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便携式燃料电池出货量、发货量、主要领域需求量及主要生产企业分析【图】

     一、便携式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1)国外便携式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依照燃料电池的出货量,便携式燃料电池应用领域范围是最大的,并且利润丰厚。2008年出货量占燃料电池总出货量的53.7%。近年来占比有所下滑,2015年全球便携式燃料电池出货量为1.76万件,占同期全球燃料电池总出货量的24.6%。

2008-2015年全球便携式燃料电池出货量及占燃料电池出货比重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燃料电池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国内便携式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拥有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对便携式池的发展非常重视,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投入3000万元进行氢源与燃料电池973计划基础研究,8.8亿元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其中约4.0亿元用于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和轿车的研发。

    便携式池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这种装置的最大特点是由于反应过程中不涉及到燃烧,因此,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80%,实际使用效率则是普通内燃机的2倍~3倍。另外,它还具有燃料多样化、排气干净、噪声低、对环境污染小、可靠性及维修性好等优点。

    我国便携式原料电池基本处于与国际同步发展阶段,但是有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便携式燃料电池进入实质上的示范运行阶段,并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规模展示。

    二、便携式燃料电池的优势分析

    1、能量转化效率高;它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中间不经过燃烧过程,因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便携式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能转换效率在45%~60%。

    2、携带方便,便携式燃料电池质量轻,体积小。

    三、 便携式燃料电池发货量分析

    (1)便携式燃料电池发货量增长情况

2008-2015年全球便携式燃料电池发货量走势图——按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08-2015年全球便携式燃料电池发货量走势图——按容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便携式燃料电池发货量地区分布

    近年来便携领域的系统出货量取得了最引人瞩目的增长。目前全球主要公司在售产品如下表所示:

公司名
产品名
Horizon Fuel Cell Technologies
MiniPak
myFC
PowerTrekk、
Aquafairy
AF-M3000
SFC Energy
EFOY12000 Pro Duo 500 W system 、EFOY GO!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便携式燃料电池产品类别构成

    携式设备定义是那些为移动设备充电的设备。比如军用应用(便携士兵电源,撬装式燃料电池发电机等),辅助装置系统(APU)(如休闲和运输产业),便携产品(手电、割草机),小型个人电子(MP3播放器,照相机等),大型个人电子(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收音机等),教育工具和玩具等。便携式设备通常应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技术或者质子交换膜(PEM)技术。具有离网运行、比普通电池更耐久、快速充电、显著减轻(尤其是军事领域更为显著)、方便可靠低运营成本等优点。

便携式燃料电池充电装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燃料电池军工领域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便携式燃料电池主要领域需求分析

    (1)便携式燃料电池主要领域发展现状

    1)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2014年,我国手机整体产量达到16.3亿部,同比增长6.8%。从产量增速走势来看,除年初受节日因素影响增幅较小外,3月后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进入下半年,增速逐月下降。2015年,全行业生产手机达到18.1亿部。

2006-2015年我国手机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全年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突破4.38亿部。其中,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公司以15%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位置。

2014-2015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统计表(TOP5):百万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数码相机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三足鼎立,日系品牌独领风骚

    2015年的数码相机市场依然是日系品牌的天下,十大热门品牌中有八个都是日系品牌。德国的徕卡、韩国的三星成为少数上榜的非日系品牌,但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总体上看,相机市场基本上保持着三足鼎立的寡头垄断局面;佳能、尼康和索尼三大厂商吸引了接近80%的市场关注度也拥有者整个数码相机市场中最高新的科学技术。

    2、市场发展缓慢,中高端相机成主流

    数码相机行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行业,研发新产品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高,更新换代也相对缓慢。近几年,随着高像素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像素持续提升,前置摄像头升级的加速及一系列配置的升级,都让数码相机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iPhone 6s已经把摄像头提高至1200万像素,更是对低端入门级数码相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然而,手机摄像头却无法替代中高端相机产品,要想拍出更专业更清晰的照片,还是需要一台好的数码相机。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加,中高端相机开始越来越受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3、配置更高,功能更全面

    纵观整个市场,数码相机的主流像素已经达到了2000万甚至更高级别并仍在不断增长;传感器类型、对焦功能、NFC功能、WiFi功能等也开始越来越受用户的关注;从早期的1.5英寸、2.5英寸再到3英寸、3.5英寸,数码相机的屏幕尺寸也在不断变大,屏幕的分辨率、色彩及可视角度等技术参数也在不断提高;此外,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数码相机的个性化和娱乐化也将是这个行业的大势所趋。

    2014年我国数码照相机产量2467.44万台,比2013年同比下降47.3%。我国数码照相机产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4年相比2010年其产量几乎缩减为其四分之一。2010年产量最高为9128.48万台。从2011年产量一直下滑,其下降幅度逐步增大,2011年其产量为8048.92万台,同比下降11.8%,2012年其产量为7002.62万台,同比下降13%,2013年其产量为4683.43万台,同比下降33.1%,2014年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47.3%。

2010-2015年我国数码相机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3)笔计本电脑与平板电脑市场发展现状

    2015年10月中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为29,071,050.00台,同比下降11.59%。2015年1-10月止累计中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247,976,233.00台,同比下降12.65%。

2006-2015年前十月我国微型计算机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5年1-10月全国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省市统计表

地区
10月
(台)
1-10月止累计
(台)
10月同比增长
(%)
1-10月累计同比增长
(%)
全国
29,071,050.00
247,976,233.00
-11.59
-12.65
北京
819,106.00
7,389,066.00
-27.86
1.02
天津
997,916.00
8,626,506.00
0.84
-4.25
辽宁
158
1,681.00
43.64
17.14
黑龙江
1,312.00
15,548.00
-36.92
-42.72
上海
3,212,570.00
30,636,169.00
-43.42
-43.47
江苏
5,133,346.00
49,346,929.00
-17.18
-10.92
浙江
78,107.00
1,309,194.00
-39.19
-17.41
安徽
1,229,746.00
15,830,255.00
-19.72
19.65
福建
628,439.00
6,705,963.00
-9.07
-19.42
山东
23,466.00
205,130.00
0.17
2.12
湖北
13,025.00
522,526.00
-86.72
-43.09
湖南
24,125.00
280,633.00
-11.06
0.65
广东
2,829,121.00
25,959,002.00
8.87
12.71
广西
550
4,155.00
139.13
-27.14
重庆
5,906,304.00
49,482,157.00
3.57
-4.05
四川
8,061,925.00
51,218,748.00
-0.13
-12.69
贵州
111,834.00
442,571.00
2,467.36
258.9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5年10月中国笔记本计算机产量为14,623,771.00台,同比下降21.56%。2015年1-10月止累计中国笔记本计算机产量147,119,451.00台,同比下降13.06%。

2005-2015年10月我国笔记本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5年1-10月全国笔记本计算机产量分省市统计表

地区
10月
(台)
1-10月止累计
(台)
10月同比增长
(%)
1-10月累计同比增长
(%)
全国
14,623,771.00
147,119,451.00
-21.56
-13.06
北京
55,918.00
465,793.00
-13.99
-20.08
上海
1,967,740.00
19,292,203.00
-17.95
-30.62
江苏
4,097,869.00
42,427,325.00
-28.01
-6.43
浙江
70,027.00
1,185,165.00
-43.26
-18.94
安徽
1,044,359.00
14,264,366.00
-31.82
7.81
福建
278,852.00
3,403,740.00
-3.88
-3.12
湖南
1,105.00
90,926.00
-78.27
6.71
广东
537,753.00
5,542,325.00
-2
6.98
重庆
5,225,172.00
45,487,938.00
-7.31
-10.39
四川
1,343,766.00
14,950,758.00
-42.83
-29.64
贵州
1,210.00
8,912.00
43.53
46.6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便携式燃料电池主要领域需求分析

    燃料电池在便携式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盒、燃料电池玩具,以及小型燃料电池充电器等。

    罗姆研发高能氢燃料电池2013年上市、适用于手机推出两个版本

    电子零件商罗姆与Aqua Fairy和京都大学联合研发了 “高能氢燃料电这种新型电池是通过氢化钙和水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力,一块体积不到3立方厘米的燃料电池可以产生5瓦时的电力。可广泛用于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多种电子设备,或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后备电力供应。

    像可用于iPhone的燃料电池重量只有约3克,使用寿命则长达20年。而锂离子电池最多使用4到5年后就会失效,但“高能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产品,只要密封完好就可持续多年使用。适用于智能手机的“高能氢燃料电池”将推出两个版本,一种是可将手机插入其中的“覆盖型”,重30克;一种是通过USB进行连接的“外接型”,重23克。此外,还有种能为“便携发电机”提供电力的版本,重750克,能用于户外供电,并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五、便携式燃料电池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便携式燃料电池主要生产企业

公司
简介
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22日,由武汉理工大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和武汉市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核心组件为基点,致力于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公司研发中心以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及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公司现有人数三十多人,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CCM/MEA及燃料电池模块的开发与应用,武汉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专业燃料电池膜电极供应商。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新源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长城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设立,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国家科技部重点培育、上海市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民营新能源高科技企业。神力科技经过十多年自主创新研发的高/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是应国家 “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提出的实现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产品化和产业化目标而诞生,是以开发电动汽车为核心业务、集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上海同济企业管理中心、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一所及自然人共同出资建成。公司实行由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北京飞驰绿能电源公司
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注册资本为1571万元。现有三方股东:北京市机电研究院,重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北京海博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金能燃料电池公司
北京金能燃料电池有限公司GEFC(Golden Energy Fuel Cell Co., Ltd.)于2003年8月8日成立,前身是郑重德教授的私人实验室——郑重发明室。
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公司
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earl Hydrogen Technology Co.,Ltd),成立于2006年1月,一直致力于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制备、电池堆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攀业共申请中国专利30项,国际专利2项。在中小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生产和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