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八类产业为重点京津冀产业转移明朗化

    已于4月30日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全文有望于近期公布。据消息人士透露,纲要包含了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三地定位布局等十个章节,具体内容方面可能出现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和若干个微中心的新表述。

    近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晓玲表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在内的14个城市的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将于今年完成,开发边界将作为城市发展的刚性约定,不得超越界限盲目扩张。对此,专家表示,具体到京津冀区域,这将进一步倒逼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外移。

    在非首都功能外移中,产业转移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据报道,由工信部等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目前已经定型,或于近期发布。借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的产业转移正在提速。

    八类产业为重点京津冀产业转移明朗化

    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表示,北京已经意识到要放弃大而全的经济体系,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加快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

    伴随着北京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提上日程。据悉,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中有八类重点产业需要河北、天津来承接,分别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至此,京津冀产业转移将进入明朗化阶段。

    为什么重点转移这八大类产业呢?

    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原所长、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咨询专家牛凤瑞表示,这八大类产业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而且执行弹性比较大,各方都容易接受。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峰认为,一方面是立足于源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考虑, 另一方面也是与三地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相结合。“产业转移和三地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有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就要考虑哪些产业在北京但不符合北京作为首都的定位,比如说商贸物流、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产业就属此类。”

    实际上只要不依赖于北京特殊的区位发展的产业都可以转移出去,牛凤瑞表示,不一定必须按照行业来分类和定性,产业指导目录只是政策上的指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来判断。

    牛凤瑞说道:“比如商贸物流的转移,不是北京居民日常生活必须的商贸物流可以转移出去,如果是日常必须的则可以保留,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产业转移也并不是说同一类产业只能在一个地方存在,三地可能都保留,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和环节存在,比如北京保留研发设计环节,天津、河北发展生产制造和销售环节等。”

    据不完全统计,京津冀投资意向签约额已超数千亿元。诸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在天津、河北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河北省此前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40个承接合作平台。2014年,河北省从京津两市引进资金3757亿元,占引进省外资金总量的51%。天津则在产业对接上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科技城,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

    加快建设“反磁力中心”

    受访专家指出,对于企业来讲,生产力要素的快速流动是产业布局京津冀地区的前提条件之一。

    “企业需要生产力要素快速、低成本的自由转移,也就是说,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和转移问题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京东集团副总裁黄东升认为,资源空间配置结构直接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和区域发展公平。应进一步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行政性壁垒,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的生产力新布局。

    有业内人士坦言,事实上京津冀产业合作早已起步多年,问题较多的根源就在于市场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政府的调控手段也没有做到精准、科学。

    国家发改委国土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指出,疏解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应注意运用市场杠杆。由于环境资源的约束,大型城市无论是用地成本还是用人成本都很高,许多低端产业会被挤压出去,自发转移到周边城市,而当前,北京的这种成本杠杆并没有体现出来,如果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将产业转移出去,很容易造成相关产业的回迁,形成较大的副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1.1亿人,占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总面积的2.3%,占13.7亿总人口的8%。一直以来,京津冀许多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尤其是工业与制造业企业,在京郊、天津和河北都广泛分布,缺乏有效协调。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有统计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表示,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可以看出,京津和京冀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远低于津冀,表明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的竞争倾向。

    对此,有专家指出,根据经验和现实发展,京津冀区域,特别是河北地区应找准产业转移的切入点,在打造产业聚集效应、建立产业链系统上下功夫,这需要政府认清重点,通过创新性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科学调节。

    肖金成建议,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地区,应加快建设“反磁力中心”。“反磁力中心应实现4个目标,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环境更美好,经济更繁荣,这样吸引力比较大,北京的人口和产业就能自动集聚。”他进一步说道,要充分发挥北京的辐射作用,加快周边城市群的发展,让生产要素更多向周边城市流动,从而为强化北京的首都功能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体制机制创新受期待

    “要实现北京是创新中心,天津、河北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的要求,就必须消除京津冀三地之间的政策差异,缩小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的差距。”有业内人士坦言,消除这些差别,需要在体制机制政策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认为:“其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需要的体制机制创新是一根‘硬骨头’,是国家顶层设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产业创新就是体制机制乃至政策的创新,协同发展就是体制机制的趋同发展。

    受访专家们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环保、产业三个突破口中,产业协同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都是最难的,此前三方在产业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利益博弈一度焦灼。

    对此,李峰认为,产业协同与区域规划的整体思路相近,要破除“一亩三分地”理念,各地必须立足于当前,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产业比较优势,而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时,产业转移思路要和之前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单纯的产业转移,而是把产业转移和人口的迁徙、城镇化建设、生态保护这四方面协同在一起。

    具体到产业转移与人口、城市、环保的协同,三方已经有相关动作。

    日前,北京市人才开发中心主任张秋健透露,为便于北京人去往河北、天津就业,本市将在异地人事代理方面加强服务。“像有些北京人虽然也有去河北、天津就业的意愿,但却不愿意进行档案转移、社保关系的转移。所以我们在考虑开展异地代理服务,让北京人去天津、河北就业少些后顾之忧。”

    目前天津和北京两城市的关系有了变化,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云泽认为,以前是一种利益的博弈,现在最终走向了共赢,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衷。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