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安全监管体系探讨

    内容摘要:实际操作中美国安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研发,由国立卫生研究院依据《重组DNA 分子研究准则》进行管理,一般不需要审批;第二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和应用,由农业部、食品药品局和环保局依据《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进行管理。

    在转基因种植较为成熟的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各自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转基因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模式通常可以分为3 种类型。

    第一、以过程为基础的欧盟模式:管理模式以监管转基因植入过程为主。

    第二、以产品为基础的美国模式:管理依据产品的用途和特性来进行。

    第三、混合以上两种管理理念的混合模式。

    一、以过程为基础的欧盟模式

    欧盟的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复杂,与之前的农药登记制度类似,都具有难以统一意见以及决策时间长的特点。由于国家众多不便于集中监管,欧盟于2004 年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现行的包括《关于转基因生物有益环境释放的指令》(2001/18/EC)、《关于转基因微生物封闭式用的指令》(98/81/EC 指令)、《关于转基因生物食品和饲料条例》(1829/2003)及其实施细则、《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可追踪性和标识即由转基因生物制成的食品和饲料产品的可追踪性条例》(1830/2003 条例)。

    二、产品为基础的美国模式

    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转基因商业化的国家,其国内主要有5 个机构负责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协调管理。其中,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1976 年制定《重组DNA 分子研究准则》,对实验室研究进行安全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SHA)负责生物技术从业人员劳动保护方面的安全管理。真正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各阶段进行安全管理的是农业部(USDA)、环保局(EPA)、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以下为这三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体系。

美国有关部门对转基因生物的管辖范围及依据法规

 
部门
管理范围
依据法规
农业部
植物、兽用药物制品、植物有害生物
《植物保护法》( 原《联邦植物有害生物法》及相应条例、规则
食品药物管理局
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饲料、兽药、医药及医疗设备
《联邦食品、药物与化妆品法》及相应条例、规则
环境保护局
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农药新用途、新微生物
《联邦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药物法》《联邦食品、药物与化妆品法》《毒物控制法》及相应条例、规则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实际操作中美国安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研发,由国立卫生研究院依据《重组DNA 分子研究准则》进行管理,一般不需要审批;第二阶段是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和应用,由农业部、食品药品局和环保局依据《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进行管理。

美国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管理举例

转基因生物
管理部门
管理范围
抗病毒的粮食作物
农业部
种植安全
环境保护局
环境安全
食品药物管理局
食用安全
耐除草剂的粮食作物
农业部
种植安全
环境保护局
相应除草剂的新用途
食品药物管理局
食用安全
耐除草剂的观赏植物
农业部
种植安全
环境保护局
相应除草剂的新用途
改变含油量的粮食作物
农业部
种植安全
食品药物管理局
食用安全
改变花色的观赏植物
农业部
种植安全
降解污染物的土壤微生物
环境保护局
环境安全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起步较早。目前国内批准生产应用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棉花、番木瓜、甜椒、番茄和矮牵牛,其中转基因抗虫棉已经实现大面积商业化种植。自2004 年起,已经批准了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转基因植物进口用作加工原料。

    国内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国务院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于2001 年5 月23 日施行,规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安全评价制度、生产许可制度、经营许可制度、产品表示制度和进口审批制度;之后农业部发布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评价、标识、进口管理办法等3 个配套规章;2004 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产品检疫管理办法。

    目前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基本成型。虽然当前社会弥漫着一种“谈转色变”的氛围,但在当前不断完善的政策框架下,预计国内对转基因认识会逐渐改观、偏见将消除,国内其他转基因作物种植大规模商业化也将成为可能。

本文采编:CY209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