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6年行业新蓝海:健康服务产业,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8万亿【图】

    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

    1、健康服务业PEST分析

    (1)健康服务业政策环境分析

2009-2013年我国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分析

文件/政策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意义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3年9月28日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的8项主要任务: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
2010年12月3日
在此《意见》出台后,中央及各地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这一系列的文件表明了中央政府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坚定立场。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未来各地的配套政策将不断陆续出台,对医疗健康服务企业上市公司构成持续的利好。(具体配套政策见下表)。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年4月6日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足浴保健企业等级划分技术要求
2009年
规定了足浴保健企业等级划分技术要求的术语和定义、星级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各等级企业的具体条件、等级划分的管理原则、等级划分的依据和评定方式。
《健康体检服务管理办法》
 
2006年
 
特别明确了健康体检机构的准入门槛:必须配备抢救器材、药品,制订应急预案;至少设有候检区、体检区、就餐区。
此外,体检机构将根据场地、人员、设备、科室设置以及服务范围,分为体检站和体检中心两个等级进行管理。出台该办法对于当前中国体检业的准入门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矛头直接指向目前由于准入门槛较低而导致体检市场不规范的现象。

    (2)健康服务业经济环境分析E

    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708亿元。2016年1—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340637亿元。其中,1-6月城镇新增就业717万,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1%,处于全年3%左右的目标之内;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7%,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1.4个百分点;二季度进出口、出口值分别增长0.1%和1.2%,呈现正增长;进口值下降1.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与一季度增速持平,三四季度GDP增速可能会略微回升一些。经济增长对健康服务行业消费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健康服务行业必然随着经济的进步不断增长。

我国GDP发展运行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3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试产规模为1.65万亿元,根据《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将超过8万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

2013-2020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从 2009 年到2014 年,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数变化不大且略有降低,但 其 中 医 院 所 占 比 重 则 从 30. 8% 增 长 到48. 5% ,说明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正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医院发展; 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人员数、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都有较大增长,其所占医疗卫生机构总体人数、床位、诊疗和入院人数的比例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是健康服务业增量的重点之一,有利于促进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并由此衍生出健康服务的多种新兴业态。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健康管理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初具规模、相关产业链逐步建立,尤其是以健康体检为主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发展规模不断攀升,2013 年健康管理行业规模已接近 900 亿元,拥有体检主导型、中医保健型、HMO型、POS 计划或医疗经纪型、信息技术服务型、私人医生型等多种服务模式。一些地方政府进一步引导健康管理服务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如上海市、杭州市引进专业性健康体检机构,发展连锁医疗体检,提供第三方健康管理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建立以商业保险机制为支撑,健康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新型组织; 青岛市、深圳市则更加注重将互联网技术与健康管理相融合。

    (3) 健康服务业社会环境分析S

    从消费者身体状况自我感觉数据来看,认为自己免疫力低,容易生病的占14%;有慢性病的占10%;仅有17%认为很健康。消费者身体状况存在的各种不佳造就了健康服务产业的巨大需求。

2016年消费者身体状况自我感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早在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慈铭体检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内地城市白领中有76%处于亚健康状态,接近六成处于过劳状态,35岁至50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平均比实际年龄衰老10年,健康状况明显降低。其中,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较低,不足3%。

主要城市疾病状况(单位:%
疾病VS年龄
18-25
26-35
36-45
45岁以上
超重、肥胖
15.35%
21.63%
35.16%
51.74%
血脂异常
3.46%
28.08%
39.13%
40.25%
脂肪肝
10.03%
26.04%
37.92%
38.79%
血糖升高
11.51%
13.53%
16.25%
21.32%
肝功能异常
8.86%
14.23%
16.24%
20.92%
颈椎疾病
25.43%
42.86%
50.43%
68.42%
痔疮
3.58%
9.46%
18.49%
19.67%
尿酸增高
4.84%
6.12%
9.25%
13.25%
前列腺疾病
8.72%
21.86%
28.46%
37.16%
乳腺增生
29.43%
34.75%
45.42%
56.76%
宫颈疾病
10.76%
24.13%
37.45%
38.76%

    (4) 健康服务业技术环境分析T

    健康服务业在近几年已取得了许多技术研发上的成果,在国家的支持下,成立了许多技术创新平台,如,2014年北京市成立了健康服务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山市经过20多年的探索发展,已形成国家健康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翠亨医疗器械产业园为主的产业集群等。其中,国家健康基地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联合创办,是按国际认可的GMP、GSP、GLP、GCP标准建设的国家级综合健康产业园区。国家健康基地2015年已启动建设长宝物联健康生活、能龙教育、厚德互联网+ 智慧健康三个孵化器,力争2016年再启动建设基因诊断等3个专业领域孵化器;到2017年新引进10个以上创新团队,转化10个以上创新成果,促进10家以上孵化企业毕业进入产业园发展。
但是,健康服务产业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仿制生产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我国目前生产的药品中 97%以上是仿制药,几乎所有先进的制药技术都来自国外,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控制,整个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很高。

    (2)内药品研发投入低。国内制药企业每年新药研究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 1%左右,远低于国外药品生产企业 15%~20%的研发投入水平,即便是同样以仿制为主的印度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比例也接近年销售收入的 10%。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发挥后发优势。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薄弱,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仍被国外大公司所控制。

    2、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及投资分析

    健康服务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保健用品/药品、医疗器械、诊断试剂/检测服务为支撑产业,以商业医保/商业养老保险、药事服务、医疗信息、移动医疗、在线教育等为支撑服务系统。

    医疗服务机构不再只是医院一个体系,而是按照生命周期、涵盖保健、治疗、康复、养老四大贯穿起来的体系,服务机构为健康管理机构、医院(综合、专科)、康复中心、养老机构(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四大机构。

健康服务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意见》明确了八大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五是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六是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七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八是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医健康服务业以及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都是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

    加之,健康服务业和医疗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医疗服务的对象是病人,而健康服务面对的是所有人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健康服务业的第一个投资方向就是:以医疗服务为中心的前移部分,包括了很多新兴的服务,如健康信息、健康文化、健康服务等。对此,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专业人士,通过新型投资服务平台,将这种自发性的、个人推进的服务变成一个更有效的、社会性的一个服务产业。

    第二个投资方向是:医疗服务后延部分。现在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在与大医院的衔接方面做得非常差,缺乏有质量、有保证的术后长期照顾。至少,国内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康复护理专业机构,可能已经有一些零零星星的专业机构,但还没有形成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产业。

    第三个投资方向是:健康养老,属于健康服务业的一个核心内容。,到2020年,养老服务规模将超过5000亿,年增速达20%以上。目前,国内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成功的养老服务企业需要在洞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客群,同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探索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以及持续护理服务等可行模式。其中,医疗、养老及健康管理的有机结合将是成功关键之一。把健康养老业做成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国内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对自身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最后,在医疗和健康服务业未来增量的投资主体中,三类社会资本尤其值得关注。第一类为全国或区域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二类为险资充足融资成本低的保险业巨头,第三类则是大型产业投资基金尤其是国资背景的基金。三类社会资本各有优势和擅场,但都需要尽快摸索出一套可盈利、可复制的业务模式和可行的发展路径。

    3、健康服务业发展趋势

    (1)医院股份制改造与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并重。保障国民身体健康一靠机制、二靠财力,而目前的情况是,机制不灵活、财力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医院建设靠患者、“公益医院”由患者来养、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核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支平衡”。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直接由财政投入服务体系,是降低老百姓医疗服务成本的有效办法。将七成以上现有公有制医院改制,认购公立医院股权的资金用来补充医保基金,股份制医院作为赢利性医院的专项税收投入医保基金,这是持之有效的办法,公立医院的股份制改造势在必行。    
    (2)医疗机构的竞争和医师之间的竞争更加明显。未来的医疗行业,更多的医疗机构不是靠“人民医院”这块招牌吃饭,而是靠技术和服务来保证竞争优势,每一个竞争者要保持优势,都需要一个推广平台,医学百事通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一需求。今后更多股份制医院的出现,医师真正实现多点执业,医师们就有了更多的执业选择空间。一个医师要想体现自身价值,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去实现,一是成为知名医师,实行价格开放,二是多看病人,为更多患者服务。医师们想迅速做到这一点,必须借助一个老百姓愿意接受的快速推广平台,自吹自擂的宣传显然不是最好办法。    

    (3)医疗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医院外的服务和医疗健康咨询将会逐渐兴起,医学咨询是这一行业必将成为医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4)由于当前医疗卫生保健行业诚信度低,医疗健康咨询产业将越来越受民众喜爱,这一行业可能会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局面。民众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的诚信越来越质疑,老百姓想了解这些行业的信息渠道不多,目前能够了解的渠道主要有①书籍:购买和查阅费时,而且难以看懂;②网络服务:受到时间、地点、人群影响,服务效率低率、真实性也鱼龙混杂;③报刊杂志:对个人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民众越发需要在医疗、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保健方面得到快捷、公正(有公信力)、高质的信息咨询,但目前这种需求还无法得到满意的保证,也没有一个平台能提供高效、高质、公正的医疗信息咨询服务,医学百事通的出现会使这一局面得到改变。由于家庭的进一步分解,交友环境进一步缩小,民众很难结交懂医的人士或者从父母亲友那里获传统的卫生知识,所以年轻一代对医疗、保健、卫生咨询平台的渴求越来越大。未来医疗健康咨询业特点:由于民众健康意识的增加,不仅仅是针对求医,在食品安全、个体保健、公共卫生方面的需求也显得越来越强,这就意味着民众健康咨询的范围将更广泛、内容更普通。   

    (5)医疗、健康咨询行业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对医学咨询师的认证制度,来推进医学咨询师行业的确立。有了医学咨询师职业的产生,便会推动行业的发展。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为了实施管办分离,把医疗纠纷调解和医疗事故鉴定的相关事物委托第三方来实施,医疗健康咨询业很有可能获得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权、医疗事故鉴定的组织权。医疗咨询行业得到政府认可的前提下,医疗咨询产业(我们俗称为医疗界第三产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每个中国人拥有健康顾问(私人医学顾问)的时代来临了。

本文采编:CY233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