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4年我国麻醉用药市场竞争格局及需求市场前景展望【图】【原创】

    麻醉用药在过去由于人们接触较少,以及药品定义的抽象性,使得人们对这一类药品的认识相对模糊。我们日常提到的麻醉药是一大类在手术、检查、疼痛等领域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神经刺激、顺利完成各项活动的药物。按照药物的主要功能,可以将麻醉用药分为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两大类。麻醉药通常兼具镇静、镇痛、肌松等多种功能,如七氟烷、丙泊酚等;麻醉辅助药常常只具有某一方面功效,如镇静催眠、麻醉镇痛、肌松、拮抗、降压、止呕等。但麻醉药通常在某些方面功效有所欠缺,需要联合麻醉辅助药共同使用,如辅以咪达唑仑镇静催眠,辅以芬太尼镇痛,辅以维库溴铵实现肌松,从而降低麻醉药的使用剂量,减低药物的副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麻醉药分类及代表品种
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
 
 
吸入全麻药
乙醚、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
静脉全麻药
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丙泊酚)
局部麻醉药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苯佐卡因、达克罗宁
麻醉辅助药
镇静催眠与安定药
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妥、异丙嗪
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系列、美沙酮、羟考酮
骨骼肌松驰药
琥珀胆碱、筒箭毒碱、泮库溴铵、维库溴铵
控制性降压药
硝普钠,前列腺素E1,尼卡地平,硝苯吡啶、艾司洛尔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麻醉辅助药中的麻醉镇痛药,即消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由于过去这类药物主要是天然的阿片生物碱或其半合成衍生物,故又被称为阿片类镇痛药,主要包括鸦片、吗啡、杜冷丁、芬太尼等。这些药物连续使用可能产生身体或精神依赖性,因此在国际和国内均被严格管制。

    麻醉镇痛药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手术用和非手术用。手术用麻醉镇痛药占据了较大份额,例如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镇痛。而手术外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牙科、无痛检查、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癌性镇痛、糖尿病止痛等。我们认为虽然手术用各类麻醉用药随着手术数量上升依然具有稳定增长态势,但麻醉镇痛药所覆盖的各类手术外镇痛领域在中国几乎是尚未开发的无尽空间。

手术用麻醉药及麻醉镇痛药简介

阶段
特征
简介
手术开始
麻醉诱导
全身麻醉药,使用静脉全麻药居多,如丙泊酚;镇静催眠药,如咪达唑仑;麻醉镇痛药,如芬太尼。
手术进行
麻醉维持
全身麻醉药,使用吸入全麻药居多,如七氟烷;麻醉镇痛药,如芬太尼;镇静催眠药,如咪达唑仑;酌情使用肌松药。
手术结束
麻醉苏醒
通常停药即可。部分情况使用抗肌松药如新斯的明。
手术后
术后镇痛
麻醉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手术常用麻醉药组合

麻醉阶段
用药组合
麻醉诱导
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药)+咪达唑仑(镇静)+舒芬太尼(镇痛)+阿曲库铵(肌松)
 
丙泊酚(全身麻醉药)+芬太尼(镇痛)+司可林/琥珀胆碱(肌松)
麻醉维持
丙泊酚(全身麻醉药)+咪达唑仑(镇静)+芬太尼(镇痛)+维库溴铵(肌松)
 
异氟烷/七氟烷/丙泊酚(全身麻醉药)+瑞芬太尼(镇痛)+维库溴铵(肌松)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麻醉镇痛药的使用选择是一个镇痛效果与药物依赖性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平衡。早期由于技术水平限制,仅有吗啡、杜冷丁等少数品种供选择,但较高的成瘾性使得使用十分谨慎,麻醉镇痛药的消耗增长缓慢。随着七八十年代芬太尼系列产品的出现,使得高度镇痛与低度成瘾成为了可能,并进一步发展出不同起效及维持时间的镇痛药,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十年消耗总量的趋势与芬太尼系列消耗趋势的完全合拍更是证明了芬太尼在麻醉镇痛药中的领军地位,而杜冷丁等由于较高的成瘾性将逐渐被取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发达国家仍有尚未满足需求的镇痛空间,但真正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是高速崛起的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这些国家人均用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如中国2009年人均用量仅为6毫克的吗啡等效剂量,而WHO推荐的麻醉镇痛药“充分而适当”国家法国的人均消耗量已达到了200毫克,中国的近邻日本、韩国人均用量也分别达到了26和38毫克;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不少都有巨大的人口基数,人口红利带来的乘数效应使得需求爆发所能达到的高度将是无法想象的。

    麻醉镇痛药在手术和非手术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从治疗需求满足程度来看,我们认为非手术用镇痛领域潜力更大。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潜力评估分析报告》分析指出:手术用麻醉镇痛依然是目前麻醉镇痛药最主要的临床应用。随着各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病人数大量增加,与此相伴随的住院手术数量迅速增加。例如老龄化进程最快的中国,手术人次从2003年的不足1500万人次增长至2011年的超过3270万人次,8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1%,预计2013年将达到4000万人。我们认为手术用麻醉药对于麻醉镇痛药用量的提升主要包括快通道麻醉的应用和全身麻醉手术占比的提高两方面。

2003-2011年中国手术人数:万人

 

    快通道麻醉是当今手术用麻醉的一大特点。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各国相继开始进行医疗制度改革。由于政府对医院的补贴大量减少,使得医院不得不大力削减医疗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加收入。由此产生了快速周转技术,即快通道麻醉,主要是通过尽可能压缩术前住院天数、使用短效麻醉药、采用如内窥镜和各种吻合器等新技术以缩短手术时间,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感染以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等手段来达到提高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的目的。而这一技术也是建立在丙泊酚、瑞芬太尼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的药物发明使用为基础的。

    全身麻醉手术占比的提高是麻醉镇痛药高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手术常用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半麻”)、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全麻安全性高,便于麻醉中管理,患者无痛苦,无术中可怕体验和记忆,监测方便,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需要抢救,由于已经有气管插管,抢救也便于实施。因此在欧美国家全麻几乎是手术麻醉的唯一选择,美国90%以上的手术施行全身麻醉。当今麻醉临床使用的另一大特点“办公室麻醉”也反映了欧美国家全身麻醉的广泛应用。它是泛指在各科医生的诊室内所施行的全身麻醉,包括:门诊外科手术麻醉、人工流产麻醉、各种内窥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检查的麻醉,以及心导管检查、脑血管造影、以至拔牙术所施行的麻醉。目前“办公室麻醉”已占美国麻醉总例数的30%~50%。

    与国外相比,中国目前全麻手术占比仍然较低。目前在我国全麻手术占比不足50%,其中三级医院约70%,二级及以下医院仅20-30%。阻碍全麻推广的因素一方面是麻醉机等全麻设备的限制,一方面是全身麻醉所需的各种麻醉、镇痛、镇静等药物的价格等因素,同时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全麻的误解、错误夸大全麻的副作用也是一个原因。我们认为我国各级医院全麻手术比例的提高将直接拉动麻醉镇痛药的消耗。随着医师及患者教育的提高、医保支付体系建设的完成和乡镇医疗设施水平的提高,三级医院有望达到80%的全麻手术比例,二级及以下医院增长空间更为广阔,有望达到50%的全麻手术比例。

    在我国麻醉镇痛药使用数量严重不足的同时,用药种类结构也不尽合理。根据国际麻管局的统计,我国占其统计人口的27.9%,但吗啡消耗量仅占全球医疗消耗量的0.8 %,可待因占2.7 %,哌替啶占17.0 %,芬太尼占0.5 %。其中近年我国美沙酮的用量增长最为迅猛,从我们麻醉镇痛药的使用趋势也可看出,美沙酮的使用增长直接带动了我国麻醉镇痛药的消耗。然而这一迅速增长的数字背后的原因是我国从2003年12月开始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即政府通过提供口服美沙酮替代海洛因等毒品,以控制毒品导致的艾滋病传播。因此如果把因毒品替代治疗所使用的美沙酮消耗量扣除,可以看到我国的麻醉镇痛药消耗水平依然非常低,与周边国家相比增速不高。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麻醉镇痛药的增长空间无疑相当巨大。 

本文采编:CY209
10000 116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麻醉用药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麻醉用药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麻醉用药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七章,包含麻醉用药重点品种市场分析,麻醉用药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中国麻醉用药行业投资与前景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