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

    (一)生猪养殖业概况

    1、世界生猪养殖业发展概况及市场现状

    (1)世界生猪养殖业发展

    世界上的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及地区, 2016 年上述国家及地区的猪肉生产量分别为 51,850 千吨、 23,350 千吨及 11,307 千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80%以上1。其中,欧盟及美国生猪养殖业总体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猪肉生产国及最大的猪肉、猪肉制品出口国。美国盛产玉米,拥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养殖成本较低;同时良种培育技术领先,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美国环境保护体制健全,整体技术水平高,规模化养殖的比例较大。自 2006 年开始,美国猪肉市场超过 60%以上的供给来自年存栏量 5 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在经营模式上,以大型肉类企业为代表的一体化生产模式在美国生猪养殖业中占主导地位。这些企业覆盖包括饲料加工、遗传育种、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等产业环节,形成全产业链联动。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畜牧业生产信贷制度、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及成熟的生猪期货交易市场来调节生产,养殖业总体规范程度高,运行有序。

    欧盟生猪养殖业的总体水平较高,丹麦、荷兰为主要养殖国家。丹麦、荷兰猪业协会规定了养猪规模和土地面积的比例,极力推行动物福利养殖模式。与美国规模化集约生产模式不同的是,丹麦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方式为主,养猪场与农田处于同一生产区域,猪场排出的粪污被转化为天然肥料加以利用。丹麦生猪养殖各个环节由专业化主体运营,其中公猪精液由全国范围内测定选育出的最优秀的公猪站供应,病死猪和屠宰场的废弃物由专门工厂进行回收处理。丹麦总体养殖技术水平较高, PSY 值可达到 30 头。丹麦对欧洲其他国家出口猪苗,其商品猪也销往世界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世界生猪行业市场状况

    ①世界生猪存栏情况

    近年来,世界猪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从 2012 年的 106,873 千吨,增长到2016 年的 108,201 千吨。2012-2016 年,中国猪肉产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约占世界猪肉总产量 50%;其次是欧盟和美国,猪肉产量分别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20%和 10%。

2012-2016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猪肉消费量方面,中国最近五年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占世界总消费量 50%以上,其次是欧盟和美国。这三大消费主体共占全球总消费量约 80%6。

2012-2016年世界主要国家猪肉消费量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②世界生猪进出口概况

    近年来除中国和墨西哥外,世界各国每年猪肉进口量基本上保持稳定。日本猪肉的进口量曾长期位居世界首位, 至 2016 年被中国反超而位居第二,其次是墨西哥、韩国和美国等国家。

2012-2016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概况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猪肉出口方面, 2012-2016 年,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中国位居世界的前五位。其中,美国和欧盟的猪肉出口量长期位居世界的前两位,总出口量占据了世界总出口量的 60%以上。

2012-2016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概况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概况及市场现状

    (1)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概况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同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我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 50%左右,猪肉占我国国内肉类消费总量的 60%左右。生猪养殖业也一直都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粮食转化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在养殖技术及养殖成本上都与其他先进养殖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现阶段的养殖方式仍以农户散养为主,生产方式停留在原始的家庭圈养阶段。散养户的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市场的预测及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问题突出。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行业自动化及信息化应用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总体养殖水平开始不断提高,中国生猪养殖业处于转型阶段的开端,未来发展势态良好。

    (2)我国生猪行业市场概况

    ①我国生猪存出栏概况

    近年来,我国商品猪出栏量总体保持稳定,从 2012 年的 69,628 万头到 2016年的 68,502 万头8,整体波动不大。从同比变动来看,除 2015 年受 2014 年市场价格低迷、养殖积极性下降等因素导致出栏量下滑外,之前年份出栏量保持了增长; 2016 年由于受环保政策实施影响,出栏量仍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已减缓。存栏量总体保持了平稳趋势,随着出栏量的变化而波动。

2012-2016年我国商品猪存出栏情况 单位:万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②我国生猪市场产销量概况

    我国猪肉产量从 2012 年 53,427 千吨,到 2016 年 51,850 千吨, 几年间波动不大。猪肉消费量从 2012 年 53,922 千吨,到 2016 年 54,070 千吨9,稳定而有小幅增长。产销量大体上保持稳定,基本达到自给自足,市场缺口较小,对进口依赖程度低。

2012-2016年我国猪肉产销量及进口量对比图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影响市场需求变动因素分析

    (1)人口基数稳步增长促进需求增长

    2012 年至 2016 年间,我国人口基数的增长使得猪肉消费量也维持在稳定水平。人口基数是影响生猪市场需求的最根本因素。猪肉是日常必需品,其需求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而增长。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中国未来人口数量仍将保持正增长,预计在 2035-2045 年达到峰值,总数在 14.5 亿至 16.7 亿之间10。 2015 年 1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为我国未来人口的增长奠定了稳固因素。人口基数的增长将推动国内猪肉消费量在未来的十年里保持稳定趋势。

    (2)城镇化进程加快推动新的消费增长点

    中国城镇化率从 2007 年的 45.89%逐年稳步提升到 2016 年的 57.35%11,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其消费习惯也逐渐向城镇居民靠拢。饮食结构中,肉类需求的比重将逐步扩大,猪肉的需求量也将随之上升。 2013-2014 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购买猪肉 19.2 千克,而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购买猪肉 20.6 千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猪肉购买量为城镇居民的 93.20%12,这一比率相对 2010-2012 年上升了24.3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一差距将会不断缩小。 2015 年, 全国居民人均猪肉购买量为 20.1 千克。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也将伴随收入水平的增长同步上升。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正在稳步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提高,农村居民成为未来猪肉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

2012-2016年城乡居民年度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对比 单位: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消费习惯转变引发市场需求结构变化

    近年来,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总量中,猪肉占比稳定在肉类消费总量的 60%左右。在市场需求总量趋于稳定的状态下,居民对猪肉的消费更趋向由原来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追求。现代消费者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的安全猪肉产品更加青睐,肉类消费品也将进入“品质竞争”阶段。加之我国居民长期以来对猪肉的消费方式以鲜肉为主,消费形式较为单一;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进步,猪肉深加工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猪肉制品也将成为未来猪肉消费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5、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

    (1)规模化养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规模化养殖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良种推广、成本控制、疾病控制等方面。规模化企业通过育种培育产出较高、抗病能力较强的优质良种,产出的商品猪及猪苗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加上规模化采购,养殖成本有效降低,市场竞争能力强。同时,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自动化生产体系及标准化管理流程,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精细化程度,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规模化企业有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几率,减少疫病风险。上述的优势,使得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主流趋势。规模化养殖企业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和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农村散养户不断退出市场,留下的市场空白促进规模化养殖场进一步发展。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社会资本投向生猪产业,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的生猪养殖企业。

    (2)市场整合推动区域龙头崛起

    当前我国以鲜肉消费为主,生猪和猪肉的运输半径受新鲜度和经济性要求不能过大,因此各销售区域的猪源由相对应的产区供给,为区域化产业布局提供了基础。规模化养殖企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良种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完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些企业开始在饲料、养殖、食品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链上具备了全面布局能力,产业一体化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龙头地位的巩固。

    (3)生态健康养殖(福利养殖)兴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尊重“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改善农场养殖环境。重视农场动物健康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也将会被普遍接受,成为未来养殖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这种模式从科学的角度实现了动物福利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生态健康养殖方式下,为生猪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生猪健康提高了成活率及饲料转化率,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饲养成本;同时,生产的高品质猪肉产品健康安全、肉味口感佳、附加值更高,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形成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需求升级推进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猪肉安全性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消费者对产品源头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控制农产品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欧盟自 2005 年起要求在其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肉类食品都能被跟踪与追溯,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日本也建立了优质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 15这些规定除了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外,同样具有贸易壁垒作用。

    我国农业部近年来在畜牧、水产等行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各省市也在地区区域内积极尝试追溯平台的建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正式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用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国家农业部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初步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的现代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对于国家的这一系列举措,国内优质的食品生产企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一体系的建立对于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企业知名度及美誉度具有积极意义。

    (5)严格监管提升疫病防控水平

    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强对养殖场的综合防疫管理、重大猪病传入的防控和跨区域引种的检测和隔离,不断增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力度。在一系列有效的整体防控措施之下,生猪疫病流行强度逐年下降。 16随着国家对养殖场的日常监管、环境监测及无害化要求的提升以及对区域间生猪调出调入的防疫管控,国内整体生猪疫病风险将有所降低。这也从一个重要方面缓和了以往由流行疫病导致的生猪行业价格的较大波动。

    (二)行业的竞争状况及市场化水平

    1、行业的集中度水平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及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中国猪业发展报告 2016》, 2015 年,全国养猪场总数为 4, 656 万个,年出栏 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出栏生猪比重为 43.3%,年出栏 1 万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生猪约占总量的 9.8%。 2010 年至 2015 年,我国生猪养殖单位总量呈缩小趋势,年出栏规模 50 头以下的养殖单位数量下降趋势明显,而年出栏规模在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数则保持了总体持续的上升趋势。随着规模化养殖企业不断发展完善,未来行业整体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全球生猪养殖规模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 2015 年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规模小、环保配套不达标的养殖场将加速退出行业,规模化养殖场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2、大型企业的产业链式扩张模式

    规模化养殖带来的高效益吸引生猪养殖业的上下游企业纷纷延长产业链进入到该行业,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通过兼并整合全产业链来减少各个环节的相互制衡,以全产业链联动的方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实现稳定利润。新希望等大型饲料厂利用自身资本力量新建大规模养殖场,并借助融资能力优势,以参股、代加工等多种合作方式向养殖业、屠宰业、食品加工业渗透。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