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LED照明行业概述、行业市场容量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图】

    1、行业概述

    (1)城市照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及文旅表演简介城市照明指在夜晚环境中,运用照明光源、灯具等照明技术手段对城市环境、公共建筑或公共空间进行的照明与装饰。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冷藏库等)。

    城市公共空间(简称“城市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建造的公园、楼体、广场、道路、停车场等。

    (2)照明工程定义

    照明工程是指采用天然光或人工照明系统以满足特定光环境中照明要求的设计、技术及工程的学科。照明的要求主要有被照表面的光照度、亮度、显色性及光环境的视觉效果等。照明的光环境包括室内空间和道路、广场、景区、公园、建筑物等室外空间。

    照明工程涉及光学、电学、美学、建筑学、计算机学等学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照明工程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

    2、照明工程的分类

    照明工程既有功能照明的作用,更有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在传统亮化和单一的静态景观照明基础上逐渐拓展提升衍生出的文旅表演类景观照明。文旅表演类景观照明指利用声、光、电技术,融合历史文化、传统风俗诸多内容和多样化表现形式的动态灯光秀、城市微电影、水景喷泉、人光互动、3D 表演等基于文化旅游产业的、以复兴城市空间和夜间经济为特色的景观照明,是传统亮化和静态景观照明的升级。

     按照亮化空间及表现形式,景观照明包括:文旅表演类景观照明、公共建筑景观照明以及城市空间景观照明等。功能照明领域根据亮化空间不同分为:道路照明、隧道照明、室内照明、建筑照明等。

     3、行业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1990 年以前的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城市有夜景照明工程。从 1984 年开始,上海市率先在外滩和南京路进行景观照明建设和改造,标志着我国照明工程的开始。

    (2)初步发展阶段

    1991-2000 年发展阶段,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夜景照明得到迅速的发展,变化很大,成效显著,并呈现出继续蓬勃发展态势。尤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武汉、郑州、西安、昆明、银川、兰州、拉萨和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夜景照明建设也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

    (3)高速发展阶段

    2001 年以来,顺应节能环保的潮流,高科技照明技术逐步进入我国照明工程行业,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全息技术、光纤和导光管技术、投影技术、LED 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夜景照明中的应用,城市夜景所用灯具更加丰富,使得我国照明工程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4)跨越发展阶段

    十二五以来,通过照明工程追求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夜景文化。一个城市的整体建设,建筑群或单体建筑的外观设计,在夜色中通过景观照明可以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和表达,该城市的夜晚景观不单单是一张宣传名片,为其带来好的口碑,亦逐渐成为这个城市的艺术灵魂,甚至是某种经济生命。经济的新常态、时代的进步,由此带来了城市照明工程持续性的发展,并在特殊时期呈现跨越式发展。

    4、行业发展前景

    (1)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经济舒适、安全可靠
照明系统是政府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1996 年 10 月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国家计委、科技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等十几个部委和相关机构,共同启动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旨在发展和推广高效照明电器产品,节约照明用电,减少环境污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照明质量、照明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经济舒适、安全可靠、有益环境的照明系统。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自启动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了我国照明电器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照明产品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建立。此外,该项工程增强了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和使用高效照明产品的信心,使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

    (2)城市景观照明投资越来越多

    城市景观照明作为城市照明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期间也取得了良好发展。政府投资的城市景观照明项目约 24,000 项,约占整个城市照明投资比例的 25%-35%。其中,城市景观照明投资中主要包括商业步行街的景观照明、建筑物景观照明、构筑物和特殊景观照明、广场景观照明以及公园景观照明等。同时,城市照明行业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以 LED 照明产品应用为主的城市照明工程也因此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在“一带一路”等战略带动下,依然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3)LED 为代表的节能照明产品得到广泛使用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照明工程的推广。2008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推出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提出了中国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的路线图和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中国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推广普及节能灯。随着技术的进步,LED 为代表的节能照明产品得到广泛使用。

    2015 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到约 4,245 亿元人民币,LED 照明产品市场销售渗透率达到 34%,产值从2010 年 1,200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4,245 亿元计算,年均增长率超过 30%。2016年我国 LED 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5,216 亿元。

2006年-2016 年中国 LED 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国际OLED照明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5、行业市场容量

    照明工程行业巨大,市场主体众多,没有权威机构进行统计。按照行业内LED 照明产品占照明工程成本的为 45%-65%,通过 LED 的用量估算照明工程的市场容量。

    (1)LED 应用行业分布

    2016 年中国 LED 应用行业市场规模结构为:通用照明占比 47.60%,背光应用占比 12.10%,景观照明占比 13.50%,显示屏占比12.80%,信号及指示占比 2.10%,汽车照明占比 1.40%,其他应用占比 10.50%,照明行业合计(通用照明和景观照明)占比 61.10%。照明行业占比维持稳定,照明工程为 LED 照明应用的重要渠道,照明工程行业在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016 年中国各领域 LED 应用市场规模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LED 照明行业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LED 照明行业被誉为 LED 应用的未来,LED 照明行业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中国 LED应用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900 亿元增长到 2016 年的 4,286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29.71%,测算 2017 年中国 LED 应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 5,559 亿元。

2006年-2016 年中国 LED 行业各环节产业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通过 LED 的应用,估算照明工程行业市场容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 LED 照明工程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行业内 LED 照明产品占照明工程成本的平均比例区间适当估算为 45%-65%,国内 LED 照明工程市场规模由 2009 年的330.8 亿元-477.8 亿元增至 2012 年的 1,169.2 亿元-1,688.9 亿元。2016 年我国 LED 应用行业市场规模已达 4,286 亿元,而照明行业(通用照明和景观照明)在 LED 应用行业市场规模占比 61.10%以及 LED 照明产品占照明工程成本的平均比例区间 45%-65%推算,国内 LED 照明工程市场规模 2016 年达 到 4,028.84-5,819.44 亿 元 , 其 中 景 观 照 明 工 程 的 市 场 规 模 约 为890.17-1,285.80 亿元。

    6、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1)绿色节能环保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照明工程旨在发展和推广高技术 LED 照明产品,节约电能、保护环境、改善照明质量,通过科学的可持续照明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 LED 照明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经济、适宜的环境。绿色照明工程以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宏观指导为前提,以完善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制为保证,以科学的照明专项规划为指导,以高效的节能环保照明产品为基础,以先进的现代照明技术为手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提高照明质量和水平的需要以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高效节能、安全经济、有效管理、有益环境的照明系统全过程。绿色照明工程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照明质量和水平的保证,是实现节能和环保的有效途径。

    (2)到 2020 年,我国绿色照明工程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为:

    ①通过照明节电实现大幅度的节能减排,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绿色照明产品支持,为 2050 年建成现代化国家提供具备中华文化特色的照明;②大幅度降低千流明能耗,将照明产业建设成为节能环保型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在特种照明产品上有所突破。普及智能控制,实现低碳照明;③实现我国由绿色照明产品的制造大国向创新和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量到质的转变,促进高效照明领域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装备水平。

    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广州亚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2011 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是绿色照明工程的成功范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照明工程行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绿色照明工程是照明工程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3)以文化旅游夜景照明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照明引领行业潮流

    “城市文化照明”旨在将城市的地域文化与功能性照明有机结合,通过提取能够代表当地人文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将其用于照明方案的设计,实现城市照明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城市照明设施不仅体现鲜明的地方色彩,而且有力地增强了当地市民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文化旅游夜景照明不仅是传统景观照明的复合型升级,更是城市宣传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和塑造城市形象,对激发城市新的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将推动该地区夜间商业活动,从而初步推动景观灯光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都伴随着文化建设,当地居民会对景观灯光提出更高观赏要求,当地市政府也会通过景观灯光来表达和传递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独特风格,渐渐衍生出文化旅游形态夜景照明,如动态灯光秀、水景喷泉、人光互动、3D 表演等文旅科技复合型产品,激发城市新空间、带来新体验、创造新价值,开创文化旅游概念的经济新模式。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截至 2015年底,中国城市化率达到 56.10%,到 2030 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 65-7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照明已不再是简单的功能性照明,而是基于心理体验的艺术创造活动。像以文化旅游夜景照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照明”恰好通过照明将艺术技艺与城市文化特征融为一体,以照明作为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城市照明方案展现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构建或重塑独特的城市形象,激发新的经济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城市照明的个性化设计,城市文化照明通过文旅夜景照明的形式将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照明方案中得以体现。因此,以文化旅游夜景照明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照明也因其兼具文化艺术体验和功能照明技艺结合的多重优势而成为城市照明发展趋势所在。

    (4)LED 照明发展速度强劲,其应用领域持续扩大

    随着环保节能以及绿色照明等概念的逐渐深入和渗透,兼具高效低耗、安全可靠、方便管理、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势的 LED 照明技术已经在近些年被广泛的应用于照明行业的方方面面,且正随着行业自身的发展扩充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国家绿色照明工程以及相关政策直接推动着 LED 照明市场快速向前发展,LED照明产品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全面替代其它现有照明产品。

    (5)企业加速优胜劣汰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会加速优胜劣汰,缺乏技术优势、经验积累的小企业会被逐渐淘汰,政府也会通过加强引导行业标准建设来促进行业的整合和企业的优胜劣汰,如科技部对“十城万盏”参与企业、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对可以参与获得补贴的示范推广项目的企业都进行了资格目录管理,政府引导功能非常明确,会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整合,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本文采编:CY324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LED照明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十章,包含LED照明行业重点品牌企业分析,中国LED照明行业传统商业模式分析,2024-2030年中国LED照明行业投融资战略规划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