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6-2017年国内印染废水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印染行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印染制造业也由此起步。而当我国国内印染低端需求逐渐饱和以后,随着国际市场的打开,中国印染融入了全球贸易链,成为世界的加工车间,但是当世界经济因次贷危机而陷入窘境时,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不再,印染行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中国印染布销售收入

年份
销售收入(亿元)
2011
3202.5
2012
3368.20
2013
3641.02
2014
3747.10
2015
3800.0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1、主要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印染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中使用最多的是物理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物理吸附法常采用活性炭对水溶性的染料进行吸附,但活性炭吸附容易达到饱和,需要进行再生,而再生费用较高,因此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深度处理或者浓度低、水量较小的废水处理。膜分离法是运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半透性膜,将不同粒径大小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分离,该方法出水稳定,效果好,但分离膜的重复利用率低,并且膜的成本高,因此该技术很难大面积推广。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法、臭氧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化学混凝法是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废水中小分子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形成大分子颗粒物,再通过沉淀或气浮的方式将其去除。混凝法处理成本小,操作简单,在目前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但该方法需要对泥渣进行二次处理,且对于水溶性高的染料脱色效果不好。臭氧氧化法对于处理废水色度和降低COD有较大优势,但臭氧发生器成本较高,且运行管理要求严格,使臭氧氧化法在实际运用中效果不稳定。光催化氧化法是通过光催化剂产生自由基,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目前光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单独使用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很难达到排放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印染废水的水质特征,通常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法联合使用,以实现印染废水的达标排放。

    2、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脱节

    印染废水处理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在不同的时期总有新问题不断涌现。在我国,建国初期纺织工业处于起步阶段,印染过程中添加的助剂大多为天然易生物降解物质(例如淀粉),印染废水经过生化或生化+物化的工艺处理即可达标排放。但随着纺织印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高端印染产品的需求加大,难降解工业合成染料和助剂的使用量加大,使印染废水可生化性显著降低,处理难度大幅度增加,有时仅经生化或生化+物化的工艺路线难以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针对这一新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高级氧化、膜分离等技术。单从技术角度分析,这些高端技术完全可以解决印染废水中难降解COD的去除问题,但实际上印染企业大多具有“微利、薄利多销”的特征,高端技术的应用势必带来投资及运行成本增大的问题,不适用于利润率偏低的印染企业。因此,探索低成本、高效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并付诸实践势在必行。

    3、“提标”及“回用”带来的问题

    当前,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已大幅度提升,在江浙地区已普遍提高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甚至一级A标准;为控制排污总量,废水回用率也逐步成为硬性要求,有的地区印染废水回用率要求达到50%以上。2012年《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修订后,各排放限值均在原标准(1992年版)上加严。如1992年版标准规定,COD、BOD5、NH3-N的排放限值分别为180、 60、25 mg/L,对总氮和总磷没有明确要求;而2012年版COD、BOD5、NH3-N的排放限值分别提高至100、25、12 mg/L,且对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限值明确要求为20、1.0 mg/L。

    排放提标及回用对印染废水的治理观念及技术革新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不仅要求处理后废水高标准排放,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深入研究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及方案。印染废水处理回用不同于建筑中水回用,其回用用途除考虑厂区冲厕、洗车、绿化等环节之外,更需涉及用水量较大的漂洗、染色等生产环节。对于水质要求较低的退浆、煮练、漂洗等环节,使用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就可满足要求;但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染色、印花和漂白等环节往往需要更高品质的回用水,而这部分回用水只有通过高端处理技术方能达到要求。而现实情况依然是处理回用成本和费用问题的制约,导致印染行业废水回用率一直维持在不足10%的低水平范围。例如:在我国纺织印染业发达地区——吴江盛泽镇,经当地环保局调研分析,当地印染企业所能接受的回用成本仅为0.5元/m3,但当前高级氧化、膜分离等高端处理技术的处理成本均高于这一水平。

    4、排污总量控制加大了废水治理难度

    实施印染企业排污总量控制可有效保护环境容量,但对于当前印染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前印染企业要在不触及排污总量底线的前提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实施废水的源头控污及末端治理。一方面企业必须重视清洁生产,淘汰产污量较大的落后工艺设备;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印染废水处理力度,使废水处理后达到高标准排放甚至回用程度。事实上,当前我国印染企业工艺及装备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无水染色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研究层面,多数印染企业依然采用废水产生量大的传统工艺,由于资金的原因,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之路还很漫长。此外,当前印染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难以集中力量构建低成本、高效末端治理技术的研发及攻关平台,资金投入尚显不足,造成目前还缺乏技术和经济兼顾的废水处理回用关键技术。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印染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本文采编:CY2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