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3年上海市交通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内容摘要: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采用DOE/EIA、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和文献中能源碳排放系数的平均值。本文的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未涉及加工转换过程、运输和输配损失的能源碳排放。

    1.1 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有两种方法[7]:①自下而上方法:根据各种交通方式行车里程乘以每公里燃料消费量得到燃料消费总量,然后乘以燃料碳排放系数得到碳排放量。②自上而下方法:根据国家或区域范围内交通燃料消费数据乘以各种燃料的碳排放系数得到碳排放量。本文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计算上海市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由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C=∑Ai•Fi•Ki(1)

    式中:C为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Ai为终端能源消费的第i类能源的消费量(实物量);Fi为第i类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Ki为第i类能源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是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碳量。

    本文的交通能源消费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能源消费,具体采用《上海工业交通能源统计年鉴》的产业分类标准。上海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的能源数据来自文献[8]、[9],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见文献[8]。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采用DOE/EIA、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和文献[10]中能源碳排放系数的平均值。本文的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未涉及加工转换过程、运输和输配损失的能源碳排放。

    1.2 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

    由式(1)得到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运输能源碳排放的测算结果(表3)。

    1.3 上海市交通碳排放分析

    1.3.1 交通碳排放总量。由表3可以看出,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从401.00万t碳增加为1187.81万t碳,年均增长水平为12.11%,高于全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5.4%)[11]。其中石油消费碳排放量从306.77万t碳增加到1090.45万t碳,增加了2.55倍,年均增长率为13.83%。石油消费碳排放对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最大,例如2010年达91.80%(图1),决定了交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
 

    1.3.2人均交通碳排放量。2000-2010年上海市人均交通碳排放量呈波动性增长,从249.29kg碳/人增加到515.84kg碳/人,增加了1.06倍,年均增长率为8.45%(图2),但2004年以后人均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放缓。石油消费碳排放量从190.70kg碳/人增加到473.56kg碳/人,增加了1.48倍,年均增长率为10.07%。人均原煤消费碳排放量在2001年达到最大值,为5.69kg碳/人,以后逐渐减少,到2010年减少到1.30kg碳/人,年均降幅为13.98%。人均天然气消费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0.09kg碳/人上升到2010年的0.69kg碳/人,年均增长率为64.17%。同期人均电力碳排放波动性下降,由55.36kg碳/人下降到40.29kg碳/人。

 

    1.3.3 交通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以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来反映经济产出与碳排放的关系,是衡量能源利用模式(包括能耗水平和能源结构)的重要指标。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33t碳/万元下降至1.42t碳/万元,降幅达38.85%,年均下降3.16%。图3反映了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交通碳排放强度,根据文献[12]的数据测算得到。可以看出,2008年世界平均交通碳排放强度为0.66t碳/千美元,中国交通碳排放强度为0.54t碳/千美元,而同年上海市交通碳排放强度为1.09t碳/千美元,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

    碳排放强度的高低与地区产业结构及能源利用模式密切相关。欧美地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产出以高附加值、低碳排放为特征;亚非及中东地区以劳动密集型或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其产出多以低附加值、高能耗为特征,表现为高碳排放强度。上海市交通碳排放强度明显偏高,凸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利用模式(尤其是能源结构)良性调整的困局亟待解决。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