动力电池小型化,装配到UPS电源、低速代步车、电动自行车和家用充放电系统中。

    目前政策引导是鼓励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回收,以充分发挥废旧电池的经济效益。但是,受制于电据池均一性和成本影响,目前梯次利用的量比较小,据调查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梯次利用和拆解报废的锂电池共8.3万吨,其中电池拆解占比95%。

    根据调查数据测算,锂电回收市场将在2020年才会迎来较大规模,而且以拆解回收为主,这时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将到达到46亿元。2025年,回收市场规模将到达到370亿元。

2018-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增速预测(GWh)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5年各类动力电池回收规模占比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25年可回收金属规模比例变化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电池性能不断提升,未来电池循环次数有可能大幅度提升,延长车用寿命,从而降低了退役电池规模。目前,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基于较高材料价格计算出的回收收益具有一定的风险,未来回收利用对动力电池原材料的贡献将持续提升,降低了对上游原始材料的需求,这样导致原材料价格将下行,从而降低回收收益。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7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