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状况

    1. 行业发展状况

    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基本形成一种以整车厂商为核心、以零部件供应商为支撑的金字塔型多层级配套供应体系,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及以下供应商的竞争格局分别如下:

    (1)一级供应商竞争格局

    整车厂的直属配件厂或子公司、 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国内的独资或合资公司、规模较大的民营汽车配件企业构成了汽车产业链上的主要一级供应商。从属于整车厂的整体部署,整车厂的直属配件厂或子公司往往控制了发动机、车身等核心系统的制造权,其产品品种相对较为单一、规模较大。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国内的独资或合资公司, 拥有外资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资金技术实力,管理水平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民营汽车配件企业,拥有较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具有较好的性价比,质量和成本具有竞争力。

    (2)二级供应商竞争格局

    二级供应商竞争较为激烈,产品技术水平、价格、成本是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该类企业对市场反映灵敏,经营机制灵活,产品专业性较强,该层次内龙头企业部分产品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3)三级供应商竞争格局

    三级供应商主要为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供应企业, 靠部分低端配套产品和为中大型配套企业加工维持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内大部分企业作为整车厂商及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配套供应商,主要集中于东北、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华中和西南等汽车产业集群区域并呈现出以下市场格局: 少数实力较强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占领大部分整车配套市场,多数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受到生产规模、技术实力及品牌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仅能依靠价格成本优势争取部分低端的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在整个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2. 行业市场规模

    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汽车工业已进入产业成熟期。在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与宏观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2008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制造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2008年至 2009 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销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2010 年后,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以及各国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推出,汽车产业也随之复苏, 2010 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 7,758 万辆,同比增长 25.6%。 2012 年至 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 8,424 万辆、 8,760 万辆、 8,978 万辆、 9,078 万辆及 9,498 万辆,同比增长5.50%、 3%、 2.49%、 1.11%和 4.63%。近年来, 我国下游整车市场的旺盛消费需求带动国内零部件行业实现较快发展。2016 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 2,811.88 万辆,同比增长 14.46%,销售汽车 2,802.82 万辆,同比增长 13.65%,产销量保持世界第一。

2012 年到 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万辆)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我国蕴藏着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并且具有显著的资源成本优势,外国整车厂商纷纷涌入国内市场。与此同时,跨国零部件供应商也随之加快到国内建厂的的步伐。随着整车产能向中国的转移,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迅速发展,这种趋势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国内整车行业的发展相比,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欧美等汽车工业成熟国家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已经超过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的产值。

    2005 年至 2014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4.26%,高于我国汽车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 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提高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与海外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加之传统的成本和价格优势,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上述因素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全球整车厂商对国内汽车零部件采购途径的青睐, 国家颁布的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对提升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

    (1)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及全球采购逐步深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整车厂商基于优化产业链、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纷纷推行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汽车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战略,将部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至中国,而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公司,包括世界著名的博世汽车配件(Bosch Auto Parts)、美国德尔福公司(Delphi Automotive PLC)、美国伟世通公司(Visteon Corporation)、电装公司(Denso Corporation) 、 博格华纳(BorgWarner Inc.) 、 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Inc.)等跨国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独资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制造水平正逐步得到全球厂商的认可, 来自于全球整车厂商的订单也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未来中国将不仅为国内整车厂商提供配套,而且还将为全球整车行业输送汽车零部件,并有望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集散地。

    (2)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实现产品升级

    截至 2015 年,国内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4,149 家(主要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数量众多。除少数具有领先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由于受到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不具备汽车零部件系统总成或单一系统模块的生产能力,难以跨入零部件供应体系的金字塔顶端,仅能投身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较低和利润有限的低端零部件市场。随着我国逐步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面对日益削弱的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市场竞争及其空间挤压,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必要通过强化技术开发和完善产品结构, 实现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方向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国内企业提升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地位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

    (3)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扩张步伐加快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向外发展的良机。由于欧美零部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 大量企业出现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的现象。与此同时,我国零部件企业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回暖,短期内恢复正常经营。在这一行业背景下,国内零部件企业纷纷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及兼并收购的机会,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吸纳优秀人才以扩充研发实力。随着内资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拓展和技术提升, 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出口整车配套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汽车整车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

2016 年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万辆)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凭借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 国内零部件企业也逐步进入国际汽车巨头的采购体系,步入国际市场。然而,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下游整车产品价格下降,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进而压缩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大、中型企业凭借技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三)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1. 行业技术水平

    由于我国汽车内饰行业起步较晚,一段时期以来,行业内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较为依赖引进国外技术,导致行业内企业自主开发设计能力相对较低,大多数国内企业不具备基础开发、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超前开发能力,整体技术实力偏弱,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汽车饰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的不断深化, 各企业持续加强同步开发能力,部分企业已经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设计汽车饰件产品,可进一步降低汽车整车制造商对饰件产品设计的参与程度, 从而有效强化企业自身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在汽车饰件核心总成产品方面,目前行业内已广泛应用模压、注塑、发泡等工艺技术,能够满足汽车整车制造商对饰件产品的技术需求,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及技术开发,已在某些工艺环节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部分产品工艺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汽车饰件非核心单元件方面,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往往通过外购或委托传统饰件制造企业进行生产, 以保证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经过多年发展和经验积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模具的设计和开发能力、生产工艺能力均有大幅提升,部分开发设计能力较强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已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已能够达到全球汽车产业的零部件采购质量要求及交货要求。

    2.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通用化平台战略

    为满足市场对汽车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汽车行业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加快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但新技术研发的时效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高投入,多品种生产制造的管理复杂化,又使汽车企业不堪重负。为寻找规模经济与多样化、个性化的平衡点,汽车行业纷纷推出平台战略。在平台上可以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和零部件,实现在一个基本型上组合成不同款式、性能各异的车型。平台战略的优势在于能大幅降低开发费用,缩短产品开发、更新周期;借助通用零部件更大规模的生产,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零部件模块化、系统化。平台战略能够使降低成本与产品多样性取得很好的统一,通过实施平台战略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又可达到立项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价成本。目前欧美各主流汽车厂商普遍采用平台战略。

    (2)生产向自动化发展

    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 手工装配生产线中存在人工操作失误而造成产品缺陷的问题,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以及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建立自动化生产工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一致性及其质量稳定性,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基于汽车行业发展对零部件加工精度和质量稳定提出的更高要求,生产自动化已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工艺向集成化发展

    目前,汽车饰件生产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对于工艺的研究将不限于量化,而将更趋于工艺细节的优化。随着产品开发总成化趋势的逐步显现,行业内企业更多地位汽车制造商提供饰件总成产品。为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需要不断对设备、模具、材料及工艺进行整体研究,将注塑环节的前、后工序进行融合,实现工艺集成化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汽车饰件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工艺集成,将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干预,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精密性,并能够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工艺向集成化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行业内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4)产品向轻量化发展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化解上述问题的关键。汽车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8%,排放可降低 5%-6%,而燃油消耗每降低 1L,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 2.45kg,因此,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汽车轻量化过程中,受塑料特性的影响,部分零部件目前仍无法用塑料替代,但以塑代钢减轻重量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国际知名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均在研究塑料在汽车上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全塑汽车的研发;美国通用、杜邦等公司已研究出数种汽车塑料车身板材,有些已在概念车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财务状况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汽车零部件行业银行信贷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